周三(6月6日)开盘论市:修整反弹是为了再下跌。
(2012-06-06 11:37:22)
标签:
麦氏理论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到底周一算不算一次严重的下跌呢?如果以绝对比率幅度与指数形成长黑的形态条件观察,这样的跌幅算是非常严重,尤其是打到2.73%的比率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当日跌幅,不可谓不严重。是否这样的跌幅也意谓上方的压力已经形成,所以开始进入跌势呢?从均量线的趋势推导,它的趋势已经明显构成下跌,量潮的演变有三种状况,一是增量换手,二是缩量修整,三是同等量变动。如果属于增量必须伴随指数的拉高上涨,这样才可以因为增量而加强市场信心,然后将指数拉高到一定的幅度以后吸引更多买盘的追逐,这样就可以构成增量上涨。【学习麦氏理论】
但这一刻不是,尤其是5月29日放量将指数拉高越过60日均价线,也突破20日均价线,从《麦氏理论》过去的统计说明60与20日均量线趋势属于下跌,这样的形态出现任何的增量都属于解套操作模式。在当天本栏就已经提出警告,因为属于解套,所以任何拉高都要卖出,不必做其他选择,更不能以为增量拉高是属于涨势的开始。当时本栏提到这个概念时,市场结果还没有出现,总会有其他不同的看法,但必须经得起最后的检验,即使后面持续对抗了三天,多方试图稳定在60日均价线上方,但最后还是失败,到了本周一构成严重下跌。
以个人的市场经验观察,相信会有很多分析会认为这样的下跌是因为来自于欧美股市的下跌,罪魁祸首是因为来自于国外的影响,不是A股自身的弱势造成下跌。事实上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A股市场真的属于涨势,真好会利用类似的消息压低后洗盘修整然后再度拉高上涨,那这个消息的出现反而是借机清洗浮筹,如此发展最后会形成再度拉高后的“主动攻击形态”出现,但目前并非如此,说明多方本身就非常脆弱,就在已经明显倾斜即将溃败时刻正好出现这个消息,只要稍微推一把就会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下跌,应该如此看待才是,怎可以将下跌归咎于外围因素呢?
可惜市场一般在“事后的解释”都习惯如此转移,这个分析方式的出发点也许尤其需要,但从真实结果来看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但市场习惯如此,股民喜欢听这样的解读,所以一般的分析会顺水推舟朝这个角度说明,所以总会出现类似状况的解读,但对真实操作没有帮助,所以一定能够要看一些俱有完整性分析模式的分析,否则容易被误导。就如成交量一萎缩市场马上会解读为“做空力量不足”,或是“做空力量已经获得释放”,还是“筹码相对稳定”,所以暂时跌不下去,事实上真好相反,在跌势中缩量是因为“承接换手力量不足”,就因为想买的不多所以导致下跌。
这个解读是《麦氏理论》非常重要的量潮趋势说明,但一般分析根本不是如此推演,总以观察感觉说明,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这个是最大的缺陷,可惜市场长期被误导了,还以为这样的分析才是真功夫,但与事实不符合时又有其他解释,如果没有一种变化都可以用每一个不同观点解释,那么何愁找不到理由解释呢?问题是:不是解释为何涨跌,而是事先推导分析会涨会跌的原因,这样才有意义。
今天的盘势变化,在盘面上最大的影响会出现权重股与大盘股的纷纷变态,但最重要的目标不是拉高指数,而是未来股指期货而来。今日的走势动向必须关注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是时间周期进入周三,今天是多空交战一个关键日,即使今日多方可以力守不跌,也必须注意在周线上转弱以后的演变,尤其再度跌到2262点的趋势非常明显,几乎没有可能阻挡,所以这样的演变对多方非常不利。第二是在沪深300指数还没有脆弱到无法抵挡的趋势演变下,今日估计还有进一步对抗的能力,所以也俱有一定反击的条件,至于会采取如何的反击?这一点一时还说不清楚。
有两种可能状况,一时真的出现利好造成瞬间的强力拉高,此时又给多头带来希望与期待,以为可以就此反击拉高,殊不知这一刻正好落入拉高解套放大量后追杀的演变,这个演变对多方是一次非常不利的发展;其次是看指标操作者会认为指标进入低位双脚,俱有一次反击拉高的低位优势,尤其会说到指标已经进入低位俱有支撑,所以会有所反击的要求。的确从这个角度观察有此可能,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弱”趋势形成后,可以因为再度的中长黑压低而导致整个形态在瞬间改变,即多方即使采取碎步对抗数天,也难以抵挡一日之计的转变,尤其是这个阶段最怕是遇到直接认赔砍杀的操作,等于看不到希望了,所以采取急速撤退的操作模式。
到底那种一种状况的可能性最高?以目前权重股、大盘股的演变来看,多方还是会意图借助权重股的优势拉一把,如果此时有所谓利好助阵,那么拉抬的优势会更明显。不过看看今日看盘后的个股上涨状况,显然属于近乎全面性上涨的态势,会有如此优势造成多方持续的走高吗?显然目前的条件根本无法支持多方采取类似比较“急于反击”的操作心态处理,就因为期望太高,期待上涨的想法太过于强烈,反而断送了多方修整的要求,导致“欲速则不达”的演变,必须重视这样的状况发生。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到底周一算不算一次严重的下跌呢?如果以绝对比率幅度与指数形成长黑的形态条件观察,这样的跌幅算是非常严重,尤其是打到2.73%的比率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当日跌幅,不可谓不严重。是否这样的跌幅也意谓上方的压力已经形成,所以开始进入跌势呢?从均量线的趋势推导,它的趋势已经明显构成下跌,量潮的演变有三种状况,一是增量换手,二是缩量修整,三是同等量变动。如果属于增量必须伴随指数的拉高上涨,这样才可以因为增量而加强市场信心,然后将指数拉高到一定的幅度以后吸引更多买盘的追逐,这样就可以构成增量上涨。【学习麦氏理论】
但这一刻不是,尤其是5月29日放量将指数拉高越过60日均价线,也突破20日均价线,从《麦氏理论》过去的统计说明60与20日均量线趋势属于下跌,这样的形态出现任何的增量都属于解套操作模式。在当天本栏就已经提出警告,因为属于解套,所以任何拉高都要卖出,不必做其他选择,更不能以为增量拉高是属于涨势的开始。当时本栏提到这个概念时,市场结果还没有出现,总会有其他不同的看法,但必须经得起最后的检验,即使后面持续对抗了三天,多方试图稳定在60日均价线上方,但最后还是失败,到了本周一构成严重下跌。
以个人的市场经验观察,相信会有很多分析会认为这样的下跌是因为来自于欧美股市的下跌,罪魁祸首是因为来自于国外的影响,不是A股自身的弱势造成下跌。事实上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A股市场真的属于涨势,真好会利用类似的消息压低后洗盘修整然后再度拉高上涨,那这个消息的出现反而是借机清洗浮筹,如此发展最后会形成再度拉高后的“主动攻击形态”出现,但目前并非如此,说明多方本身就非常脆弱,就在已经明显倾斜即将溃败时刻正好出现这个消息,只要稍微推一把就会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下跌,应该如此看待才是,怎可以将下跌归咎于外围因素呢?
可惜市场一般在“事后的解释”都习惯如此转移,这个分析方式的出发点也许尤其需要,但从真实结果来看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但市场习惯如此,股民喜欢听这样的解读,所以一般的分析会顺水推舟朝这个角度说明,所以总会出现类似状况的解读,但对真实操作没有帮助,所以一定能够要看一些俱有完整性分析模式的分析,否则容易被误导。就如成交量一萎缩市场马上会解读为“做空力量不足”,或是“做空力量已经获得释放”,还是“筹码相对稳定”,所以暂时跌不下去,事实上真好相反,在跌势中缩量是因为“承接换手力量不足”,就因为想买的不多所以导致下跌。
这个解读是《麦氏理论》非常重要的量潮趋势说明,但一般分析根本不是如此推演,总以观察感觉说明,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这个是最大的缺陷,可惜市场长期被误导了,还以为这样的分析才是真功夫,但与事实不符合时又有其他解释,如果没有一种变化都可以用每一个不同观点解释,那么何愁找不到理由解释呢?问题是:不是解释为何涨跌,而是事先推导分析会涨会跌的原因,这样才有意义。
今天的盘势变化,在盘面上最大的影响会出现权重股与大盘股的纷纷变态,但最重要的目标不是拉高指数,而是未来股指期货而来。今日的走势动向必须关注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是时间周期进入周三,今天是多空交战一个关键日,即使今日多方可以力守不跌,也必须注意在周线上转弱以后的演变,尤其再度跌到2262点的趋势非常明显,几乎没有可能阻挡,所以这样的演变对多方非常不利。第二是在沪深300指数还没有脆弱到无法抵挡的趋势演变下,今日估计还有进一步对抗的能力,所以也俱有一定反击的条件,至于会采取如何的反击?这一点一时还说不清楚。
有两种可能状况,一时真的出现利好造成瞬间的强力拉高,此时又给多头带来希望与期待,以为可以就此反击拉高,殊不知这一刻正好落入拉高解套放大量后追杀的演变,这个演变对多方是一次非常不利的发展;其次是看指标操作者会认为指标进入低位双脚,俱有一次反击拉高的低位优势,尤其会说到指标已经进入低位俱有支撑,所以会有所反击的要求。的确从这个角度观察有此可能,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弱”趋势形成后,可以因为再度的中长黑压低而导致整个形态在瞬间改变,即多方即使采取碎步对抗数天,也难以抵挡一日之计的转变,尤其是这个阶段最怕是遇到直接认赔砍杀的操作,等于看不到希望了,所以采取急速撤退的操作模式。
到底那种一种状况的可能性最高?以目前权重股、大盘股的演变来看,多方还是会意图借助权重股的优势拉一把,如果此时有所谓利好助阵,那么拉抬的优势会更明显。不过看看今日看盘后的个股上涨状况,显然属于近乎全面性上涨的态势,会有如此优势造成多方持续的走高吗?显然目前的条件根本无法支持多方采取类似比较“急于反击”的操作心态处理,就因为期望太高,期待上涨的想法太过于强烈,反而断送了多方修整的要求,导致“欲速则不达”的演变,必须重视这样的状况发生。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后一篇:你应该在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