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话点金】弱市行情当中如何进行强势操作?

(2012-05-18 16:49:28)
标签:

麦氏理论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权重股的弱势最终导致反弹成为昙花一现,一日游的走势让投资者做多信心倍受打击,最终上证指数报收2344点,周跌幅-2.11%,而全天的指数走势也基本符合在周四文章当中所分析谈到的“从上证指数周线结构来看,48周均价线仍然是维持扣高走低下行格局,成为近期行情走势主要的制约因素。本周开盘点位2408点,与当前点位2362点(截至周四上午收盘)形成46点差距,收高翻红形成周阳线的压力较大。而一般在调整行情当中,周五走势往往会形成雪上加霜状况,意味着周k线会以低点或近低点收盘,对此投资者也需要多加注意。

在《麦氏理论》量潮趋势分析架构当中强调“量价配合,量比价先行”,而近期持续性区间缩量走势,已经导致由短周期空头量潮趋势形成,对反弹行情量能释放过程形成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随着时间跨度的延伸,逐步影响到中长期60、120天周期多头涨势格局基础,意味着来自于中长期多头量潮趋势的支撑和向上顶托作用也将进一步弱化。

从均价线角度来看,短周期5、10、20天均价线构筑同步下跌走势,进一步压制指数反弹空间,而中期60天均价线逐步形成扣高走低助跌走势,更长周期的120天均价线也仍然维持下行趋势。因而在本周二(15号)的文章当中我们就已经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当20、60天周期都进入扣高走低的格局中,那么就别试图阻挡指数向120日均价线回档,而事实上120日均价线还在下跌途中,其实并不能寄望于120日均价线可以产生绝对效应,虽然指数是由120日均价线上方向下回落。”

回到个股操作层面来说,虽然在上周我们就已经在谈针对个股的多空量潮趋势需要区别对待,一方面注意多头量潮趋势个股的低位承接机会,当然更重要、也更为关键的是要提前规避空头量潮趋势个股的股价加速下跌风险。因为接下来将是个股严重分化所主导的盘势特征,随着指数反弹走势的弱化,空头量潮趋势个股所累积的调整压力将会加速释放,股价节节败退也会在盘面当中有所体现。

http://imigu.com/assets/medias/000/006/098/a7b675c2284407a28c40817e1d8eef6d-original.jpg?1337330931


盘面当中类似的个股形态应该说还有很多,近期文章当中我们也通过不同量价结构的空头量潮趋势个股做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大家不妨利用周末的时候通过案例模型结合自己手中持股情况做一个对照分析。

反之对于多头量潮趋势而言,强者恒强、逆市走独立性行情的个股也为数不少。个股由于短周期量潮趋势修整难度相对较低,而量潮趋势仍然维持长多格局的个股会相继完成筹码整固工作,重新回归到量增价升的涨势格局当中所形成的这种低位承接机会也不容忽视,像这些种类型的个股无疑就是我们应该短线关注的重点,也是投资者在调仓换股的时候需要引起重视的地方。

http://imigu.com/assets/medias/000/006/099/308d1c1416c913ca55f9bf9c4e57d3b1-original.jpg?1337330931


  多、空量潮趋势简单来看似乎仅仅是一字之差,但盘面走势却展现出截然相反的状况,正如买卖操作也只是一念之差,但对不同类型的个股而言,量潮趋势却已经决定了未来股价涨跌变动的大不同!

如何对手中依然持有的个股做一个系统性的量潮趋势、量价结构分析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到股价涨跌基础变动状况,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短线操作策略,从而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把握市场投资机会。

如果针对你手中个股的量价结构分析有任何疑问,欢迎通过访问我们的【麦氏理论学习网】或下方短信平台来进一步了解详情,利用现阶段指数波动反复的走势,提前预防做好调仓换股工作,把握多头量潮趋势个股的低位承接、增量上攻前的最佳短线介入机会!

同时,在本周六(5.19号)晚7点新浪Show教育版VIP-网上学院(智多赢《麦氏理论》量潮趋势)免费教学课程当中,我们也将重点就以下内容结合当前盘势特征进行“多空平衡点改变后下周要如何操作?”为主题的详细分析说明会,敬请关注!

1、多空平衡点改变后由多翻空的操作策略如何设定?
2、量潮演变会形成如何的运行?时间周期会有多久?
3、如何拟定个股的操作策略?如何应用“四个步骤”与“四个条件”来选股?
4、下跌形成后如何避开跌势的风险?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