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问题必须注意
(2012-05-14 18:11: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本篇文章写在4月19日,发表在《麦氏理论》权威报告中的一部份,今日摘录部份章节发表,请读者论证检验。
一是时间周期演变,只要在60日均量线进入扣减高位量之前,多方可以进行有效的修复,同时也开始出现增量的对抗后,这样的修复就会形成有效果的修复与完成,那么多方的反击力量与持续力就会增加;【学习麦氏理论】
二是在修复过程中必须采取稳定的蓄量,即大于60日均量线即可,不可以超过1.382倍的比例,否则会陷入“用量适当而下跌”,尤其不能在修复期间造成价格的下跌,因为修复的关键在成交量,修复的有效性在价格,如果价格再度下跌就会引发信心的动摇;
三是修整过程中可以缩量,但不能缩得太低,直到20日均量线扣减高位完成后才可以形成稳定的推进,所以从2月22日开始进入到30天是第一次修复完整,要达到积极有效的修复要到4月20日才会完成。如果以3月14日形成巨量长黑影响进行修复,时间的第一个周期完成在4月13日,第二个周期在30天,估计在4月27日,所以有效的修复第一个20天周期完成,接下来就是验证周期与完成周期的验收,等于说明从下周一开始到4月27日的未来10个交易日期间多方只能稳定维持或是上涨,一定要有适时的强势,否则很难相信多方会延续再上涨。
第四个更重要问题在于如何在后续中持续放大量超过之前的水平?其中1067亿元是一次很重要的水平量潮,如果多方要在这个基础里头再度发挥有效的攻击,必须将量潮水平拉高到1067亿元,等于必须形成“新资金”的投入,即市场必须有增量资金的投入,如果没有出现类似的资金量潮,那么多方也会因为量潮不足而无法再度上涨,形成只涨一半或是后继无力的遗憾,这些是观察多方后续演变的重中之重,务必注意。
第五点是长周期量潮的关系,如果以量潮的关系推演,估计今年要出现区域增量达到1400亿元以上的水平将会“非常不容易”。要完成20日均量线的1200亿元以上的水平也不见得,就如同11年7月21日20日均量线达到1158亿元水平量一样,估计很难。从这个角度观察,说明多方在后续资源不足之下,应该也就只能这样而已,说明的是“上涨难为缩量之憾”,因为一切都在量潮演变中。
第六点要注意的是60日均量线循环周期的发展,从2月22日开始之后到60天周期演变,估计在五月24日之后也会陷入长期推动不了的遗憾,说明的是量潮水平如此,股价只能祈求稳定而已。
结论:
针对上述说明,从月均价线推演到周均价线,然后再到日成交量的应用,从时间周期的掌握到量潮增减的应用,说明多空的变化就是如此,只有依据事先的推导分析说明后加以规划,可以起到“事先防范”、“减少错误”的发生,不能只一昧的为了追求收益而操作,必须先思考量与价循环的关系与变化加以顺遂应用,依据量潮时间周期设定合理的操作战略,同时采取在一定有效周期内的战术应用,这样就可以避开不利的因素,掌握有利的操作应用,才可以趋吉避凶,增加自己的盈利要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战战兢兢、认认真真的针对理论的说明加以应用,如此方可成就自己的操作,共勉之。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本篇文章写在4月19日,发表在《麦氏理论》权威报告中的一部份,今日摘录部份章节发表,请读者论证检验。
一是时间周期演变,只要在60日均量线进入扣减高位量之前,多方可以进行有效的修复,同时也开始出现增量的对抗后,这样的修复就会形成有效果的修复与完成,那么多方的反击力量与持续力就会增加;【学习麦氏理论】
二是在修复过程中必须采取稳定的蓄量,即大于60日均量线即可,不可以超过1.382倍的比例,否则会陷入“用量适当而下跌”,尤其不能在修复期间造成价格的下跌,因为修复的关键在成交量,修复的有效性在价格,如果价格再度下跌就会引发信心的动摇;
三是修整过程中可以缩量,但不能缩得太低,直到20日均量线扣减高位完成后才可以形成稳定的推进,所以从2月22日开始进入到30天是第一次修复完整,要达到积极有效的修复要到4月20日才会完成。如果以3月14日形成巨量长黑影响进行修复,时间的第一个周期完成在4月13日,第二个周期在30天,估计在4月27日,所以有效的修复第一个20天周期完成,接下来就是验证周期与完成周期的验收,等于说明从下周一开始到4月27日的未来10个交易日期间多方只能稳定维持或是上涨,一定要有适时的强势,否则很难相信多方会延续再上涨。
第四个更重要问题在于如何在后续中持续放大量超过之前的水平?其中1067亿元是一次很重要的水平量潮,如果多方要在这个基础里头再度发挥有效的攻击,必须将量潮水平拉高到1067亿元,等于必须形成“新资金”的投入,即市场必须有增量资金的投入,如果没有出现类似的资金量潮,那么多方也会因为量潮不足而无法再度上涨,形成只涨一半或是后继无力的遗憾,这些是观察多方后续演变的重中之重,务必注意。
第五点是长周期量潮的关系,如果以量潮的关系推演,估计今年要出现区域增量达到1400亿元以上的水平将会“非常不容易”。要完成20日均量线的1200亿元以上的水平也不见得,就如同11年7月21日20日均量线达到1158亿元水平量一样,估计很难。从这个角度观察,说明多方在后续资源不足之下,应该也就只能这样而已,说明的是“上涨难为缩量之憾”,因为一切都在量潮演变中。
第六点要注意的是60日均量线循环周期的发展,从2月22日开始之后到60天周期演变,估计在五月24日之后也会陷入长期推动不了的遗憾,说明的是量潮水平如此,股价只能祈求稳定而已。
结论:
针对上述说明,从月均价线推演到周均价线,然后再到日成交量的应用,从时间周期的掌握到量潮增减的应用,说明多空的变化就是如此,只有依据事先的推导分析说明后加以规划,可以起到“事先防范”、“减少错误”的发生,不能只一昧的为了追求收益而操作,必须先思考量与价循环的关系与变化加以顺遂应用,依据量潮时间周期设定合理的操作战略,同时采取在一定有效周期内的战术应用,这样就可以避开不利的因素,掌握有利的操作应用,才可以趋吉避凶,增加自己的盈利要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战战兢兢、认认真真的针对理论的说明加以应用,如此方可成就自己的操作,共勉之。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后一篇:如何应用成交量加以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