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话点金】20KD与MACD的搭配使用(1)
(2012-05-10 09:55: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四个条件设定中偏重的是20KD应用,为何设定20KD呢?因为它才是KD指标使用的重要参数设定,绝对不是市场习惯讲述应用的9KD。【学习麦氏理论】
本栏在过去常常提到这个观点,即市场习惯使用9KD,以为9KD就代表KD指标的全部,所以一讲到KD就等于指9天的参数,不管是周或是月线的基础都是如此。
如果你仔细去对比应用会发现,9KD根本就不适合应用,为何会是9KD呢?主要是因为传入中土之前是在香港与台湾使用,他们从国外引进时也是以这个参数为基础,事实上在国外的软件中不仅仅只有9KD,还有12KD,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比应用。
为何是9的参数,本栏以为因为K值的计算是以三天的计算为主,然后再以K计算出D值,所以是三天、三天的关系,也许就是这样所以设定9作为三个循环的应用。据说发明者曾经用这个指标简单的操作而获利,所以被广为流传,但发明者还谈到必须配合相同的均价线使用,所以如果是使用9的参数势必要用9的均价线,但市场并没有如此的设定,所以讲KD指标当成一个配合应用而已。
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KD指标是因为RSI的不足衍生而成,如果RSI是多空强弱指标的认定,那么KD指标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下再进一步修改,形成平滑后的再平滑,因此KD相对稳定许多,对比RSI来说等于慢了近三天,所以为求其稳定,更应该拉长时间周期的参数设定,更为了指标本身的稳定性,所以本栏以20KD作为此指标的参数设定,配合20日均价线应用,基本上等于是进一步的认定与确认。
其实,20KD在20~80之间的常态分配关系与60日均价线有关,等于在20与60日均价线之间的演变,进一步推演深化等于这两条均价线之间的认定作用,反映的是此指标的在这两条均价线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强与弱的划分,这个才是20KD指标的应用价值。
例如目前60日均价线是上扬的趋势,从20KD的形态来看,只要指数不跌破60日均价线,它是不会跌破20°以下,等于可以直接认定与判断20KD来到20°区域就是一个买入的好形态。当然,要更完整的解答要等到20KD在低位向上交叉以后才可以进行判断。
3月28日指数跌破60日均价线形成20KD跌破20°以下,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形成很严重的破坏,但只要信赖均价线的作用与指标的意义,那么就应该要相信在低位区域会有一定的支撑。
这次的跌破是可以找到市场行为上的一些状况解读,但这些都不是技术分析的重点,技术分析最重要的是:相信它所形成的形态意义,只要认定它是对的,就应该义无反顾的执行它所给的意涵。
是否可以依照指标的演变特征与象征意义进行提早的思路安排呢?这个需要看每一个人对操作的要求与设定,从本栏的统计原则来看,类似这样的而应用最终都会有一定的成功概率,就看你如何使用与把握。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