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兵临城下,如何进退?
(2012-05-04 10:20: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今天是周五,通常在这个时间点上要多观察和注意周K线的趋势发展关系和结构性变动格局,这不仅仅会影响到当前的投资决策,更会关乎到未来投资策略的应用。依照当前周K线关系,上证指数尚未触及48周均价线,仍然有一定的可作价空间,当然也不是说恰好触及后就压回,也还有上穿或者不触及就折返整理的状况,甚至还可能根本不理会48周均价线的阻碍而强势攻坚拉抬。【学习麦氏理论】
这都没有定数,但依循麦氏理论的条件分析,通常在“第一次亲密接触”时,都会有相应的技术性反应,产生动荡几乎是必然会存在的,只是就波动的时间和空间不能用定数来说明,所以难免会因为调整时空的差异而有所分歧,这也是常态的。
也因为此而创造波动过程中的操作机会,有人会因为上涨而追买,也有人会因为下跌而追杀,这反而是给投资者创造“高卖低买”的机会,所以分歧的存在恰恰是创造利润的好时机,有时候分歧越大,越容易创造更大的空间。就如同本栏从4月份所探讨说明的“四渡赤水,五子送财”的状况,虽然指数是跌跌撞撞的涨上来,不平坦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个股的轮番上涨。
所以对于当前格局也是如此,深圳成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都已经触及到48周均价线,而且因此出现滞涨的格局,且有主动性压缩量修整的现象,这些都是对结构性阻碍的反应,也是以柔克刚来消化压力的较好方式。
将三大主要指数放在一起考量,就清楚各指数间的差异,也可以看得出一些明显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发展,当可确立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头来争取较大的获利空间,显然是不合适的,假如可为的空间不大,获利的机会降低,那么索性就减少投资,降低仓位,以“涨卖跌买”的策略来把握波段交易机会即可。
在行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投资方法和策略,顺应阶段性行情的发展特点来进行交易。但这又都要能够建立在对整体结构和盘势有深入掌握的基础上,比如这里的整理反而利于个股的作价,其中就需要能够控制成交量,但又不能缩量太低,以维护市场的热络和板块的轮动效应,如此才可以稳定场内资金调仓换股的热情。
同时也因为场内的热络而吸引场外资金的关注和流入。就像上午盘的走势变化,十多只股票锁住涨停板,超过50只个股涨幅超过5%,没有个股跌停,仅有5只股票跌幅超过5%,从涨跌幅榜来比对已经反映出明显的差异,这对人气的稳定和维系至关重要。特别是板块的轮动更是可以激励投资者主动性挖掘不同板块、不同个股的可操作机会,这其实是个良性循环。
综合来看,在收周K线的时候,三大主要指数都面临着48周均价线的压制和阻碍,的确是没有理由寄望指数在这里还要大喇喇的拉抬上涨,但就客观结构而言,由于中短期结构优势的延续和维系,且也继续向更长周期推进,那么低位的支撑效应也相当突出和明显,所以也不需要担忧指数会产生较大的跌势和破坏。
如此就是说虽上方有较明显的结构性压力,但下方也有较稳固的支撑基础,那么在跌宕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区间行为的整理,而通常这一个格局还能够保持人气的活跃和板块的轮动,就会产生更多个股的交易机会,这恰恰是我们精选符合自己标的物进行波段交易的好时机,只是不要急功近利,看到上涨追买都很难获利。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今天是周五,通常在这个时间点上要多观察和注意周K线的趋势发展关系和结构性变动格局,这不仅仅会影响到当前的投资决策,更会关乎到未来投资策略的应用。依照当前周K线关系,上证指数尚未触及48周均价线,仍然有一定的可作价空间,当然也不是说恰好触及后就压回,也还有上穿或者不触及就折返整理的状况,甚至还可能根本不理会48周均价线的阻碍而强势攻坚拉抬。【学习麦氏理论】
这都没有定数,但依循麦氏理论的条件分析,通常在“第一次亲密接触”时,都会有相应的技术性反应,产生动荡几乎是必然会存在的,只是就波动的时间和空间不能用定数来说明,所以难免会因为调整时空的差异而有所分歧,这也是常态的。
也因为此而创造波动过程中的操作机会,有人会因为上涨而追买,也有人会因为下跌而追杀,这反而是给投资者创造“高卖低买”的机会,所以分歧的存在恰恰是创造利润的好时机,有时候分歧越大,越容易创造更大的空间。就如同本栏从4月份所探讨说明的“四渡赤水,五子送财”的状况,虽然指数是跌跌撞撞的涨上来,不平坦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个股的轮番上涨。
所以对于当前格局也是如此,深圳成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都已经触及到48周均价线,而且因此出现滞涨的格局,且有主动性压缩量修整的现象,这些都是对结构性阻碍的反应,也是以柔克刚来消化压力的较好方式。
将三大主要指数放在一起考量,就清楚各指数间的差异,也可以看得出一些明显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发展,当可确立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头来争取较大的获利空间,显然是不合适的,假如可为的空间不大,获利的机会降低,那么索性就减少投资,降低仓位,以“涨卖跌买”的策略来把握波段交易机会即可。
在行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投资方法和策略,顺应阶段性行情的发展特点来进行交易。但这又都要能够建立在对整体结构和盘势有深入掌握的基础上,比如这里的整理反而利于个股的作价,其中就需要能够控制成交量,但又不能缩量太低,以维护市场的热络和板块的轮动效应,如此才可以稳定场内资金调仓换股的热情。
同时也因为场内的热络而吸引场外资金的关注和流入。就像上午盘的走势变化,十多只股票锁住涨停板,超过50只个股涨幅超过5%,没有个股跌停,仅有5只股票跌幅超过5%,从涨跌幅榜来比对已经反映出明显的差异,这对人气的稳定和维系至关重要。特别是板块的轮动更是可以激励投资者主动性挖掘不同板块、不同个股的可操作机会,这其实是个良性循环。
综合来看,在收周K线的时候,三大主要指数都面临着48周均价线的压制和阻碍,的确是没有理由寄望指数在这里还要大喇喇的拉抬上涨,但就客观结构而言,由于中短期结构优势的延续和维系,且也继续向更长周期推进,那么低位的支撑效应也相当突出和明显,所以也不需要担忧指数会产生较大的跌势和破坏。
如此就是说虽上方有较明显的结构性压力,但下方也有较稳固的支撑基础,那么在跌宕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区间行为的整理,而通常这一个格局还能够保持人气的活跃和板块的轮动,就会产生更多个股的交易机会,这恰恰是我们精选符合自己标的物进行波段交易的好时机,只是不要急功近利,看到上涨追买都很难获利。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前一篇:【量话点金】稳扎稳打 步步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