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5月2日)开盘论市:稳定增量拉高,只能涨不能跌
(2012-05-02 10:30: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相信今日市场会将开盘重点寄望在交易费率调降上,的确政策的动向与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做多,而因为这样的积极用意市场也给予强烈的支持,从郭主席接任后的积极与努力下,从价值投资启动低位拉高,到后来的金融创新产生的积极回应参与及炒作,市场人气已经明显的增温,指数也积极的拉高,从成交量的放大到上证指数越过60日均价线,形成季线由空翻多的走势,已经可以说明市场低位垫高后的优势。【学习麦氏理论】
指数越过120日均价线也可以证明多方正是进入向长期的推进与进发,如此趋势演变如果还认为是跌势实在也说不过去,但是否就认定多方可以由此而形成稳定的上攻呢?目前似乎也还无法直接的认定,因为回到更长周期的演变发展观察,多方还面临相当多的挑战,尤其成交量是否可以从进入千亿资金量滚动后再放大到千亿以上呢?尤其跨入1067亿元之后,应该更要滚动放大进入1486亿元以上的高水平量呢?这个是为了最大的考验,因为市场人气状况再好也还没有到足以构成持续的增量后进入滚量上扬,所以还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
因为休假多日后,今日多方在开盘后到底会不会因为这样的激励而形成持续的高开推进呢?这些状况可以反应市场对消息面利好的反应。更重要的是看起来似乎是利好,但真正到口的优惠还是“浅尝”而已,还无法做到“大快朵颐”的大吃大喝,更不可能让大家“吃到撑”,所以一时半刻的强势也许可以遇见,但要构成持续的利好推高,估计还是会有相当考验,因此多一分思考才会更稳健。
因为政策的激励促使今日直接的高开,但类似这样的高开一定要稳定的量潮跟进,否则很难期待后续还有持续的拉高动作,至于今日越过2410点,是否可以稳定在这个点之上呢?对多方来说是一大考验,必须持续的增量上涨才有后续的再发动,所以务必要多一分谨慎小心,多观察,尤其今天是本周第一天开盘,看好无法持续上涨,无法继续增量推进,还是有回调的风险,务必要多留意。
只要多方可以延续类似的强势推高,然后再往高走,那么今日还是可以先求稳定后再发动,否则一定要注意后续产生的变化,尤其是只能涨不能跌的要求下,多方只有继续强势,否则就有回调的要求,要多一分观察与思考。今日不是关键,午盘以后才会明确,明天才是趋势观察的重点,多观察。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相信今日市场会将开盘重点寄望在交易费率调降上,的确政策的动向与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做多,而因为这样的积极用意市场也给予强烈的支持,从郭主席接任后的积极与努力下,从价值投资启动低位拉高,到后来的金融创新产生的积极回应参与及炒作,市场人气已经明显的增温,指数也积极的拉高,从成交量的放大到上证指数越过60日均价线,形成季线由空翻多的走势,已经可以说明市场低位垫高后的优势。【学习麦氏理论】
指数越过120日均价线也可以证明多方正是进入向长期的推进与进发,如此趋势演变如果还认为是跌势实在也说不过去,但是否就认定多方可以由此而形成稳定的上攻呢?目前似乎也还无法直接的认定,因为回到更长周期的演变发展观察,多方还面临相当多的挑战,尤其成交量是否可以从进入千亿资金量滚动后再放大到千亿以上呢?尤其跨入1067亿元之后,应该更要滚动放大进入1486亿元以上的高水平量呢?这个是为了最大的考验,因为市场人气状况再好也还没有到足以构成持续的增量后进入滚量上扬,所以还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
因为休假多日后,今日多方在开盘后到底会不会因为这样的激励而形成持续的高开推进呢?这些状况可以反应市场对消息面利好的反应。更重要的是看起来似乎是利好,但真正到口的优惠还是“浅尝”而已,还无法做到“大快朵颐”的大吃大喝,更不可能让大家“吃到撑”,所以一时半刻的强势也许可以遇见,但要构成持续的利好推高,估计还是会有相当考验,因此多一分思考才会更稳健。
因为政策的激励促使今日直接的高开,但类似这样的高开一定要稳定的量潮跟进,否则很难期待后续还有持续的拉高动作,至于今日越过2410点,是否可以稳定在这个点之上呢?对多方来说是一大考验,必须持续的增量上涨才有后续的再发动,所以务必要多一分谨慎小心,多观察,尤其今天是本周第一天开盘,看好无法持续上涨,无法继续增量推进,还是有回调的风险,务必要多留意。
只要多方可以延续类似的强势推高,然后再往高走,那么今日还是可以先求稳定后再发动,否则一定要注意后续产生的变化,尤其是只能涨不能跌的要求下,多方只有继续强势,否则就有回调的要求,要多一分观察与思考。今日不是关键,午盘以后才会明确,明天才是趋势观察的重点,多观察。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