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话点金】A股飞来横祸吗?
(2012-04-24 16:18: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如果周一早上看到欧美股市的下跌,也许你会有所连想,是否A股周二会跟着而下跌?
看到欧洲股市又再度陷入欧债危机的泥沼里,难免会有所顾虑与担忧A股会跟着同步下跌,最要关心的不是趋势如何变化,而是投资人的心理感受,因为看到欧美股市如此下跌后对A股有所警惕与戒心,这样的顾虑会促使原来准备进场的买盘缩手,这一缩就造成原来看好的盘势瞬间倾向于不利的发展。
如果加上其他卖盘的释放,难免会看起来似乎都不利而构成满盘皆跌的感受,如此一来当然会有避开跌势的想法浮现,因此欧美股市的下跌除了抑制原来的买盘之外,也加速或是加重了卖压,两者叠加,情况只有更为不利。
此时只有A股本身的振作,或是自身的坚定走势才有可能让A股避免不好的转向,有可能吗?
如果从量潮的趋势推导,的确目前还是倾向对多方有利的上扬走势,如果依照四个步骤分析,量潮倾向明显涨势,不管是5、10、20、60或120日均量线都是上涨,这样的优势说明量潮属于涨势,多头实在不应该如此就认输。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等于才刚刚垫高成本买入,将股价重新拉上2347点,如果真的就此戛然而止,介入者会输得很难看。
有几个演变必须关注,一是多方因为投入太多,介入太深,一时半刻不敢据此释出,所以明知道释出人心不稳,也只有求稳定加以对抗,这样就会构成再度形成大量的震荡,最后结果还是稳定在某一个支撑上,当然也可能因为成交量的释放形成回调修整,就看后面如何扭转。
第二种状况是不管涨跌都是采取缩量回应,等于暂时不出手采取守势等待后面的机会再试图反击,这样的演变重点在“要坚持多久时间”,三五天内大概不成问题,一旦时间拉长以后也会形成累计卖压后无力护手而摔下来,这样就不妙。
第三种状况形成的变化是指数回调缩量,但一放量就会将指数拉高,说明多方还可以稳稳的控制盘面,尤其是重量级板块与个股还是坚守岗位,紧守2347点不跌破,试图等待最佳时机反击。
这三个量潮是倾向对多方有利发展加以解读,目前因为属于上涨所以采用这个模式解读应该比较接近盘面的状况,只是无法将日成交量形成稳定的增量或是针对60日均量线进行蓄量后到滚量,然后再到放量超过1067亿元的水平。
在目前实际的状况下,本栏在上周也谈到这个状况演变,而且也特别谈到多方很难期待可以增量放大超过1067亿元的水平,主要因为目前仅仅是场内资金在玩,没有出现场外增量资金的投入,多头也只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致上也就如此。
那么价格呢?从上证指数的积极性结构推演,目前属于来自于中长多趋势的稳定上扬的推升,只要2月8日的收盘点位2347点没有被掼破,多方就有能力坚守在这个点位之上,等于可以坚守在60日均价线之上,这个状况的推演等于在量潮的有利基础下多方可以力守60日均价线不跌,形成量与价的上扬。
这个推导的模式与3月28日之前的状况是一样分析基础模式,唯一要注意的是来自于非理性的变动,或是来自于非系统性的变化,只要没有其他干扰因素,回归到市场因素,那么等于告诉我们多方还是相当稳定,还有再推升助涨之力。
话虽如此还是要注意一旦反转点高于10日均价线后又造成指数跌破反转点,这个时候还是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一厢情愿的以为“必然有支撑”,或是“一定会反击”,因为市场风险随时都要演变,不可以掉以轻心,更不能自我感觉良好,要实事求是,要依据盘面的变化来推演,更要注意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与可能的亏损。
通常一般股民在没有发生以前都会说:“没关系,跌个一成都不担心,只要趋势上涨就好,会紧抱不放。”
问题是当跌了3%以后就会信心动摇,跌了5%时已经按耐不住,再下跌整个脸都绿了,主要就是不知道自己可以承担的风险界限,只是凭简单的一个概念就轻易的说出口,一旦市场风险一变就信心尽失,这样的投资设定是最坏的一个选择,偏偏太多人属于这个类型,所以只有先控制好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后再来,否则多说无益,就算一个月后会上涨,也许你早已经认赔在要涨的前端。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如果周一早上看到欧美股市的下跌,也许你会有所连想,是否A股周二会跟着而下跌?
看到欧洲股市又再度陷入欧债危机的泥沼里,难免会有所顾虑与担忧A股会跟着同步下跌,最要关心的不是趋势如何变化,而是投资人的心理感受,因为看到欧美股市如此下跌后对A股有所警惕与戒心,这样的顾虑会促使原来准备进场的买盘缩手,这一缩就造成原来看好的盘势瞬间倾向于不利的发展。
如果加上其他卖盘的释放,难免会看起来似乎都不利而构成满盘皆跌的感受,如此一来当然会有避开跌势的想法浮现,因此欧美股市的下跌除了抑制原来的买盘之外,也加速或是加重了卖压,两者叠加,情况只有更为不利。
此时只有A股本身的振作,或是自身的坚定走势才有可能让A股避免不好的转向,有可能吗?
如果从量潮的趋势推导,的确目前还是倾向对多方有利的上扬走势,如果依照四个步骤分析,量潮倾向明显涨势,不管是5、10、20、60或120日均量线都是上涨,这样的优势说明量潮属于涨势,多头实在不应该如此就认输。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等于才刚刚垫高成本买入,将股价重新拉上2347点,如果真的就此戛然而止,介入者会输得很难看。
有几个演变必须关注,一是多方因为投入太多,介入太深,一时半刻不敢据此释出,所以明知道释出人心不稳,也只有求稳定加以对抗,这样就会构成再度形成大量的震荡,最后结果还是稳定在某一个支撑上,当然也可能因为成交量的释放形成回调修整,就看后面如何扭转。
第二种状况是不管涨跌都是采取缩量回应,等于暂时不出手采取守势等待后面的机会再试图反击,这样的演变重点在“要坚持多久时间”,三五天内大概不成问题,一旦时间拉长以后也会形成累计卖压后无力护手而摔下来,这样就不妙。
第三种状况形成的变化是指数回调缩量,但一放量就会将指数拉高,说明多方还可以稳稳的控制盘面,尤其是重量级板块与个股还是坚守岗位,紧守2347点不跌破,试图等待最佳时机反击。
这三个量潮是倾向对多方有利发展加以解读,目前因为属于上涨所以采用这个模式解读应该比较接近盘面的状况,只是无法将日成交量形成稳定的增量或是针对60日均量线进行蓄量后到滚量,然后再到放量超过1067亿元的水平。
在目前实际的状况下,本栏在上周也谈到这个状况演变,而且也特别谈到多方很难期待可以增量放大超过1067亿元的水平,主要因为目前仅仅是场内资金在玩,没有出现场外增量资金的投入,多头也只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致上也就如此。
那么价格呢?从上证指数的积极性结构推演,目前属于来自于中长多趋势的稳定上扬的推升,只要2月8日的收盘点位2347点没有被掼破,多方就有能力坚守在这个点位之上,等于可以坚守在60日均价线之上,这个状况的推演等于在量潮的有利基础下多方可以力守60日均价线不跌,形成量与价的上扬。
这个推导的模式与3月28日之前的状况是一样分析基础模式,唯一要注意的是来自于非理性的变动,或是来自于非系统性的变化,只要没有其他干扰因素,回归到市场因素,那么等于告诉我们多方还是相当稳定,还有再推升助涨之力。
话虽如此还是要注意一旦反转点高于10日均价线后又造成指数跌破反转点,这个时候还是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一厢情愿的以为“必然有支撑”,或是“一定会反击”,因为市场风险随时都要演变,不可以掉以轻心,更不能自我感觉良好,要实事求是,要依据盘面的变化来推演,更要注意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与可能的亏损。
通常一般股民在没有发生以前都会说:“没关系,跌个一成都不担心,只要趋势上涨就好,会紧抱不放。”
问题是当跌了3%以后就会信心动摇,跌了5%时已经按耐不住,再下跌整个脸都绿了,主要就是不知道自己可以承担的风险界限,只是凭简单的一个概念就轻易的说出口,一旦市场风险一变就信心尽失,这样的投资设定是最坏的一个选择,偏偏太多人属于这个类型,所以只有先控制好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后再来,否则多说无益,就算一个月后会上涨,也许你早已经认赔在要涨的前端。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