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4月19日)开盘论市:留意量增减变化,不可掉以轻心。
(2012-04-19 11:02: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看到媒体报道A股利好消息几乎集中在谈论有关“韩国央行将把投资中国的3亿美元配额在7月底前全数投入中国股市”,如果不仔细看看新闻内容只看标题,估计你一定会被误导而认为真的是利好,而且会易位外国央行都敢买A股我们为什么不能买。倘若是朝这个角度解读的话说明对新闻报道的理解走入误区。事实上买入获批是1月份的事,为什么到今天才报道?即使到7月底前全数投入,也就3亿美元,有多少呢?折合人民币不到20亿元,有如此大的影响吗?显然周三过度反应这个消息了。【学习麦氏理论】
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是市场是在太需要如此的信息激励,投资人几乎已经到了“望消息止渴”的地步,一直期待这个时候可以出台一点点的好消息可以激励市场的买力。就如金融创新引发深圳本地股与江浙一带的个股大涨,但如此的炒作到今天是否也应该进入稍微歇息呢?毒胶囊造就了青海明胶,新能源政策出台有利于汽车股,所以今日再度出现类似的拔高操作动作,但过度的炒作最后会如何?每一次的人为炒作到了最后还是要被打回原形。金融创新是一个题材但如何实现利润?不能一昧的因为消息而起哄;毒胶囊要看的是更多不利的影响,造就的是少数规范经营的厂家,要告诉我们的是“老老实实”经营公司才是正途。
新能源政策已经到了实现利益了没有呢?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如此炒作要付出代价的呀!市场等不及也管不了这么多,似乎只要有效性炒作就好,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四只保险股如此拔高意欲如何?主要的目的是想干什么?如果与股指期货到期日连在一起来看,几乎已经摆明了就是为了这个炒作而已,如果从本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保费收入降低、竞争力加大、赔付能力减弱、经营风险提高,单只看这四个问题就可以知道保险业目前面临的困境,但只为了股指期货而强拉保险股,这样的操作背后的用意已经是司马昭之心,别人可以上当我们不应该跟着起哄,更应该仔细的观察可能的不利影响。
更重要的在日成交量是否可以维持900亿元以上的平均水平呢?甚至于下一个阶段超过1067亿元的水平,或是更高呢?显然是应该有所顾虑。因此,只要用本栏的“三度”分析就可以有一个很明显的概况认识,即量潮推升助涨“力度”不足,股价再度拉高的“高度”自然也欠缺,两者无法合一如何会有上涨的“强度”呢?所以这一个阶段的炒作只能归类为“小打小闹”的局面,要出现大开大盍的拉高几乎不可能,更遑论突破2528点压力以后构成持续有效的拔高,没这么容易呀!
市场只在乎如何炒作?炒作的手法应用就是借助市场的政策利好或是其他消息将股价拔高。从我们自身最俱有优势与利益的把握不能跟着市场起哄,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与思路,期指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操作模式,因为必须做到“不为所动”,而且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因为看到一阵风吹金融创新,自己的判断就跟随转变,必须跟着自己设定的操作模式应用与把握,这样才可以稳定的追求自己设定的利润追求,长期长效的应用才是最关键的把握。
动力源(600405)今日已经拉高涨停,说明四个条件设定应用的优势,有自己的特色应用与把握才更为重要,依据这样的条件找寻自己喜欢与熟悉的个股应用,这样才是投资。例如安源股份(600397)与苏常柴(000570)也符合这样的基础条件,只要逐步低接风险低,盈利机会也会放大。也可以同时观察鲁抗医药(600789)及创兴资源(600193)的形态,俱有一样条件也可以逢低把握,创造自己的利益,这个更为重要。
第一个小时拔高后出量,在不属于强势攻击形态的盘势中就担心的是“拉高不成后的反手下压”,如果只是压低还好,一旦杀低就难以解释,类似这样的操盘手法还是要有所顾虑,不是最好的周期就应该提高风险意识,尤其过度利用权重股四只保险股强拉,通常都不会是好现象,加上今日第一个小时成交量大增,多方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第二及第三个小时采取急缩量回应,寻求稳定后适时反击;其次是,一旦量潮控制不稳会反向压低。
观察今日三点一项的变化,说明今日压低收盘的倾向非常明显,尤其是人气的倾向,当多数个股倾向下跌是,只有少数权重股支撑护盘是否可以稳定市场的操作情绪呢?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倾向,但有一点要注意,在下跌时低接形成买盘大于卖盘时,属于越跌越买的倾向,如果最后形成越卖越跌,就说明多方因为卖压过大而失去控盘能力造成再下跌,这一点必须多留意,不可以掉以轻心。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看到媒体报道A股利好消息几乎集中在谈论有关“韩国央行将把投资中国的3亿美元配额在7月底前全数投入中国股市”,如果不仔细看看新闻内容只看标题,估计你一定会被误导而认为真的是利好,而且会易位外国央行都敢买A股我们为什么不能买。倘若是朝这个角度解读的话说明对新闻报道的理解走入误区。事实上买入获批是1月份的事,为什么到今天才报道?即使到7月底前全数投入,也就3亿美元,有多少呢?折合人民币不到20亿元,有如此大的影响吗?显然周三过度反应这个消息了。【学习麦氏理论】
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是市场是在太需要如此的信息激励,投资人几乎已经到了“望消息止渴”的地步,一直期待这个时候可以出台一点点的好消息可以激励市场的买力。就如金融创新引发深圳本地股与江浙一带的个股大涨,但如此的炒作到今天是否也应该进入稍微歇息呢?毒胶囊造就了青海明胶,新能源政策出台有利于汽车股,所以今日再度出现类似的拔高操作动作,但过度的炒作最后会如何?每一次的人为炒作到了最后还是要被打回原形。金融创新是一个题材但如何实现利润?不能一昧的因为消息而起哄;毒胶囊要看的是更多不利的影响,造就的是少数规范经营的厂家,要告诉我们的是“老老实实”经营公司才是正途。
新能源政策已经到了实现利益了没有呢?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如此炒作要付出代价的呀!市场等不及也管不了这么多,似乎只要有效性炒作就好,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四只保险股如此拔高意欲如何?主要的目的是想干什么?如果与股指期货到期日连在一起来看,几乎已经摆明了就是为了这个炒作而已,如果从本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保费收入降低、竞争力加大、赔付能力减弱、经营风险提高,单只看这四个问题就可以知道保险业目前面临的困境,但只为了股指期货而强拉保险股,这样的操作背后的用意已经是司马昭之心,别人可以上当我们不应该跟着起哄,更应该仔细的观察可能的不利影响。
更重要的在日成交量是否可以维持900亿元以上的平均水平呢?甚至于下一个阶段超过1067亿元的水平,或是更高呢?显然是应该有所顾虑。因此,只要用本栏的“三度”分析就可以有一个很明显的概况认识,即量潮推升助涨“力度”不足,股价再度拉高的“高度”自然也欠缺,两者无法合一如何会有上涨的“强度”呢?所以这一个阶段的炒作只能归类为“小打小闹”的局面,要出现大开大盍的拉高几乎不可能,更遑论突破2528点压力以后构成持续有效的拔高,没这么容易呀!
市场只在乎如何炒作?炒作的手法应用就是借助市场的政策利好或是其他消息将股价拔高。从我们自身最俱有优势与利益的把握不能跟着市场起哄,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与思路,期指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操作模式,因为必须做到“不为所动”,而且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因为看到一阵风吹金融创新,自己的判断就跟随转变,必须跟着自己设定的操作模式应用与把握,这样才可以稳定的追求自己设定的利润追求,长期长效的应用才是最关键的把握。
动力源(600405)今日已经拉高涨停,说明四个条件设定应用的优势,有自己的特色应用与把握才更为重要,依据这样的条件找寻自己喜欢与熟悉的个股应用,这样才是投资。例如安源股份(600397)与苏常柴(000570)也符合这样的基础条件,只要逐步低接风险低,盈利机会也会放大。也可以同时观察鲁抗医药(600789)及创兴资源(600193)的形态,俱有一样条件也可以逢低把握,创造自己的利益,这个更为重要。
第一个小时拔高后出量,在不属于强势攻击形态的盘势中就担心的是“拉高不成后的反手下压”,如果只是压低还好,一旦杀低就难以解释,类似这样的操盘手法还是要有所顾虑,不是最好的周期就应该提高风险意识,尤其过度利用权重股四只保险股强拉,通常都不会是好现象,加上今日第一个小时成交量大增,多方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第二及第三个小时采取急缩量回应,寻求稳定后适时反击;其次是,一旦量潮控制不稳会反向压低。
观察今日三点一项的变化,说明今日压低收盘的倾向非常明显,尤其是人气的倾向,当多数个股倾向下跌是,只有少数权重股支撑护盘是否可以稳定市场的操作情绪呢?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倾向,但有一点要注意,在下跌时低接形成买盘大于卖盘时,属于越跌越买的倾向,如果最后形成越卖越跌,就说明多方因为卖压过大而失去控盘能力造成再下跌,这一点必须多留意,不可以掉以轻心。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前一篇:【财耕谈】这类股都要上涨
后一篇:【量话点金】暗流涌动 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