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压回承接,长线布局。

标签:
麦氏理论大势研判投资分析个股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习惯性经验。而且通常三次累积后,会自然形成一种惯性思维,这不能说必然会产生偏差,科学研究也是从这个基础出发的,但往往我们在生活过程中,很多时候却是受困于这样的习惯性经验。以当前市场环境来看,大家都清楚在整个涨势过程中,自1月17日拉抬上涨之后,指数就一路沿着10日均价线向上盘升,每一次冲高回落整理时,都能够在10日均价线处止跌回升,这的确看起来10日均价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这并非是行情发展的本质基础。倘若这样的习惯性经验成行,那么对于当前再冲高回落至10日均价线处,或许也难以避免不会有这样的习惯性经验。【麦氏理论学习与研究】
但事实状况会如何,熟悉麦氏理论量能分析的朋友,就会很清楚成交量增减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周期之间的趋势量潮变化,才是主导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以此来看待之前的变化过程,你会发现即便指数冲高压回至10日均价线处,但是并没有造成10日均量线结束其涨势。但此次已经不同,从今天“倒推”回去,依据近日压缩量水平来看,你会发现周三开始就会扣减2月22日之后的区域性高量,那么就会自然造成10日均量线下跌。
大家注意在麦氏理论里头的“量先价行”的基本规律,那么当10日周期的量潮下跌,就不容易再支持价格停留在10日均价线处了,更不合适于用“习惯性经验” 来对待行情的演变。所以,就现有的结构而言,要有击穿10日均价线,甚至要向下测试更长周期均价线的打算和准备。对于这里的震荡格局,大家要能够从上周一放量冲高回落来认识,便可以明白整个量潮萎缩的发展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尚未出现较大的变故,但是持续萎缩的量能已经表明短期休整的需要,以及在量能关系上必要的修整局面。
所以当上周五反击再冲高后,本栏已经说明这是在涨势量潮里头的缩减量过程中的技术性反应,所以反复说明“反击可以产生,但是却难以释放量持续推进”,所以对于昨天(3月5日)的冲高回落本就是情理之中,那么对于今日(3月6日)再压低整理的行为也就能够充分理解和接受,然后便可将必然的修整转换成新的操作机遇。
如此延伸来看,可以从两个角度考量。一是指数震荡的空间区域;二是如何发现、布局未来投资机会。首先我们来看市场的震荡行为,这样的格局已经确立在麦氏理论的量能分析里头,是一个必然也是有益的修整行为。那么如此只要仍然是可以保持技术性优势,在量能稳健的基础上,就可以维护价格的稳定。
依照当前关系,虽然对于10日均价线产生一些疑虑,但是依照当前量价关系,20日周期仍然可以在未来两周内维系扣低走高向上推进的涨势格局,那么就有基础稳定指数在20日均价线之上整固。而计算10 和20日均价线之间的距离,其空间也就是在50点上下,所以倘若不能够坚守指数在10日均价线处,那么显然就要退守到20日均价线处,而且这几乎是个必然。
但也因为此,新的问题又会产生了,因为当前20日均价线所在的指数位置,仍然是低于2月22日的收盘点,如此也就是说当指数压低至20日均价线处,也会使得10 日均价线失去扣减优势,而产生反向压制和干扰。如此就会减弱20日均价线的支撑效应,产生短暂的区间整理。
这就告诉我们,操作行为上不需要急躁,即便压回20日均价线处,那么也应该有充足的时间给予承接。至于更长周期,主要优势仍然在于60日周期的涨势,但是这条均价线却远远低于120日均价线,这是极为不协调的,也是不合理的,更是不正常的,那么也就别指望长周期会产生直接的正面作用了。
将这些关系弄清楚后,就会明白中短期结构在当前行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长周期还需时间来调整,以促成自下而上、由大到小的多头排列格局。所以接下来的震荡修整格局,更要能够从这个基础上出发,那么也就能够欣然接受并试图应用好这样的整理动作,这也就是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方面,“如何发现、布局未来的投资机会”。
关于这个部分,本栏在过去两个月以来,已经完成过不同阶段不同角度的重大转变,其一是初期反弹阶段如何挖掘短线反击个股;二是如何分析短线反击向更长周期推进类股;三是已经确立多头涨势的个股。从这些关系上来层层推进,在每个阶段中做到恰当的投资,那么想做好股票,其实是比较容易的。
还是那句话,多多储备一些已经建立多头涨势的股票,在震荡修整过程中适时适量承接,布局好长线操作。围绕着这个概念,本栏3月5日的“量话点金麦氏理论学习视频”里,也专门从这个角度予以阐述和探讨,并和大家分享在量能结构上已经构建出底部特征的个股,希望能够对您有帮助。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