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3月5日)开盘论市:把握长期“同步金叉”后的周期循环涨势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每年这个时候市场关注的重点几乎都会放在两会的话题上,尤其政策的制定、拟定也会集中在这期间来预告、宣布,这是国内很重要的一个政治活动,不仅国内各媒体会关注,也吸引国外新闻媒体纷纷来华报道,所以每日的新闻画面与消息的发布会直接影响到股市的变动,主要不是股市的问题,而是投资人的投资心理情绪的变化。从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股票市场都会借助这个题材大肆渲染炒作一番,似乎两会召开就一定有利好出现,似乎有利好就一定会促使股市上涨,所以间接的认定两会期间股市会上涨。正是这样的心理,已经演变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认为。【麦氏理论学习与研究官方网站】
类似这样的联想从心理上观察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演变过程,毕竟政策的制定会在这个之前加以拟定酝酿,然后到这个时候来发表,也同时面对委员的询问。从宣传角度观察也需要广而告之,尤其政策制定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开明,逐步对外开放后让全世界更了解中国,这扇门势必对国际打开,走出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活动也会更频密,尤其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任何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国际的关注。因此,A股市场会直接关注两会议题的提出与题材释放后的影响。股市反应对政策关注的程度,而具有题材的板块也自然而然成为市场炒作的对象,所以股民每一年到这个时候都会关注两会,也会一样的参与两会的议题,因为关系到股票的涨跌。
每一年这样的戏码都会依时上演,市场的炒作也几乎每一年都会如此大搞一番,究竟是因为两会到来而形成的炒作呢?还是因为市场已经酝酿一段时日后形成的炒作?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点是:股票会上涨就好。如果从上涨的角度观察,显然两会的题材只是被市场借助炒作的议题而已,股市是否设置重点在市场本身,所有的外在影响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或是过程而已,如果没有先前的一些条件酝酿,即使有两会也不一定会上涨。所以将过去两会期间出现的涨跌统计然后说明两会期间上涨的机率多少?大小?其实不完全可以真正解释股市本身的状况,尤其是对《麦氏理论》来说,两会只是一个市场的过程,不会有实质意义的改变,最终还是回到市场供需看问题。
本栏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技术面本栏就有利于上涨,尤其是酝酿一段很长时间后形成的优势,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所以这个时候才可以进一步借助两会的题材来加以发挥。如果你要问到底是先有两会才会上涨?还是先要本身会上涨才有两会?其实这个又陷入先有鸡或先有蛋的论辩,没有意义。如果从《麦氏理论》的技术分析角度观察,以下几点是造成本轮上涨的原因,跟两会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
1、
2、
3、
4、
对股民来说不管什么因素造成上涨,在意的是上涨,过程如何酝酿不是最重要,但是在《麦氏理论》的研究中,影响股市的涨跌在于供需,供需来源于操作心理,心理面的变化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所以解答心理层面的影响更重要于任何的分析。掌握心理因素的分析在于时间周期,时间周期体现在成交量的变化上,所以只要掌握成交量的自然运行规律,基本上等于掌握了股市的“脉动”,也可以轻松的搭上股市的节奏,如此只会跟随量潮演变而走,不会随着消息面而动,诸如两会的召开对股市只是一个插曲,不是根本问题。
从《麦氏理论》出发可以更完整掌握行情的演变,所以一定要专注于量潮的研究,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操作效果与收益。以目前的量潮演绎基础观察,一定要注意60日均量线的趋势变化,加上120日均量线的趋势改变,同时更要注意到周二以后形成这两条均量线“同步金叉”的多头趋势影响,等于正式进入量潮的“四级涨势”,只要构成这个条件,那么上涨周期就不会短周期,至少一个60天的循环会发生,因此简单的说从2月8日增量开始至少可以延续到5月初的变化,如果更精准的说明,应该从60日均量线起涨开始计算,估计时间可以到5月中旬以后,一定要多加把握这一次难得的周期循环涨势。
点击播放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