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整整更健康
(2012-02-06 13:58: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上午盘第一个小时成交216亿元,在60日均价线上方还表现出相当稳健的特征,并没有因为其下跌而诱发太多解套盘的涌现,也没有在上下震荡过程中因为快速回落而释放出更大的成交量能,反而在压回时缩量,表现出“量增价涨、价跌量缩”的良性格局。
不过就整体局势而言,还是呈现出一些明显滞涨的现象,早间高开高走之后很快便压低且逐次低点更低,这在结构上有继续向下回荡的趋向,尤其是在10点和11点之后的上涨过程中,缺少积极的量能释放,就已经不利于再攻坚。
凡是缺少量能支持的上涨都不牢固,随时可能会因为量能不足而折返。所以一定要特别关注成交量能的扩增情况,但是这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倘若继续扩增大量来推动,那么在上周五702亿元量能基础上的继续扩增量,就会使得当前单位量和区域量潮偏大。
更何况上周五成交量已经放大到60和120日均量线以上,但并不能够促成这两条长期均量线扭转下跌关系,那么通常这样的状况,都不宜也不易再释放更大的量能来推动,而需要能够萎缩量能来修整,以完成自然时间周期的扭转。
依照60日均量线的扣减关系,早前本栏就特别阐述要到2月21日之后才能够进入相对的低量潮区域扣减,如今已经是越来越近,而120日均量线要想进入相应的低量区域扣减,最起码也还需要到3月5日之后。如此来看,显然在这之前,都不合适于释放大量来逆势抵抗。
从长周期量潮趋势发展来看,不合适于释放大量上涨,而自1月9日释放量反击以来已经持续到第16天,在完成20日周期稳健量涨势之后,要想继续上涨,要么持续滚动大量推升,要么就是已经促成更长周期获得扭转同步上涨,但也都需要量潮保持稳健的扩增。而前面已经和大家谈到,60、120日周期的跌势行为和不可扩增量的必要性,显然这两个方式几乎都行不通。
从上面的逻辑关系来看,显然这里就是不合适于再强势推升,否则只会跌的更难看。所以早上文章已经说明,“整比不整好”,“早整比完整好”,“缩量整比放量整好”。以此来看待修整格局,那么显然是需要能够主动性的压缩成交量,会是对未来式行情的发展有利。
也是在于两个角度观察,一是区域量潮不宜释放更大,其均值水平要能够满足低量水平的1.3-1.6倍比率关系,按照前期低至400亿水平的低量计算,大概就是在700亿水平的均值量潮扩增行为。二是单位量能的扩增,更不合适于超过1.6倍以上的比率关系,尤其是进入稳定状态之后。所以区域量和单位量扩增都已经到了短期极限。
那么通常在完成周期性涨势之后,还不能够获得更长周期的支持,那么就会必然进入压缩量修整的阶段,倘若修整过程能够改善或者扭转更长周期移动方向,那么就可以再恢复短期涨势,并确立更长周期的同步涨势。倘若释放大量下跌,显然就要防范同步更长周期跌势所带来的劣势环境。
总结以上分析,指数虽然越过60日均价线,但却不能够改变60日周期的跌势行为,如此则还会受到60日周期跌势的阻挡和压制,那么跌回到60日均价线下方整理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自1月9日上涨以来已经逼近20日周期涨势末梢,且上午盘的滞涨和量能压缩行为,也已经表现出这样的格局,所以操作上应该要主动性避开,顺应趋势发展,整整再来会更加健康。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