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三(2月1日)开盘论市:继续酝酿回探2224点。

(2012-02-01 11:06:24)
标签: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进入二月份的交易,对月K线来说到周二为止,但它的影响力还会延续,所以今天依然会受到上个月月K线的影响,所以在收红的月K线下多方还会形成一定的对抗,但这个时候应该回到周K线上来分析观察与应用,因为周线是跨月,比月K线的影响更大,尤其在所有操作的变化与影响下,周线的影响力是最重要的,所以务必注意周线的时间周期影响。如果周线趋势属于下跌,那么本周最后的演变也会倾向下跌,所以到了今天下午盘以后就会反映类似的倾向,只是在月K线还有余威下,多方还有进行最后一次抵抗的变动,但类似这样的对抗都是无谓的,最后还是要往趋势的变化发展。

在连续两天缩量以后对多方来说会造成一次很严重的量能不足改变,但从一般的观点思维观察,总会以为拉高以后指数回调不多,此时的缩量是“筹码锁定”,或是“回调测试支撑”,在演变过程中做这样的说明也是可以的,但最后的结果会如何才重要。不是解释演变的过程,而是要注意整体趋势的条件变化。简单的说,原来成交量已经不足以推动盘势,这个时候当然需要进一步修整,但修整过程中又面临原来低位买入后的获利了结卖压,更重要的是时间周期调整后的变动,等于原来中短期买盘转为卖压,原来中长期的卖压还未有效化解,这样就构成双重卖压的产生。

本栏在昨日谈到很重要的两个观点,一是成交量萎缩不利多方持续反击,而且形成缩量以后会构成后续的下跌;其次是中长期均价线形成压力,当中短期均价线都未能拉高到中长期的幅度时,是无法对抗中长期的压制,所以自然会形成中长期60日均价线构成压力,当然也说明这个时候是不可能突破60日均价线,只有等季线降低到2317点以后才有再突破的可能。也因为20日均价线拉高以后形成的推动,同时加上反转点低于10日均价线,所以这个区域会形成一定的对抗。春节前由权重股带动的上涨到这里也会再延续,所以难免会有刻意动用权重股操作的动作,但这个操作手法只是聊表意思而已,不俱有绝对的优势改变与持续。

从这个角度观察,在早盘临近10点突然间由两桶油大力拉抬,造成指数瞬间的拉高,这样的作价手法通常也是在这样的条件内容易发生,但只有拉抬中国石化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个股的配合,更重要的是后续的跟进,如果只有一时半刻的拉高,也只是一次“声东击西”,或是“虚张声势”而已,不俱有太大的操作参考。当然因为这样拉高的效果很容易彰显指数效应,也会构成期指跟着上涨,说明多方这一刻的操作到了必须动用最重要的权重股来“保驾护航”,可以操作的空间也被压缩,最重要的是延续效果,如果无法延续最后还是“胎死腹中”。

如此的操作只有两个方向演变,一是形成持续的拔高,刻意的拉高指数攻坚,只有“一不做二不休”,持续的拉高不能回头。但这样的做法可以走多久难以说明,因为这种操作手法必须靠后续的补量与其他个股的响应跟进,否则最后也只有“半天吊”而已;其次是这样的拉高也只是一时半刻的表态,如果无法做到延续效果与配合跟进,对趋势的改变没有帮助,对后市的发展影响不大,反而因为增添变数后产生更大的破坏与伤害,这个才是我们要注意的关键变化。

不管盘中出现什么演变,或是有哪一些过程的变动,一定要记得一个概念:万变不离其宗,重点还是在趋势,而趋势的形成在于量与价,可以依据《麦氏理论》设定的四个步骤来看,第一成交量不支持上涨,因为量潮不足,所以上涨力度不够,涨幅不高也不大,不能因为一时的强势而迷惑;其次是上方价格压力还是很重,多方无法在目前这个条件下立即扭转改变趋势,即使动用权重股但后续跟进动作不多,最后反而形成折损,对后面的破坏会更大;三是反转点还没有高于10日均价线,所以一时还不会构成立即的下杀破坏,但必须注意后续的弱化影响;四是两个指标还没有完全构成明确的“向下交叉”形态,所以多方还有一次反击动作,这一点在昨日已经谈到。

应用《麦氏理论》四个条件分析,20KD指标还在80°高位,没有明确构成向下交叉,尤其是指数还没有跌破10日均价线,20日均价线上扬可以持续,所以会造成一定的推动力量,形成必要的再拉高,所以今日早盘的再拉高就是属于类似的变动。MACD还没有正式的向下交叉,所以还需要再等待明确的信号,通常还需要两天时间,所以本栏在昨天就谈到周五才是最关键时刻,下周五会更明朗,主要原因在此。就因为指数还站上10日均价线,说明多方还有对抗能力,也是后续演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其实这个部份是时间因素,时间周期到了支撑也会因此转弱。

市场会因为两桶油拉高而受到鼓舞或是激励,但如果没有深入的观察量潮的演变,一昧的只是看到指数的拉高而被困惑或是迷惑,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盘势演变的关键,因为总会有一时半刻的瞬间变化,就如风雨交加前的瞬间放晴一样,但这样的好时机会很快过去,接下来伴随的是再度的恶化,那么情况就出现了改变,等于又回到原来的趋势轨道演变,该跌的还是跌。

依据“三点一项”应用,今日属于“低开→低走→走高→拉高”的演变,结果是:“第1种状况不在于后面的拉高,而在于低开低走后的多方反击力量的强与弱,同时在于持续与否的有效状况,基本上等于尽人事听天命的演变”。 观察重点不在于瞬间的拉高,而在于后面的演变,尤其今日是周线演变的一半时间周期,下午盘的收盘结果才是今日最大的影响,要多观察。本栏将过去针对盘势演变进行统计后得到的一个“状况说明”,提供大家参考应用,不能作为绝对的标准 ,不过在过去的统计中发现,如此的验证、论证准确度还是很高,不妨多留意参考。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