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技术性反应出现但力度偏弱
(2012-01-17 11:26: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经过连日来的休整,指数已经顺利回撤到上周一长阳区域,以及20日均价线处。这在上周二长阳推升之后,当时本栏说明要如此压回时,可能并没有获得大多数投资者认可,但今日再来观察现有的指数结构,应该已经让不少投资者产生了180°的大转变。这就是“心随物动”的自然反应,当参照的标的物产生了结构性变动之后,形态的变化自然也会影响到自我成像系统,从而映射出来的未来式结构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前后一周的时空转移所带来的投资者态度变化,是影响行情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股票市场的特性又深刻的折射出了人的本性,涨时贪婪、跌时恐惧。
所以当今天再阐述周一长阳和20日均价线的支撑效应,也一样不容易获得大多数投资者认可,甚至还会有人嗤之一笑,因为已经被周一的再下跌惊吓到了,马上进入较恐惧的跌势思维中,这也是市场特有的规律,惯性跌势是不容易在当前环境下改变的,也不需要改变,因为的确还是长线的跌势环境,而对于如此短周期的结构性变化关系,是否能够恰好抓到上涨的股票,也是难事,所以为何通常这样的环境,大多数投资者是赚不到钱的,大概就是落得个吆喝,赚了指数不赚钱,最后还是灰鼻子土脸的暗自离开。这也是市场的残酷,所以本栏也一直强调,对于风险厌恶者,大可以继续“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悠闲过春节去吧。
而对于偏好风险,又擅长短线波段交易的投资者,那么本栏就会从中短期结构的角度予以阐释存在的短线交易机会,而这就要回到本栏连日来所强调的技术特征,市场回测的技术性低点就要来到上周一长阳区域以及20日均价线处,周一的调整恰好至此,那么就可以顺势低位承接,这可是从上周二之后就一直在强调这样的格局。但也会有如同前面所说明的状况,当到了这里后就会有投资者因为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态度性转移,每一次大动荡都会是如此,此事古难全。但倘若飘忽不定,那么千万不能看到这一刻“果真如此”获得支撑反击后而选择追买,其实风险隐患更大,那么本栏就要提醒您“宁可错过上涨,也不要做错了”。
因为就整体结构而言,即便20日均价线可以实现稳定市场甚至推升指数向上拓展,但是可向上作为的空间实在是有限,至少在初期来看,必然会受制于60日周期的影响和制约,12周均价线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所以并不容易期望市场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那么操作上自然要有所收敛,等待更长周期获得有效扭转。这一点又要追溯本栏之前的阐述,早已经说明量潮的移动扣减关系,这里的压缩量虽然是更利于后续扩增量推升,但是却对60日周期量潮带来隐忧,而这个状况从周三之后就会逐步凸显出来,且接下来大致两周的时间里头都会面临这个困扰。
如此来看,操作上也应该选择主动性避开量能不足所带来的更长周期的压迫。所以就操作上而言,在有限的空间里头,选择短线交易的时间周期也不合适太久,见好就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能等着敌人的炮火。只是这样的操作难度就增大了许多,对于那些缺乏分析方法,没有自己操作模式的投资者,基本上就不合适于交易了,否则早已经有了长线持股的打算,那也不是这样的交易策略了。
总结以上分析,指数恰好回撤到上周一长阳及20日均价线处后,存在技术性的反击行为,这从上周五和本周一,乃至今日早间的变动状况来看,都反应出这样的技术特征,但是也要能够认识到,客观局势并不利于这里大幅度攻坚,而且缩量之后所带来的投资者态度转变,会直接影响到操作行为的选择,所以大家在选择性参与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急于求成,还远远不到砸锅卖铁买股票的时候。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