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四(1月12日)开盘论市:诱多逼空后再杀多洗盘

(2012-01-12 11:45: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非常可惜,因为有点事晚了一些进入办公室所以没有参与到刚刚急速拉高的变化,从我的市场经验中可以感受到多数股民在看到这一段急速拉高时一定会惊呼“太厉害了”!“太强了”!是否真的就如感受呢?如果到了10:30分以后再来检视,也许早上的惊呼又有所改变了。为何一来一往会有如此的不同观感呢?为什么会如此的心情起伏变化呢?很简单,因为你在看着盘,盯着盘看,所以心情已经被牵住,难免会紧随走势的走势而出现高高低低的起伏与感受,也难免会涨的时候惊呼太强了,回跌时会一脸狐疑跌太快了吧!

跟着感觉走、跟着市场的波动走是多数人的通病,而且看到涨就兴奋、振奋,但是看到下跌就一脸难过、无奈,这些是市场心理常常出现的现象,指数瞬间的涨涨跌跌通常就是引发股民心中波动的主因,等于股民心中的喜与悲完全被牵着走,这些状况在过去如此,现在这样,未来也一定如此,所以只有冷静的看待市场的真实状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不会被市场牵着走。如果从成交量分析,你一定知道这两天的大量,尤其是周二上证指数出现高达910亿元的大成交量,这个成交量是20日均量线最低432.9亿元的2倍,说明瞬间的增量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比率条件,它显示瞬间的过热与放大太快。

这样的现象绝对不是好事,不能相信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急速放大。因为在这之前成交量持续萎缩一段很长时间,市场都在担心动能不足,因为成交量持续的萎缩形成交易不热络,形成类似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但在一日之间股市竟然“美丽重现”,似乎立即就恢复光彩,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呢?如果以“股市生了一场重病”来看,就算要复原也需要一些时间,何况经济面的状况不甚理想,加上欧债危机与美国赤字高涨,显然这些问题不会在一日之间就改变,那么为何股市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究竟为什么来的如此之快又急呢?到底在“赶”什么?如此急躁又是为什么?这点反而应该深思。

到底市场会若何感想?这点不是本栏要谈的重点,本栏要说的是:成交量不可能会在一日之间如此大幅度的放大。更重要的是,本栏要特别强调的地方在于,“下跌时缩量表示根本没有多少卖压释放,在拉高回到相同的位置为何需要耗费如此的大成交量”?到底谁在供应筹码?简单的说如此急速拉高到底谁在解套?是为了制造机会给那些人解套呢?还是那些人把握了这个就会大幅度解套?这些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与关键。持续3天增量以后今天进入第4天,用20日均量线来说,它的趋势形态等于在一日之间从原来下跌改变成上涨,说明什么?

一是扣减对比量比较低,因为对比量比较低说明根本就没有足以压制盘势的卖压,那么何须在拉高时如此放大量?二是立即进入超过20日均量线的滚量阶段,而且日成交量瞬间达到20日均量线的2倍,这样的超快速度放大量绝对是急就章的一次走太快的模式,对长期的量潮演变非常不利;三是根据统计得知,在一日之间将20日均量线拉起,一般而言20日均量线上扬到第5天时就会形成一次非常重要的“大调整”,如果第5天是形成长红上扬,那么第6天就会高开低走。倘若第5天留有上引线,那么隔天也会高开后下跌,重点是:还是要回跌,而且以更快的速度跌回来,打回原点。

四是是否可以构成持续的增量达到5天?如果维持5天的增量优势那么多方会因为区域增量后形成更多变数,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上下起伏变动加大,可以形成瞬间的拉高后又会迅速的压低”,不为什么?因为短时间创造的利润太丰厚了,所以必然引发快速的获利了结,这样就造成严重的调整与变动。如果对比区域K线来看,本栏在12月15日出现2180点以后就谈到,区域的震荡第一个时间点会出现在10天欧虎即12月29日是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会在第15天及第20天。从过去统计的情况来看基本如此,估计这次也不会查到那里去,所以这次也正好在第15天后反击,基本状况如此。

任何上涨高位与下跌低位的K线一定会出现类似区域的震荡,而高位区域震荡必然会出现在“三根较长红K线之后”,而下跌时也会出现“三根较长黑K线之后”,因为第一次属于市场拉高后的“定位”,第二次再来测试“可以出现的空间”,第三次通常是考验与测试一起来,主要是反应市场的真实状况,做最后的定夺,一旦出现与原来预期不符就会产生逆转后的反击。因为经过一个阶段的酝酿后就会有如此的条件演变,过去如此、现在一样,为了也不会有太大差异,因为这个就是市场心理使然,每一个阶段出现的环境条件状况不同,但是心理结构是一样,心理反应也都相同,所以真的的分析在心理关系的解读。

这次如此增量是否就会一口气攻上60日均价线呢?本栏已经谈到“当60日均价线没有降低到2317点以前是不可能”,同时日成交量必须持续稳定形成蓄量与滚量达到60日均量线的比率水平后才有此可能,否则根本就不必多说。而且通常在“第一次亲密接触”时都会失败,应该说“当成交量的蓄势不足”第一次根本就不会触及60日均价线,只有蓄量时间超过8个交易日以后才有此机会,这个就是统计后得到的规律。本栏谈这些因素估计多数人看不懂,也不知道讲什么?事实讲的就是市场的一些变化关系与条件演变,如果不知道本栏表达的概念,部份读者提出的说法难免会有“个人观点说明的差距”,这些都不是本栏要表达的事实。

本栏之前谈到,依据20日均量线的萎缩状况推演,估计在本周三20日均量线就会进入426亿元的水平,不管是否接近这个水平量还是已经达到这个标准,只要加上压缩量后的条件推演就可以知道它可以产生的结果,它说明的是:量潮时间周期的演变。但这个演变也是“活性”的,会随着条件改变而改变,例如周一开始增量后就立即形成“对比量”与“对应量”的改变,这个时候就起到“从量变到质变”,那么时间周期的变化也会因此而调整,说明分析的基础条件就是这样,一定要明白以后才可以真正的了解《麦氏理论》。

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是“三波上涨两波下跌”之分,如此归类未免过于简单,虽然本栏在最初的学习与研究中也都是根据道氏理论与波浪理论而获得成长,但在很多论证中已经证明不是几波几浪的问题,所以《麦氏理论》不会去谈浪的级数,虽然也有一些波动的形式,但不应该归类为波数,因为它是市场的自然结构,形成市场自然的解读。重点在于:如何观察量潮的时间周期与空间的变动,这个是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当成交量急速放大的时候也说明巨大变数已经产生,周五一定要更慎重注意行情的调整与调节,务必多一分留心。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