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亮话天窗
亮话天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893
  • 关注人气:1,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二(12月27日)开盘论市:关键时刻正要上演不要错过

(2011-12-27 11:08:54)
标签:

鏉傝皥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市场都会非常好关注昨日出现一次低量的走势,对比相对低量可以回溯到08年12月31日当时的335亿元,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个缩量呢?任何缩量可以解释为流动性不足,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论述,因为流动性不足就会产生交易上的风险,尤其是变现能力降低,过于低迷的成交量只要出现较大的卖出盘就会导致股价很容易就被急速、大幅度的压低,对于大资金来说等于没有用武之地了。当然也因为大资金迟迟没有进场所以才会缩量,所以这个问题反而变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其实它是一体的两面,是关联因素,不能分开单独来看。

股市因为有大资金的投入才会形成活络,会构成人气旺盛的景象,但也因为大资金的投入容易造成上下其手、翻云覆雨,就因为他们来来回回的炒作造成绝大多数的散户亏损,形成高位严重的套牢以后才造成下跌。如果股市的趋势属于可以再上涨,那么资金会再度加码拉高股指,形成一环又一环的走高,反之当发现趋势已经明显改变以后,打资金会退缩得更快,形成不断萎缩后更造成进一步下跌。如此循环演变,没有大资金的投入就没有大行情,但也因为大资金又构成市场无情的掠夺,最后受伤的还是散户,就算大资金本身也并非都可以全身而退,也有不幸亏损者,或是严重亏损。

所以,不是资金大小的问题,是对市场的趋势判断问题;不是大资金就一定会赢利,大资金也可以形成严重的亏损。一般我们总以为大机构因为人才众多、深入研究能力很强、掌握大量资金,又与政策接近,所以他们会占有一定的优势,总以为他们会是最后的赢家。常态状况下的确如此,但在非常态状况之下也会造成严重的亏损,就以今年以来的信托基金公司来说,他们也是亏损累累,几乎全行业是亏损的,原因无他因为股市下跌。再看看券商的自营部的持股也都形成普遍严重的亏损,最后也落得解散组织的下场,原来经纪与承销部还有利润,因为自营部的亏损造成严重的损失。

券商还有一块利润的来源,即融资融券业务的利息收入,可惜这一块无法做大所以也没有成为一块肥肉。不过也算是幸运,至少融资业务的规模没有大幅度放大,没有过度信用扩张,没有因为过高的融资比率造成对股市的伤害。如果依照目前股市的跌幅对比,很明显的结果,融资会造成更大面积的亏损。从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原来不融资至少股价下跌散户还可以不割肉,但因为融资放大资金效应后,一旦跌幅达到一定比率时就会造成必须补交保证金的要求,只要保证金成数不足就会造成被强迫卖出。一般的融资状况还好,如果遇到发现结构型基金放大效应操作就会风险极高。

据个人所知,有一些私募基金通过券商采取类似模式发行,一般都会以放大两倍效应发行基金,等于融资两倍发行,例如自备一个亿,券商协助发行三个亿元的资金,然后委托另一个信托公司代为管理,事实上券商代为发行的两亿资金是通过券商的关系网找来资金,保证利息通常都在6%以上,加上其他的管理费用,只要股价下跌15%就会要求补交保证金。如果无法适时的补齐,信托公司会依照原来的协议卖出持股,如此就会造成严重的亏损,只要触及止损位通常回收的资金已经所剩不多,这个就是私募基金发行最大的风险关键。

当然一旦成功操作,效益也会放大两倍以上,所以是高风险也是高与利润。可惜市场不可为,所以估计这个阶段多数类似的资金都会亏损严重,这样就会导致持有的个股在瞬间被处理。因此近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市场性比较明显的个股,只要出现明显的一根长黑压低后就会极快的加速下跌,而且连续数次杀低知道该基金的持股出清为止,因为都是委由信托公司处理,所以他们在卖出持股时绝对不会手软,几乎都是机械式的处理,因为如果不做这样的处理难以保证亏损不会继续扩大,如果不幸造成严重亏损就说不清楚了。倘若是持有重庆啤酒那么情况就会非常严重,因为根本卖不出去亏损持续扩大。

所以在炒作风险的基本要求下都不会持有一只股票超过20%,但如果因为其中一只股票造成严重下跌拖累这个账户的持股比例,那么另外五只股票也会遭受池鱼之殃,因此常常看到因为其中一只个股下跌以后,为何其他不相关个股也会跟进下跌,主要原因在这里。当市场状况好的时候,自有资金准备充裕,加上随时都可以筹集资金,所以发行一个亿还可以有所准备,但市场状况不好,此时资金调度不易就会造成后面很严重的连带演变,这样的状况一旦发生时根本就无法预料,而且会一路溃败得一塌糊涂,所以这一波行情的演变,估计受伤最严重的将是这一类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也不见得有多好,因为股市下跌造成净值缩水,加上赎回压力也会导致他们必须减持,只要达到一定幅度的减持以后,基金的规模会不断的萎缩,到最后也会结束发行,如此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一轮又一轮的状况演变,形成没完没了。这一切的状况演变主要的因素就在流动性不足,因为即使你不想卖,但因为别人卖出,照样还是下跌,只要你持股就一定也会受到亏损。本来不想卖出但眼看股价一天天下跌,亏损日益严重,最后就会逼使不想卖出的卖出,导致最后严重的下跌,股价当然就一败涂地,这个状况目前正在演变,到底最后的结局会如何呢?没有办法预料,只有看谁可以撑到最后。

谁可以撑到最后将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当然如果这个时候还持有大量现金者未来也一定会是赢家。不过这个时候能有几个会持有现金呢?恐怕答案是明显的。不仅股市如此,商场上估计也都没有多数人持股大量现金,进入年底前第一个要务是资金回收,如果资金回收不顺利也会造成自有资金的周转问题,加上农历年马上到来,多数的生产也会告一段落,如果没有在年底前做好资金回收准备,估计到了下个月也很难挨过春节农历年,这个就是目前的市场状况,也是之前告诉大家的一些非盘面的行为模式,目前正在演变中,也必须留意才是。

其实,到了这一刻以后,不仅是市场紧张,主管市场者也会开始紧张,因为股票市场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特色,如果任由流动性不足延续,那么股票市场将会形成类似“一潭死水”,到那一刻的股市只有更难以补救,最后只有陷入持续的低量低位修整知道自然的沉淀。不过以本栏的市场经验感受来说,通常到这一刻时,市场会出现政策上的应急与补救措施,通常也会在这一刻出现了很多原来不会出台的一些信息,一些有利于缓和市场人心与人气的信息,通常在这一刻会有对策产生。

不是期待政策,而是政策常常就在这一刻开始改变,即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就如我们在电影里头常常看到的桥段、情景一样,好人将坏人打的差不多以后警察出现了,一般状况之下应该就会如此,从08年4月23日晚上的利好,及08年9月18日的利好类似,到了08年11月9日一样是如此演变,这次是否如此呢?不知道,如果这一切是有规律的话应该如此,因为市场自然平衡的力量本来就是如此,每一个动作都会相对应的回应,所以在最坏的阶段就会否极泰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