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一(12月26日)开盘论市:关键时候即将到来。

(2011-12-26 11:18: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本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周,本周是今年最后 一周,是今年的结束,集合了年线、季线、月线、周线等的收盘,等于今年一年的结束,如果从趋势的演变与结构来看,今年收黑已经是事实,而且是无法改变的事 实。去年收盘时2808.08点,以目前的指数2192点来谈,是下跌615点,下跌比率是21.91%,几乎已经成为事实的下跌趋势与黑K线状况已经不 可能改变。如果说要有奇迹,是否有可能在这一周出现大涨,而且涨幅超过22%的呢?只要是正常人几乎都不可能认为会有这样的可能,所以如果真要形成大涨而 形成今年收红改变,除了奇迹之外已经没有其他可能,看来还真的很糟糕呀!

如果从年K线推导观察与判断,是否这次的下跌会回到08年的收盘 1820.81点呢?如果从年K线的演变来看,这个趋势的发展几乎没有办法避免,唯一可以期待的是回探2000年收盘的2073.47点,这个点位将是未 来观察多方是否支撑很重要的一个重点观察,如果这个点位无法构成有效的支撑,那么形成再压低就有巨大的机会来到1820点,所以真正的关键在2073点, 不是1820点。如果从量潮的推导,尤其以中短期均量线的条件观察,20日均量线降低到500亿元以下,这是从06年增量以来后的低量水平,只要未来的 60、120日均量线也降低到类似的水平,那么将会是一次大底的完成。

即如果从量潮演变的角度来观察,依据目前的量潮演变推导,倘若依照目 前的水平量衍生,只要34个交易日后60日均量线将进入500亿元的低水平量阶段,这个时候盘势的演变将对多方更为有利,因为进入极为低量的阶段,对多方 来说只有更有利没有不利。以时间推导等于到二月中下旬以后整体盘势将会出现一次明显的大底部区域量的转变,到那个时候对多方将更为有利。当然,依据量潮的 推演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条件是不能再度出现极度缩量或是持续的萎缩量,例如日成交量缩小到低于400亿元以下,否则压缩量的时间周期又会推迟。就以08年那 一段缩量为例,如果真有机会形成如此的缩量,后面创造的机会更大。

就算时间再度延迟拉长,对多方再形成的伤害依据不大,等于到那个时候形成 了跌也跌不多,再掼压也难以再大跌,心理上或是心态上形成已经麻木了,到时候会构成了类似已经灰心失望到绝望的地步,有一种“随它去吧”的心态,要怎么跌 就怎么跌。此时最大的差异在于“哀莫大于心死”,这个时候也是一次自然见底后准备反击的阶段,是市场真正地步出现的时刻。通常这个时候市场都不再动心,已 经不再过问,说明市场真正到了已经“不闻不问、不理不睬”的主要阶段,股市也就从这里“起死回生”。

这个阶段不管多方是“意图反弹、试图反 弹、酝酿反弹”,或是形成“瞬间急速拉高的反弹”,不管是那一种状况,说穿了还是属于反弹的格局。本栏要再度强调,只要无法形成10日均量线扭转,也没有 构成10日均量线向上交叉20日均量线,然后构成指数站上10日均价线,多方的反击还是无济于事,因为类似这样的反弹通常也会在期待中落幕,等于多方很难 掌握绝对的优势持续酝酿,反弹还是反弹,所有反弹最后还是要下跌,这个才是盘势最大的差异所在,目前的情况的确如此,还没有走出来,也没有到完整绝对的扭 转与改变。

虽然在分线的条件下出现初步的反击对抗能力,但毕竟都是俗语短波段的变化而已,还没有达到可以构成“起死回生”的趋势改变,等于 盘势的酝酿会持续与延伸,至于延伸到那种阶段呢?一时还说不清楚,因为只要没有看到真实意义上的增量改变,那么多方就没有机会构成持续有利的突破与改变。 这个部份状况在一个多月以前本栏谈到外资机构的结算通常会集中在12月21日之前完成,本国机构会做到最后一天。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今年的所有努力早已经 泡汤,多方最后的寄托与希望已经破灭,所以本周不应该有所期待才对。

如果从条件观察,采取较为积极的主动压低会促使盘势更快现形,更快触底 后回升。采取越快的方式进行可以更快的完成后续的演变,如果始终一厢情愿的来来回回波动,最后也只有一最不好的状况落寞收场,如此一来,今年最后一周的酝 酿也会失败,对多方来说最后也只有沦为“不堪回首”。是否多方就如此脆弱呢?也不尽然,因为到了一个最重要关键时刻总会有一些很特殊的状况演变,尤其是政 策的倾斜,事实上说明的是“市场已经承受不起”,政策上也必须适度关照一下,否则会一败涂地,所以进入关键时刻通常也会有一些救急动作产生,估计这一周也 会类似如此。

请留意周三下半周的变化,对方采取起身对抗的一次动作,只是来自于政策力量的灌注加上市场瞬间的发力,对趋势的改变无益,但对 市场人气会产生一定的、起码的影响,尤其是众多基金必须在最后一周积极的作家拉高,否则将会非常难看的收场。这一点相信主管机构的有关人士一定会高度重 视,因为如果连自己身边的重要支持力量都会出现影响而信心动摇,那么到那个时候再来补救就会为时已晚。虽然必须先照顾实体经济而暂时忽略虚拟经济,但到了 最后关头还是要适时拉一把,否则后果难料。虽然不是要谈政策,但很时候在最紧要关头总会出现类似“调和鼎鼐”的动作,试看看,不妨如此想一想。

注 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 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 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