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2月23日)开盘论市:积极向2224点突破
(2011-12-23 11:33: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对于今天盘势的变动可以感受到市场出现一股“相当稳定的走势”,这个状况到底说明说明?这个力量到底从何而来?必须先了解、体会与感受这个状况以后就可以时刻知道后面的变动。虽然还不能确定最后的真正状况,但从走势的演变观察,多方只要突破昨日的高点就可以进入后续的走强。不过这一刻还是欠缺明显的增量动作,如果只是一时的稳定而没有伴随增量,很难相信多方可以形成持续的跟进。
在本栏的分析中只会依据《麦氏理论》的量潮结构加以推导盘势的演变,不会在意任何理论之外的其他因素。不是不重视,而是没有一个可以加以推导应用的准绳,因为任何政策面的解读通常都是言人人殊,即使出现消息面的助益,往往最后的结果都难以满足原来最初的期待,最后都是形成事与愿违。例如10月10日宣布汇金公司买入四大商行,从过去的动作来看,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直接投入买股票,市场一定会“买账”给面子,果然第二天是高开直接越过10日均价线,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以黑盘作收,出乎市场的预料之外,当时本栏也特别针对这个事加以说明,尤其强调多方有绝对的反击能力。
当时从量潮的优势条件加以说明谈到,多方也可以在隔天再度表态后拉高,只要越过10月11日的开盘就可以形成一定的强度再发力,后来还真的出现如此的走势倾向,说明政策释放的消息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关联影响,不是完全没有影响。但政策消息终究还是要回到盘面事实来看论证,当趋势无法形成有效改变,仅仅凭一时的消息面是难以抵挡原来的趋势下跌,所以才构成了后面的再下跌,形成再创新低的趋势发展。对比当时的20日均量线已经进入第一次低位量567亿元,可以形成初步稳定后再发力,所以经过10个交易日修整后再10月24日再度发力,此时多方伴随量潮的滚动形成一定的优势再上涨。
类似上涨的要件很重要的是因为增量,只有持续的增量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扭转,如果无法增量,而且持续增量,任何的强势最后还是会落入“力度不足”的遗憾,所以虽然11月2日指数已经突破60日均价线,但经过8天以上的修整最后还是因为缩量而告失败收场,所以重点在成交量,如果成交量无法形成有效的释放最后都无法延续,也难以持续,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所在。最怕的一个状况是:原来上方的卖压都无法获得有效的化解,如今又加上从低位上涨后累积的获利盘卖出,如此新旧卖压一起释放,多方当然难以抵挡压制,所以运行到11月16日出现再度的中长黑下跌。
原来短多的反击看起来似乎不错,但因为这一根中长黑的掼压后再度引发市场的疑虑,最后形成跌破中心颈线11月11日的2481点后加速掼压,也轻易的跌破了20日均价线,形成新一轮的再下跌,这个状况说明因为量潮跟进的动作不强无法有效化解上方的卖压,最后多方还是只有认输,这一个认输形成的新旧卖压一涌而上,最后只有再度的创新低,一再的破底。此时就不是一道道利好消息可以阻挡下跌,因为必须让原来的卖压释放后,形成新的资金投入才有可能构成有效的扭转反击,如果无法促使市场重拾信心,利好反而形成市场“最佳卖出时机的创造”,等于“跌势中出现利好是最好的卖出时机”,这样就得不偿失。
偏偏过去两周出现的状况就是如此,尽管“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可以买入股票的呼声是如此明确,但市场似乎已经陷入“狼来了”似的,深怕又受到再度的伤害,这个行为模式说明市场本身原来非常期待,但又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理矛盾油然而生,最重要的是这一次政策仅仅只是“初试啼声”,或是“牛刀小试”而已,没有明显的大部队的进场,连类似“国家队的股票”都闷不吭声,当然会引起市场的疑窦,难免会对这个问题有看法,也会起疑心,这样的状况当然无法起到吸引市场投入,然后构成众志成城式的立马改变,所以才有后续的演变产生。
政策一定要积极表态,最好的表态就是急拉一只股作为号召,等于要号召市场跟进就必须身体力行,如果主要的“政策股”都不涨,试问市场其他二线股或是人气股能够改变市场趋势吗?当然不可能的呀!所以必须有政策股来号召。远的不说,就以7月29日这一天的的中信银行为例子,当时它可以动用8.23亿元在一个小时内急拉涨停,如果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也采取如此的操作动作,还怕市场不会因此跟进吗?这个就是决心的问题。如果这一刻强拉中国石油呢?是否有起到马首是瞻的作用呢?是否可以号召市场积极跟进呢?这个就要看八方的解读了,因为过去经验观察,从来都不是它。
因为从来就不是“共主”而要求它成为共主的确有点困难,说得白一点是:市场的民意基础都没有,民意都不认同,尽管你是老大,是“国企的长子”,也只有“不屑一顾”而已,甚至于会“鸟都不鸟你”,因为过去有太多不名誉的事发生在刺骨身上,如今告诉我们它已经是“浪子回头”,试问谁愿意相信它呢?因为市场伤不起呀!所以本栏要说的是,如果以两桶油来号召,本栏还是要打个问号,可以走多久?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一刻如果不拉抬这些股,也不容易找到新的共主,必须跟市场表个态,实在没有其他可以选择余地了,如果不选它已经找不到其他可以选择,只有勉为其难接受吧!先稳定盘势后再说如何?
真可怜,市场竟然陷入这样的情境,如果依照市场趋势的发展与演变,如果真有这样的事还不如“归去”。不过想一想,对股市真的难以割舍呀!又爱又怕受伤害,还能怎样呢?虽不愿相信它可以,但也只有其他选择只有默认与接受,是无计可施的选择呀!曾几何时市场变成这个样子?竟然抬不起头来了,这样不是任由“长子”予取予求了吗?问题是:就算不想这样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呢?别无他途就别想太多,逆来顺受吧!至少先稳一稳好过完全不稳呀!不是吗?
今日收周线,对周线趋势来看,多方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如果真要反击,至少要拉屎上周的收盘2224点,即上周收盘点的争夺。但就算是越过了又如何呢?也不能证明多方已经有效的抢占制高点,还是在原来的趋势下跌中呀!就算再强一些也就回到2317点,又能如何突破呢?如果不从增量的稳定后散发,只是借由指数的拉高,还是很难形成一次有力量的反扑呀!不过只要稳定后攻坚再补量上涨还是有可为,那么就相信20日均量线降低到526亿元以后就行的“救赎”、“生死存亡”式的反扑,的确伤太深了。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