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2月5日)开盘论市:多与空易位,平衡改变的开始
(2011-12-05 11:42:0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如果依据本栏的经验与历练作为依据选择,本栏一定会根据《麦氏理论》的量潮分析体系作为基础,进行任何一次的分析与判断及操作应用,因为从过去的统计中告诉我们,只有依循一个体系进行“长期长效”的应用,最终都会被证明为最有效益,而且结果非常好。一般的股民通常都会看到不同状况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模式,从选择上看起来似乎会认为这样的灵活应用非常好,但最终都因为无法克服自己心理层面的不稳定而造成失败,倒过来会责怪技术分析的战术不对或是不好才是导致失败的原因,其实不然,重点还是在自身的心智成熟问题上。
只要依据一定模式设定操作,依据原来的设定彻底执行,要做到一成不变,而且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这样才可以做到争取长时间的运作,进行长期效益的争取,如此才有形成自成一格、自成一套的体系模式,才有战胜市场的机会。如果始终都是变来变去,难免会因小失大,也会在不断的怀疑与论证中错失很多机会的把握。最好的应用模式只有趋势的判断原则,先根据量潮的趋势判断然后再回到价格上观察和,只要量潮趋势还是属于下跌趋势,那么多方就没有办法形成有效的改变。
例如目前的120日均量线还是下跌趋势,等于趋势的下跌还是非常明显,只是今日“较低量潮”的扣减形成“量压”比较不明显,或是量压的释放不甚严重,但还是会有量压。因此,盘面上常常看到,也可以直接感受到似乎没有什么明显卖压,好像卖压也获得释放,但常常在一瞬间又出现指数的下跌,始终形成来来回回震荡的格局,多方还是没有走出类似的阴影,何时才可以克服与改变呢?这个状况最大的改变在于进入较低量潮的扣减,但还没有进入到足以改变的阶段,所以难免形成指数在一定区域内来来回回的波动修整与变化,这个状况一时之间还无法形成大开大阖的改变,所以必须多一点时间等待。
市场都怕下跌,但这一刻的下跌对趋势平衡的改变时一个重要的倾向,及如果在这里出现一次巨大、严重的再掼压,原来释放的卖压就已经不重,如何可以构成大幅度、大面积的加速、加重掼压呢?因此,如果这个时候出现如此的下跌,它也仅仅只是一时半刻的变动,形成类似不合理的跌势与跌幅,因为“超过应有的平衡条件”,所以即使跌破原来的最低收盘,或是最低点,多方也会形成一次“意外”的、“出奇不意”的瞬间反击,而且压得更低就弹得越快,这个状况是这个阶段中会发生的结果,但一般上都没有注意与忽略了其构成的前因后果关系。
多方如果要改变长期量潮趋势的下压,唯一的也是只有一个选择的是回到60日均量线的修整与改变,如果这个部份无法做到进一步的调整,那么多方还是很难进一步有效扭转原来的劣势,此时就应该回归到一个中长期的区域形成“时间与空间”的观察及判断,这是非常必要的选择。以目前盘势的变化,从9月5日至今已经达到60个交易日,等于说明从今天开始多方在“区域的时间修整”到了,接下来将是“空间的争夺与确认”,只要这个部份掌握了一定的优势以后,多方就可以加以“抗衡”,只要出现明显的抗衡多方就有初步稳定的机会。
这个状况就是本栏谈到12月5日之后开始出现类似变化的主要原因,但这个部份的基础还是来自于量潮的结构,等于目前量潮结构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扭转,因此多方这个时候也还无法形成优势加以对抗,只有等到时间的延长对抗,也等于后面的时间演变将是一次很重要的改变。一定要注意的是当时间修整完成或是区域的调整完成,接下来就会形成价格空间的争夺,此时进入空间争夺中非常关键的时刻,到底多方俱有什么状况的调整与改变呢?基本上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变化,一是即使跌下去再下跌空间不大,多方会立刻回补而修整,其次是需要一次中长红的反击确认。
主要原因是20日均量线在第一次出现567亿元见底后开始拉高,目前进入第二个阶段的回调缩量测试支撑,第一个要认定的是20日均量线不会再出现更低的均量线,其次是围绕在逐日降低的60日均量线等待增量,只要维持持续的增量就可以开始改变。如果不会持续的增量呢?那么多方也只有依循一个区域进行进一步的修整后才有下一次的反击,但这样的修整等于是逐日的盘低后瞬间快速反击,只要出现类似的动作就告诉我们第二个低点的对抗形成,注意这个变化吧!从今天开始将逐日明显,本周将开始呈现类似的状况。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