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好事多磨,2317如期反击。
(2011-12-01 10:07: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周三指数大幅度回落时,全市场都在满地找理由,硬是把矛头指向国际板;而早上又看到各大网站马上转向,将全球六大央行的联合行动视为重大利好,也寄望于A 股能够向欧美市场一样,大幅度反击上涨。这真是墙头草了。而关注本栏分析的投资者,一定要清楚明白,不要被这些外在的消息牵着鼻子走,不然永远都摆脱不了患得患失的不良习性。
持续关注本栏分析的朋友,应该要明白即使没有这些利空与利多的因素,市场同样会如此变动,自11月16日下跌之后,本栏就阐述指数要向2317点处回撤,就这一趋向性移动关系来看,显然周三的下跌,是完全可以避开的,而不至于在向2317点回落的过程中,因为幅度过大而找寻各种利空消息来解释下跌。
同样的状况,当能够建立起来2317点的分析基础,那么也就不会因为看到所谓的利好消息而格外欣喜,本身在技术结构上就具备在2317点处组织反击的条件。而周三恰好向下回落至2319点后便止跌回稳,虽然没有表现出较强的反攻势头,但是最后一个小时的稳定还是凸显了2317点处的市场基础。
以此来看待,那么就可以更趋于理性的看待在2317点处的市场行为,而不会仅仅凭借外在的力量来干扰市场。从全球六大央行的联合行动到欧美市场的大幅度上涨,也的确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这对于A股市场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但是应该要能够从A股自身客观的结构上来认识趋势行为的发展,而不能单凭一些消息就可以改变原有的趋势发展。
即便美欧市场有意提高流动性来缓解金融市场的压力并刺激经济复苏,但是同样会面临着趋势性的跌势,而难以持续推进,也需要进行技术性的整固之后,才可望确立有效的上涨基础,而在这期间里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都会受到现有的跌势环境影响和制约。
回到A股市场来看,就更加难以支持因为一些利好的刺激而改变跌势。就周K线而言,显然要想真正确立涨势,至少都需要能够扭转12周均价线的移动趋势。以本周来看,要把指数推升到2528点之上才可以扭转12周均价线的移动趋势。若以当前指数来看,也还需要2-3周之后,才会更加明朗。
所以就当前的结构特征考量,还是会面临趋势性的跌势影响,虽然反击可以对结构性的改善有帮助,但是需要时间来逐步累积,而且24周均价线在未来12周以内都要扣减2500点以上的指数区域,而24周均价线已经向下移动到2550点处(该点随行情变化而变动),并且还会继续向下移动,很快就会低至2500点以下。通常在跌势格局下,当扣减的点位高过均价线所在的位置,那么均价线就会构成趋势性压力。所以24周均价线也已经会产生较大的阻碍和制约。
将这个条件结合 12周均价线一起考量,那么显然在没有确立可以扭转这两条均价线的移动趋势之前,还是要以反弹行为来看待任何形式的上涨。早前和大家探讨过,要想确立有效的多头涨势格局,最起码要看到6、12和24周均价线的同步向上的多头格局,显然要满足这个条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整理。周K线的不良结构,本栏连日来探讨过很多次,今天再如此说明,主要还是提醒大家认清楚客观的长线趋势,而不要因为一时的涨跌,忽视了主导趋势发展的基础。
再从日K线的结构上来看看,如果不考虑欧美市场的影响,以及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我相信大家都会惧怕周三的长阴k线,至少在结构上所产生的破坏性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而如此就不适宜短时间内就可以收复失地。但一夜之后,却发现外面天亮了,或许会受到这些消息的刺激而有所改变,但是即便如此,大家也要能够清楚,周三下杀之后,不仅仅在K线结构上产生不良的特征,而且也增强了各均价线的趋势性压力。
所以即便今日反击上涨,但是能够改变20日均价线的移动趋势吗?不能;能够改变60日均价线的移动趋势吗?也不能。而更长周期的120日均价线,更是还需要很长时间的下跌。如此观察日K线的形态,显然还是无法改变五雷轰顶的跌势格局,所以要想借助一次反击就能够扭转趋势发展,显然是不合适的。
通过以上分析,显然在这里还是需要谨慎小心的,虽然是恰好在2317处出现如此势头,但是并不能将之作为止跌回升的基础。而且将周、日K线结构放在一起考量,不仅仅不能够对反击寄予厚望,更是要能够借助如此行为来合理调节持股。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反复波动,而给各周期的改善奠定基础,也更加确立了本栏早早阐述的时间节点,通过这些时间周期的掌握结合政策上的偏暖,也逐步趋于更为有利的环境。
所以对于当前的局势,也要能够辩证的看待,既要认识到客观结构会产生的制约,也要能够认识到止跌回稳对各周期移动趋势改善的有利形势。那么在操作上,就要能够从长线的基础上来挖掘和布局,选择那些已经确立多头类型的个股,特别是经过长期下跌之后重新确立多头涨势的股票,缩量修整还可以继续上涨。12月5日,渐行渐近,技术条件的改善,也将会有助于12月中下旬对中短期结构的扭转,早作准备,掌握先机。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