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二(11月29日)开盘论市:时间共振与平衡改变出现

(2011-11-29 11:24: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任何因为外力的激励而形成的上涨,通常都会因为基础的不同而出现后续的变化,即每一个市场有自身的问题,每一个市场都有其不同时间阶段的运行规律,A股在 之前领先全球股市下跌,当国内外股市下跌时它已经不再下跌,或是跌幅相对降低,是否会因为跌幅减弱,或是一时跌不下去,当国内外股市纷纷上涨的时候,A股 会起而效尤呢?这个时候是一次最重要的考验,不仅考验A股市场将何去何从?尤其是连续六个交易日缩量之后的变化,这一刻尤为重要,等于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关 键中的关键,因为如果可以从这里出现一次增量后奋力出击,那么A股的趋势会因此产生改变。

就算没有适时增量拉高,只要出现明显的对抗也可以视为多 方对抗能力的增强,只要形成低位的垫高后稳定,也可以形成一次较为重要的反击特征,这个就是今日初始开盘后的观察重点,也是今日开盘30分钟内最重要的一 个观察。必须特别强调的是:市场对这个阶段的缩量如何解读?经过如此长周期的区域震荡横盘,尤其是从10月10日20日均量线见低后开始上扬,从567亿 元扩大到850亿元,是低位量增加了1.5倍,然后进入修整。在过去的统计中说明,只要20日均量线增加达到1.382倍之后就会出现震荡后的修整,其中 两个很重要的关键,一是准备与60日均量线交汇,二是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干扰。

当中短期均量线从低量扩增后到达到中长期的水平,等于从 中短期向中长期延伸,这时候就会进入中长期的均量线趋势改变,也是中短期的扩增后的必然动作,这样就可以形成以中短期为基础的稳定格局,只要构成一定时间 周期与空间的掌握,等于区域的修整就会完成,那么中短期的推进后可以成功的进入到中长期推进的改变。可惜后继乏力,因为缩量形成多方再度的下探,如果因为 反击中增量形成新区域的套牢,而不是因为新区域的换手后稳定,那么再度的下杀会自然发生,此时的缩量就会使另一次循环改变的开始。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筹码锁 定的显现,那么会因为筹码已经获得归属而缩量,如此会形成一定的稳定量。

这个状况说明不管是第一种或是第二种都是一次稳定的象征,因为本 次的反弹如果以20日均量线来说,形成1.5倍的增量事实上已经达到中长多的增量水平,等于开始进入中长期的扭转,只是在阶段性的震荡变化中多方始终出现 的是犹豫不决、拿捏不定,似乎想上攻又担心后继乏力,要退守又有点不甘心,所以难免会出现进退维谷、举棋不定的操作态势,连带也影响了市场跟进的信心,如 此当然会形成急速缩量的态势,也等于影响了后面再发力的良机。如果这样的修正是持续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捩点,那么如此的急速缩量将会是后续一次重要的 转变特征,此时留给市场的,或是给予多方的将是一次很好的时机等待。

等待什么好时机呢?从缩量的时间周期结构来看,缩量5天可以视为一次 市场的测试,但是如果持续形成第二次循环的5天,那么多方将会因此进入一次稳定的特征与象征,此时多方的优势将会开始展现,等于多方将开始形成逐步、逐日 的增强对抗能力,也可以视为“跌无可跌、跌不下去”的特征,因为经过10个交易日都依然是如此的缩量,如果还认为市场不稳定那么将会错误的解读这个缩量的 意义,等于多方将会在这个缩量中走出一次有效的对抗,只要进一步发力以后就会有所改变,而且将形成非比寻常的改变,因为经过持续的缩量测试以后几乎可以宣 告底部形成。

目前市场还无法形成诸如此类的解读与共识,市场更多解读或是更在乎的是缩量代表市场人气不足,缩量代表的是上攻乏力,但孰优 孰劣?谁对谁错?往往都是经过事后验证才知道,只是如何把握先机呢?先机如何验证?先机又在哪里?这个就是理论优势最佳应用与解读的时刻。非常重要的关键 时刻,必须做出一个正确的研判与选择,选对了等于把握了先机;选错了等于错过了最佳时机。如果只是一次的修正调整,可以错过一次不要错过第二次,还可以补 救看你的错误,但绝对不能一错再错,一路错到底,否则就没有转圜余地啦!

这一刻正是《麦氏理论》发挥量潮研判很重要的关键时刻,尤其是 11月份剩下最后两个交易日,本周跨月收盘,然后进入年度最后一个月,这个时序会对市场产生如何的影响?很多时候绝对不是用观感可以解释,更多的是从时间 与空间的应用,同时加上量与价的“共振”可以论证,就如本栏一再强调12月5日,这一天将是一次量与价的平衡改变的开始,敬请拭目以待。

注 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 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 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