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1月22日)开盘论市:等待见证大底完成。
(2011-11-22 11:16: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本周将是对多方一个非常严苛考验的阶段,如果只是看到目前指数的涨涨跌跌而忽视趋势与结构的逐步改变,将很难把握与解读市场的趋势演变,因此重要的条件判断依据与趋势结构的理解是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选择。如果以成交量作为基础加以推演,解答近期的“再缩量”成为关键中的关键,无形中它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关键关系,是一般市场分析很容易忽视与犯错的关系应用。如果仅仅只是关注量潮的增与减的简单应用解读,当然找不到它的关键关系,尤其量潮演绎的来龙去脉、延续关系,将决定后面非常重要的趋势变化,目前形成的“时间与空间”变化中一次重要的平衡改变的酝酿,也是下一个阶段很重要的一个开始。
上面谈到的一个趋势演变将会在未来两周内加以论证,但是这一刻本栏如此的说明与推演,如果只是作为一般的文字阅读,估计很多人无法真正体会与感受内容要表达的思路,而且一定会错失本栏强调与说明的关键条件,如此后面更大的转变,或是可能创造的机会也将会一并错过。这个阶段一定要重视两个主要的思路,一是时间与空间的问题,二是前段时间缩量后进入第二个阶段“再缩量”的演变。
时间周期的推演是股票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如果时间周期掌握好可以做到重要时机的把握,所以一定要把握最佳的时机做最好的操作选择,如此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操作效果。当时间周期完成以后,空间的问题自然就轻松的展现,等于一切完成的关键在于时间。当时间周期完成后就会出现空间的变化,如果要前早时间完成就必须抢占空间,此时当然要付出更多量潮的投入与滚动,等于必须出现“以量破价”的推动后才有进一步的空间占领。如果依照市场的自然波动,不刻意的扭转或是扭曲空间的变化,那么时间的运行也会自然的水到渠成,到时候时间周期到了就会自然生成价格的上涨,形成另一种条件与趋势的变化。
过去统计中可以轻易得感受到这些状况的演变,因此时间周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当时间到了以后多空的条件与因素也会随之改变,这个时候必须将关注重点从时间周期转移到空间幅度的关注,也就等于这个时候更要重视股价的变动,因为股价的“抢占空间”随时会发生,用一句简单的语言形容即“瞬间就会出现价格的大涨”。这个转变与条件变化是这个阶段很重要的倾向,也是我们要加以关注的重点,完成时间与空间转变的一个关键就在于后续的动能支持,只有持续不断的动能改变,或是新资金的投入才会构成后续源源不断的变化,这个就是关键重点。
说得直白一点等于“万事俱备”就等“东方”,何时出现“东方”呢?这个部份牵涉的是市场信心问题,当市场信心出现甚至于涌现时,后续的爆发力也会因此而出现。此时如何看待昨日的缩量呢?如果依照趋势的演变,倘若持续的缩量的确会造成另一个阶段的量压影响,也会造成进一步的价格调整,但也因为缩量即使价格调整也不会出现太大幅度的改变。也许在个股上会有个别认赔动作的出现,但从大体条件推导,多方还是可以坚守在某一个基础条件而屹立不倒,此时的缩量是另一个层面的解读,也可以视为筹码的稳定。
如果出现持续一个阶段例如超过10个交易日的稳定缩量,或是持续缩量,或是出现达到20个交易日的缩量,整个盘势会因为持续一个阶段的缩量以后造成或是形成底部周期量潮的完成,到那个时候才是最真实的“长期缩量形成的稳定阶段”,只要周期时间拉长构成的结构调整与改变就更加明显,到时候形成的多方也会渐入佳境,形成逐步的区域形态改变,进而出现“长期大底”的完成,也等于说明“再也跌不下去”的长期底。是否这次的状况会如此呢?从初步的条件来看目前还无法证明,但拉长时间以后就会逐步的看到成果,后面需要论证与检验。
这个阶段将是论证A股市场是否已经进入一个大周期的底部特征时刻,这个时候的任何一次的“再缩量”是一次很重要的检验,市场会解释为“下跌动能不足”、“没有做空力量”、“不愿意杀低”等等,不管是那一种状况,总之来到这个阶段很重要的一个检验与观察就在于“权重股及大盘股”的动向,尤其是四大商行、两桶油加上三只保险股,在近期这些股的动向已经清楚表明政策的倾向,而且可以清楚的看到政策的铺垫与布局,更重要的是如何解读“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这个说明什么?值得深思。
如果以《麦氏理论》的量潮趋势解读,显然目前的缩量形成趋势的下移对多方是不利的,但也因为再度缩量也会构成第二个阶段的低量,等于将区域时间拉长可以感受到第二个阶段的缩量后形成的变化,等于如果这个阶段出现超过10天以上周期再度缩量,将确认这个阶段缩量后的低位与底部的特征,也是从大量之后进入小量到低量,最后形成的底部量形态的特征完成。是否会有这样的发展与演变呢?未来两周内将是一次很重要的检验,让我们来等待这一刻的完成,只要确认大底形态完成以后,A股从这个阶段的反击也会非比寻常呀!这个时候就是大机会的到来。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