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二(10月25日)开盘论市:时间周期酝酿中。

(2011-10-25 10:28:36)
标签: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市场习惯从涨与跌的结果来论述隔日的行情演变,所以周一上涨后基本上市场的解读都会倾向看好来说明,所以这样的看涨与看跌并非从分析条件上说明,多数都是用感觉来观察,所以难免会因为上涨的结果而看涨,也会因为下跌而看跌,这是人性使然,但重点在于你自身的判断与应用,不管任何人的任何分析,终究只是一个他个人的观点,不应该成为你决定操作与否的唯一选择,所以还是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操作模式,只要依据这个设定模式长久以往,才会完成最终的设定目标与要求。

如果要完整的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走势变化,从过去的众多历史记录来看根本就没有,因为不一样的条件产生不同的周期结果,每一次都不同状况,所以在不同的基础底下难以用同一个模式看待,所以如果简单的说这些就是“历史的重复”基本上是错误的,只能说在操作心理层面上有很多类似的状况一再上演,但无法从操作结果对比找到同样的例子状况,因此不同时间周期产生的趋势形态演变,要应用不同周期的状况加以解读,所以股市本身有很多“变数”,但也有它本身的“不变”,变数在于市场的状况调整而变,不变在于市场心理状况不变,趋势应用与判断不变。

例如当市场在下跌时通常会因为下跌而看得更坏,这个现象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会如此,所以从市场的心理变化来看应该要如此看待。因此当2319点跌破以后会一步步看得更低,这个是市场心理因素造成,人性使然。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股市从来就不是一个大数法则,绝对不是顺从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思路,反而因为与众不同反而是“对”,从众心理最后都被证明是“错”。因为股市是一个博弈过程,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会亏损,如果选择站在多数人的对面,往往都是最后的获利者,就如这个阶段的选择一样。

如果你知道从量潮趋势观察后进行选择,就可以针对市场真实的心理状况进行解读,如此可以更加完整的掌握最后的真实结果与状况,举例从区域量潮的角度观察,当前期“大量”发生以后会在日后构成量压,再过去本栏的统计上常常告诉我们结果就是如此。而前期大量需要进行多长的时间周期后才会产生一定的量压呢?这个状况必须从不同时间周期加以推演才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推导论述,不同时间周期有其不同的应用模式与标注,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三个时间周期,即以120天时间周期作为长线趋势的基础论述,日后再回到60天时间周期加以推导研判,但在应用上一定是以20天时间周期为主。

以120天的历史最高量潮推演,1624亿元是量潮一个很重要的历史门槛,当然可以结合不同周期的高位加以应用,但大体上的说明应该如此。所以当120日均量线进入一半812亿元的水平时,也是一次长期均量线趋势的变化关键。到周一已经进入849亿元,说明长期趋势的萎缩量继续进行与演绎,已经快接近一半的低位水平。如果以这阶段的1577及1236亿元作为一个近期的推导判断,0.618的比率分别是974亿元及763亿元,一半分别是788.5亿元及618元,可以将前这两个水平视为一个过程的变化参考,将后面的两个水平视为历史“阶段低位水平”的参考。

目前进入849亿元,如果要据此认定已经见低或是见底显然还不能过于草率,毕竟所有条件都不俱备也不完整,所以还有待“一定时间周期变化完成后加以论断”。那么一定时间周期是多少呢?第一个当然是“扣减高量潮区域”的时间周期循环,其次是进入120天的时间周期变化,即从最高点位折返后进入长达120天时间周期的演变。这个说明的是时间周期的考验后产生的变化,只要依据这个状况加以应用,然后再配合其他两个短周期的均量线应用,及重要的是“三线鼎立”的配合应用,基本上就可以探寻到“一定时间周期的演变”,只要找到“时间共振”就可以认定。

例如本次120与60日均量线的时间共振在10月21日,所以设定这一天作为长期与中长期的最后变化结果,然后应用到20日均量线的时间周期对比,从10月10日出现567亿元的低位量后的逐步上扬,也说明低位区域缩量已经到了。因为长期时间完成所以再怎么不堪的盘势也有跌不下去的现象,即使会下跌也下杀不多,这样就构成跌不下去后一定会反击。初步在于如何增量后持续?或是何时增量后持续?当一个极度弱势的市场时,这个增量的时机会逐日延后,例如一般在20日均量线见低后翻扬开始的20天周期内都属于逐日强势,但持续延续或是延缓,也只是再度抑制而已。

这个时候是市场信心的考验问题,但也因为这样,在这个时间段内的个股会开始出现此起彼落、风起云涌,知道大盘股、权重股苏醒后形成一次成功的突击,等于由权重股的拉升证实低位或是底部的完成,这样就构成后面源源不断的反击持续。等于初期的上涨只是一步步的蚕食鲸吞,等到时机成熟以后就一步到位的急速拉高,这样就形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时也会突然之间原来的利空消息一扫而空,之后代之而起的是逐步强势扭转,此时就构成挡不住的上涨,几乎每一次从低位上涨都是如此的演变,这个才是“一模一样”的重复状况,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

本次是否如此呢?从10月10日已经开始,只是这一天之后可以持续增量,但也没有“再见低量”,当它进入10天后,第二个10天就从昨日开始,所以昨日的上涨也等于说明后面会形成逐步、逐日的强势而开始上涨。必须说明的是一定先从增量开始后才会发展到价,等于从量潮趋势逐步改变以后才有可能改变价格的趋势,如果不是“以量破价”那么时间的修整会逐日拉长,即使拉长时间最后也会形成不断压抑后的爆发。一样的所谓“报复性上涨”就从这个状况开始,后面逐步验证即可。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