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9月1日)开盘论市:急速缩量会再创新低。
(2011-09-01 13:16: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真得很难想像,第一个小时的成交量(依据宏汇软件为准)只有161.73亿元,如果依照过去的统计,假设第一个小时的成交量比重分别为40%、35%及30%计算,那么今日的日成交量将只有404、462、539亿元的水平,如果从第一个小时以后都不放大成交量,那么今日有将会创下从10年7月5日日成交量429.99亿元以来的低量。这样的量潮发展与演变会是什么?恐怕会是一时也说不清楚,不过相信多数媒体会大篇幅、大字幕的报道这个极低的量,相信更多分析师说大声的说:“这是底量。”
是否这样的成交量是“底量”呢?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事先谈论过什么是“低量、地量、底量”了,在这里不再赘述,但本栏要是要问的是:这个日成交量是否可以视为低量、地量、底量呢?本栏依据《麦氏理论》的角度推导,只有一个答案,在均量线趋势下跌产生的“极低的量”,它不是“低量、地量、底量”,只是说明过程中的缩量条件而已,而且就因为出现“极低的量”,所以也说明会出现一个“更低的点”,等于事先告诉我们会再下跌,会再创新低,2437点会再跌破。
此时本栏这样说明对市场的变化演绎来看的确有点“不同凡响”,因为基本上今天全市场都会认为这个“极低的量”会是“地量”,最起码有可能是“底量”,为什么本栏会与市场有所不同呢?最重要的是因为对趋势的推导基础不同的差异,《麦氏理论》以成交量分析为基础推导,出发点就是成交量,所以依据成交量作为基础再应用到价格的推导,所有的观点看法都是采取推导,绝对不是个人的观感与好恶,因此得到的推导结果与关系都会“比较客观”,尤其依据趋势关系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视的就是“三线鼎立”关系,即三条时间周期设定的均量线趋势,例如上证指数120日均量线属于下跌,代表这个时候进行的“扣减关系”一定是“扣减高量区域”。此时回头检视当时的状况,属于2月14放量上涨的那一段扣减,假设当时的买入经过半年时间周期的心理测试,还有多少筹码可以长抱不放呢?此时长期筹码的持有者只有两种:一种是长线投资,虽然已经亏损但只有抱住持股,这些投资行为可能是散户,也可以是机构,因为亏损形成的套牢,不愿意卖出而形成稳定。
第二种状况是:经过半年时间的折磨,不管是散户或是机构,都无法承受这样的心理折磨,最后会认赔卖出。最重要的就是认赔卖出,机构的认赔卖出或是换股操作最主要的是因为亏损严重导致操盘经理换人,换个人以后继任者开始动手换股导致持股的分配改变。散户亏损认赔是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或是因为其他因素需要用到现金所以“卖股求现”,即使明知道股价已经进入低位,还是要忍痛割肉,这个就是后来股价再下跌的原因,正式所谓“低还有更低的价位出现”,也是“今日的低位就是明日的高”。
何时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很简单,当再度出现一根中长黑的追杀出现破低、破底、创新低的时候,通常都会在这一刻跟进追杀,而且这个时候的市场氛围都是一股肃杀氛围凝重,在气氛极度不好的情况下被逼杀低。这个状况就是所谓“二次追杀”的效果,即第一次杀低到2437点的时候可能在不注意,或是不经意之间已经跌到这这里,反正都已经如此暂时不卖出等待反弹。结果真的反弹了,眼看反弹在望最后又失望的看到下跌,这个就是“二次伤害”,通常最严重的是这样的状况出现,最后就会形成“杀无赦”,杀到“刀刀见骨”、“横尸遍野”、“死状惨烈”。
也因为这样反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开始,也因为最后一次的被逼追杀以后才有“绝处逢生”的开始,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几乎每一次低位或是底部就是这样产生,而本栏每一次应用量潮的时间推演几乎都可以巧妙的事先发现它的出现与规律,而且每一次都在这个时候说明了状况发展的缘由与关系,甚至于将可能发生的关键都说明了。虽然知道一般股民不喜欢这样的说明,但是事后来看却是“蓦然回首”,原来“低位就在这个时候”。是否真的这样呢?还是让您来见证吧!
请大家看看中小板综合指数(399101),它的120日均量线下跌导致这个区域循环后下跌,昨日的缩量本身就是一次“断层量”,依据此量潮的演变推导说明未来会因为持续缩量形成“一个时间周期的断层”,进而造成持续的下跌破坏而助跌,这样的趋势发展告诉我们这个指数已经构成下跌。从基本面观察,因为“通胀致使原材料、人力成本高企,信贷紧缩下融资成本上升,利息支出增加142%,每股收益降低近一成,中小板业绩增速垫底。这两个杀手锏将造成中小板因为形成断层量后再度下跌。
同一个时间周期看创业板综合指数(399102)恰好相反,它的120日均量线已经形成绝对的多头趋势,尤其是8月9日出现60日均量线向上“同步金叉”120日均量线,说明多头涨势才开始而已,而当时的指数在跌破60日均价线868.13点后重新拉起来,对比上证指数这一天最低是2437点,而创业板综合指数形成的反而是多头涨势,说明什么?这一个板块可以抵御缩量后的下跌,此时它的任何缩量反而是确认支撑的说明。究竟为什么会如此逆势呢?实在不知道,只能说这一刻最好的避险操作在创业板综合指数,您认为呢?
今日是否会因为“极低的量”而出现奇迹式的改变呢?这个说不上。本栏要提醒大家的是,量潮趋势才是一切分析的根本,如果依据量潮趋势的演变,本栏还是要强调,不能轻易因为看到缩量而认定“低量、地量、底量”,应该要从量潮趋势的角度去推导才可以更加完整的说明与解读成交量的演变。在跌势量潮演变中的缩量,也意谓随时会“再创新低价”,依据这个条件推动应用即可,其他暂时别在意。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