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8月26日)开盘论市:周线趋势下跌没有改变。
(2011-08-26 16:42: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在周三之前谈到两个原则性的区域变化问题,第一个是此区域缩量还可以持续上涨,一旦放量反而会下跌;其次是这个区域内不宜由权重股、大盘股来发动,不能试图通过它们去拉抬指数,宁可进行急速缩量后的较长期修正,这样才有助于盘势的稳定与后续的低位震荡后逐步筑底。这样的说明是针对盘势发展变化中加以说明与解释的部份,但市场的变化往往会“事与愿违”,常常是“变化多于预期”,更常常是“一个莫名奇妙的小小利好被刻意放大”,只因为市场被压抑太久,太过于期待此时此刻有所谓的利好来激励市场。
但市场也深深知道,在跌势中任何利好的出现只有搅局的机会更多一些,因为原来市场已经陷入一股因为下跌而产生的悲观情境,但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刻,只有到了绝望以后才会原来还有一丝期待者最后被逼出场,如此才有所谓极度悲观后“化悲愤为力量”的反击,等于说明所有的低位、底部都是经过不断的利空测试以后才出现,绝对不是在利好的释放后产生。而偏偏利好出现以后才是混淆市场的时刻,而且常常是阻碍与滞后原来的基础,产生更大的破坏。
所以如果再下跌时可以“一次跌个够”,那么在反击上涨的时候也会更加完整与积极,但市场的实际状况并非假设应用,最后都必须回到市场的实际状况加以推演,也因为如此所以难免会反反复复,就因为人性的参与及需求不同,所以才会有高高低低的不同状况演变,它所反映的不是只有价格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因为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心理素质反应”而已,如果无法进一步体会与感受市场的心理因素,光只有政策面、基本面、技术面或是其他什么面的分析,还是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就如周四的行情,在周线基础里头推导判断,2593点就是压力,这个点位是两周前的收盘,多头要反击越过这个点位必须俱备一次绝对的优势以后,这样的挑战与突破才俱有意义,但市场的走势与动向从来就不是如此规律,尤其在当下实盘的变化中,会因为涨跌的变化影响或是误导了原来的基础判断,难免会因为上涨而涨得多了,也会因为下跌而跌多了,所以周四就因为权重股与大盘股的上涨,加上上涨家数绝对的大于下跌家数,代表市场偏向看涨的居多,所以最后才会以接近最高点作收,等于越过2593点以后还持续上涨。
当时不会认为这样的上涨有什么不对,但是冷静后回头看看才知道后盘,所以隔天通常都不容易再上涨,等于隔天又回到原来的趋势基础里头操作,所以周五的指数再度压回2593点以下都是合理的状况。虽然因为周四上涨以后形成周K线一根红K反击,但这样的红K不代表已经成功扭转与改变原来的跌势,还是在跌势的趋势范围里头而已,最大的反压点2626点还是多方最大的心理压力区域,即使本周最后还是可以收红,但不代表下周可以顺利反击,如果从周线的趋势观察,不仅上周的收盘2534点还要再来测试,甚至于最低点位2437点都会被跌破。
那么本周的上涨又是为什么呢?说真的不应该去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也不必解释为什么会那样,只要依据趋势的角度去推演就好了,尤其不应该依靠单一根K线就认定这样会如何?因为如果回到组合K线对比,单一K线的影响与作用力是非常渺小的。如果加上均价线对比,那么多方的上涨更显得苍白,假定习惯使用5周均价线,那么本周的2610点就是重压,本周最高2616点,这样看起来似乎5周均价线很准呀!但这些都不重要,必须要注意的是5周均价线的循环因素,其中其扣减关系的影响,只要知道这些就可以轻易的研判均价线的影响与作用力,也等于体会了均价线的积极压力所在。
如果应用组合均价线判断,显然你不会看好这个阶段的行情,因为所有周均价线的组合都倾向非常清楚与明显的跌势,而且这样的跌势还在持续,这个跌势在七周以前在2831点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压制,所以目前的趋势构成的破坏性还在延续中,到底延续会多久呢?这些都不必太早预测,因为只要趋势发展没有改变那么就应该持续依据这样的趋势观察判断,不必因为一日或是一周的强势就改变原来对趋势的看法,等于强势的动向与发展才是判断的基础,趋势发展才是硬道理。
周线趋势下跌,自然还是要看跌,但是个股与大盘趋势会有不同,大盘的趋势看跌不代表所有股票都会下跌,还是有趋势属于上涨的个股在今日可以逆势走高,本栏在近期已经将这些个股罗列出来,尤其今日一些逆势上涨的个股如澄星股份(600078)、时代科技(000611)、东华实业(600311)、宁波韵升(600366)及升华拜克(600226)等就是最好的例子,请多比较参考。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