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四(8月11日)开盘论市:跌深反弹慎防瞬间压回

(2011-08-11 11:13:45)
标签: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因为看到欧美股市出现再此大幅度的下跌,A股未开盘之前就蒙上一层阴影,一股不安的氛围浓烈,几乎都担心A股会受到影响而再次下跌。这样的心理影响是难免的,因为近期的下跌市场已经被惊吓,股民已经是惊弓之鸟,只要又如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草木皆兵,比较输掉的是真金白银,难免会心痛,尤其看到资产缩水,加上还不知道会跌到那里?这个时候心理的承受压力巨大,难免会有不如归去的想法,甚至于会想退出市场不炒股了,试问股票市场那一次不是如此呢?几乎都一样的心理变化,只有承受得了压力者才有大成就。

重点是对股市未来的动向与发展趋势没有把握,难免心里会有所忐忑,所以一听闻国内外的不稳定消息都会惊恐不已,主要关键在于对未来的走势发展没有主意了,几乎都被市场带着走,跟着市场的感觉走。其实这个问题正是市场的通病,涨的时候全面看涨,跌的时候又会全面看跌。涨的时候当然就是看得高还要更高,跌的时候难免就会跌得低还要更低,这个就是市场永远都如此,没有办法,这个就是心理状况的演绎,也就是每一个参与股票市场投资的宿命。

只有跳脱这样的角度与思路以后你才有不一样的想法,否则跟其他人没有两样,因为无法跟其他人不一样,所以当其他人亏损时你一样亏损,所以无形中你就成为90%中的一个,属于常态。要如何跳脱这样的不同呢?只有经过学习以后才会改变,如果只是从别人处“拿来”的研究成果,永远都是别人的,不是你的,你还是无法掌握到股市的精髓与面貌,最后的结果难免还是会成为输家。

就以今日的盘势状况推导,为何今日会低开后高走呢?估计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解释得清楚。但是从《麦氏理论》的角度推导,2470点一定会构成初步的支撑,或是第一次回探这个点位一定会反击,所以前天出现2437点时,已经跌破这个点位,这个就是为何本栏会在周二告诉学员开始承接买入,如果真得再下跌就让它套吧!因为市场的自然规律告诉我们,当跌到一定的区域之后市场自然的修补力量就会出现,此时跌势以后形成的反弹也会开始,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只是一般人只看到下跌,被严重下跌给吓傻了。

今日的“三点一项”属于“低开高走后再走高”,到10:30分属于再拉高的局面,而且是指数翻红站上平盘之上,说明今日多方的反击能力正在加强中。尤其上涨家数大于下跌家数,人气上渐渐的被有效扭转过来。是否会因此而持续上涨呢?在个股上可以接受上涨的说明与解释,但是在上证指数上却不会,因为必须顾虑量潮趋势的下跌还没有修复,同时均价线的下压气势还在延续,这两个条件就足以让大盘涨不上去,即使涨上去遇到压力也会被迅速压回,尤其2421点原来的支撑已经变成压力,未来会集中在这个点位上拉锯。

更重要的是今天周四,收周线的前夕,请看看周K线,是否可以让周K线翻红呢?即使翻红也涨不了呀!何况这一刻还无法收红。只是因为从2437点反击以后形成了较长的下引线,是否俱有很强的抗跌能力呢?其实不尽然,因为趋势下跌形成以后,均价线构成空头排列,快速下跌后产生急速反击形成下引线,只是一时的,或是暂时的反击而已,之后还是要渐渐再压低测试支撑。

此时应该针对个股来操作与把握,只有两类股有机会形成逆势的反击,一种是量潮与价格趋势属于涨势者,受到这一次的下跌后进行修复,然后开始反击上涨,这样的个股类似运盛实业(600767)、江泉实业(600212)、吉林森工(600189)、香江控股(600162)、通宝能源(600780)、岳阳兴长(000819))、海南椰岛(600238)等,俱有多头涨势的反击能力。

另一种是前期大量后股价下跌破线但急速下跌缩量形成修整后发力者,如华意压缩(000404)、如意集团(000626)、红阳能源(600758)升华拜克(600226)及今日涨停的冠豪高新(600433)都可以视为这一类的典型代表,至于它们到底可以涨多快?涨多高?涨多久?就看个别介入者的操作思路与手法的应用,如此而已。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