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耕谈】银行股放量下跌

(2011-06-02 16:56:23)
标签: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震荡了一整天,平淡无奇,枯燥乏味。指数早间就大幅度低开28点,折腾了一天,最终收盘也只是下跌了38点,全天基本上维持在开盘价附近上下徘徊,最大跌幅发生在下午开盘不久,但也在14点之后收窄跌幅,最终回收至2705点,比自4月份下跌以来的最低点低一个点,创下新的单日最低收盘点。

观察全天的走势,由于早间的大幅度低开行为,使得投资者不容易安全撤退,甚至在前三个交易日的回升利润也遭到大比例的回吐。如此又将会套住一部分短期资金,倘若如此,那么通常在低开后,应该是压缩成交量能继续沉淀,但是早间第一个小时却是释放出306亿元的交易量能,同比高出19%的增量。

并没有因为短期内无利可图而自甘沉默,反而在成交量能上体现出“宁可做错,也不愿错过”的态势。其实分解四个小时的成交量状况,每一个小时都是同比扩增量的,而指数低开之后,始终维持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上,如此来看,就可能会引发出多种解释空间。比如压低后有主动新承接盘;压低后主动性卖盘增多等等。

这看起来似乎都可以解释的通,但是这绝对不能当成涨跌的理由。一定要能够分清楚量能释放的基础和源头是什么,还有在这里释放量是否能够推升指数,等等这些问题,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有所认识和辨别,而不能盲目的将成交量大小和价格的涨跌关联起来。

上午分析中,和大家谈到下跌要归罪大盘权重股的集体做空,特别是中国石油(601857)这个大坏蛋,连同中国石化(600028)一同下跌,造成指数出现快速回落的态势。不过从最终收盘来看,显然这两只股票成为了替罪羊,银行版块的集体性下挫,才是影响和制约今天盘弱的主要因素,不过两桶油的结构也真的是很难堪。

将矛头指向银行股是有道理的,正是这些股票的集体下跌,一方面致使指数回落难抬头,另外一方面成交量的释放主要集中于此,特别是中小市值的银行股成为下跌的主要对象。而且均伴随着较大量能的释放。最大跌幅要数华夏银行(600015),超过5个百分点的下跌幅度,成交金额高达4.6亿元。

其次就是民生银行(600016),跌去4%,成交16亿元,是周三5.9亿元的2.7倍。其他银行股均是跌幅较大,出现成交量数倍释放的行为。如此就可以差不多找到今天166亿元的释放量的来源。而这些股票释放量并不是带来股价的上涨,反而是造成价格的破坏,如此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不是有利的释放量行为。

从这个层面上来思考,就可以明白今天的扩增量并不能视为有利的局面,特别是因为释放量促成银行类股的下跌和技术形态的破坏,都将会继续影响和制约市场的发展。而其他权重股也都处于趋势性的跌势中,均不支持指数在这个位置释放量止跌回升。

那么如此放量,就要考虑一方面不会改变现有的趋势关系。另外一方面,则是如此释放量所带来的整体银行版块的下挫,是不是会构成进一步的破坏局面。从银行股的下跌,也让本栏更进一步确认央行对地方债务的清理工作,可能会使得诸多银行利益受损。这个问题点到为止,不展开说明。而对于大部分投资者,只要从客观的技术结构上来认识即可。

将这些状况看清楚之后,再回到整体局势上来认识,不要受到其他消息的影响,一切回到自己的认知上,就容易了许多。首先是在客观的技术结构上,成交量维持近等量水平的扩展,这是有利的沉淀行为,但是倘若无法获得价格体系的支持与认可,还不容易立马扭转,还需要反复震荡,以获取价格体系的支持。

而在此期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又需要随着行情的演变来适时调整。其次就是价格的修整行为,今天守住2677点,回收至2705点,初步获得这一区域的认可性,但是前面和大家谈到关于成交量以及银行类股的下跌,势必会在短期内继续造成干扰,所以在周五仍然面临10日均价线的压制行为下,仍应选择回避。

而且也是周五收盘,早间分析中已经谈到上周长阴K线的制约和压迫所带来的不利局面,都有可能会在收盘前再次发作。如此来看,今天的盘整行为可以初步获得稳定,但是却不能够在此基础上推升上涨,而且周五仍然不合适推升指数,能够继续将指数稳定在这一横向区域里头,就会是比较积极的行为了。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