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5月13日)开盘论市:量价趋势已经形成“五雷轰顶”。
(2011-05-13 10:42: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央行在周三万6点32分再度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8日执行,这个信息对市场来说应该算是预料中的事,但也没有预料到如此之快,这个动作也说明通货膨胀是如此被关注,政策的动向是如此的明显,只要通货膨胀的隐忧一日为消除,那么宏观调控就会继续。虽然行情探寻发行三年票券的动向似乎说明应该还不会那么快会再来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估计市场也没有料到央行的动作是如此之快,而且两个动作同步进行,说明央行必须应用一个积极有效又快速的表态,让市场不要存有预期心理或是一丝侥幸心理,以为政策会缓一缓或是有所改变。
观察银行针对二套房调高自备款比率到四成的动向,应该会抑制投机炒作的买房行为才是,但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价格至今还未见明显的下跌,即使政策三申五令,各种限制购房的政策出台,似乎还未见长效,显然房地产目前属于卖方市场,只要这些建房者捂房不放,房源不足价格当然也不调,至少市场还在观望,政策抑制房价的动作收效有限。对比周四房地产板块的上涨,看起来还真的有点突兀。
从今日开盘后的市场表现观察,似乎市场倾向于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是政策的确定,等于不确定的因素排除,另一只靴子落地,将宏观调控的动作解读为利空出尽,似乎只要是利空出尽就应该会见低而上涨。是否真的如此呢?不管做何种解读最后都应该放在市场的“供需”关系上来判断。市场的供需主要就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实际的资金流向观察,这个部份必然会反应在成交量上,因此成交量的增加等于直接说明了市场的观点与看法。
依据这个状况推导,显然只要从成交量所形成的趋势进行观察基本上就可以看出市场的供需,而这个供需就是市场的操作心理因素变化,这个才是推导分析股票市场供应链的综合研判,等于只要从成交量着手基本上已经足够解读市场的资金流向,尤其从时间周期设定的量潮趋势线观察,从过去本栏的各种说明与解读中使用的各种方法,几乎可以完整的解读每一个阶段的量潮演变,这个才是应该作为依据的参考。
例如本栏谈到主要趋势量潮来自于120日均量线,当这条均量线形成明显下跌时就会抑制其他均量线的发展,另一条重要的均量线是60天周期的演变,在本周一它已经形成下跌,加上20日均量线的下跌趋势,说明长期的“三线鼎立”已经构成完整的下跌效果,也说明日成交量继续萎缩就会构成继续的下跌。回到短期“三线鼎立”的应用判断,20日均量线主导了下跌,多方无法在时间周期形成稳定,那么此时任何的增量就会造成再度的放量下压,这个部份正好解读了周四增量以后的变化,此时的增加就形成了“带量下跌”,尤其周四是以一根黑K杀到最低位作收,很难期待也难以相信周五的市场会因为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而解读为“利空出尽”。
如果对比过去的状况及本次均量线及均价线的趋势,尤其量与价的趋势形成空头排列的“五雷轰顶”形态,实在很难想像多方可以在此轻易的扭转如此的劣势而翻阳上涨,在如此不利的趋势压力之下最多也就是反弹而已,从趋势的角度来看,任何反弹都应该适时的调节才对,不能以为盘势不跌就会上涨,因为趋势才是最大的主导因素,趋势才是最重要判断的基准,请大家务必朝这个角度看问题,即使出现短时间的强势或是反弹都无法改变趋势的下跌,那么继续再探低位、低点也会随时出现。
跌势中不要轻易言底,任何的放量上涨不仅不是增量的推高,反而是拉高增量出脱,此时对量潮的观察判断要从原来的多头观点转为空调观点,不能一昧的以多头的量潮概念用在下跌的空头概念,这个就是最大的差别。当时间周期开始改变以后形成了平衡点改变,那么多方也会从原来的优势转为劣势,如此的市场条件等于告诉我们随时会再创新低,除非采取急速缩量稳定,而缩量的水平必须在长期均量线最高历史水平1624亿元的一半,即812亿元之下修整一个阶段,一个长时间周期确认以后才能视为低位的产生,否则任何低出现以后还有更低。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