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耕谈】盘旋于20日均价线之上

(2011-02-25 11:36:28)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开盘便来个下马威,指数低开低走,虽然当前结构不支持上涨再向下回落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个时间点上若得不到收敛,那么就要多一份警醒。当然,也不能因为此就一棒槌打死,那显然也是不客观的,因为就整个结构而言,各周期间的调整势态都是对多方有利的,特别是20日均价线经过整理之后,也已经如期向上穿越60、120日均价线,同步于相应的均量线向上移动。

这个行为会对多方构成积极的效应,而之所以会出现低开低走震荡的局面,则仍然会是技术性反应行为。昨天也特别强调周二上午盘的两个小时的长阴K线组合在结构上形成较大的阻碍和压制,所以周三和周四也都停留于此,未能持续攻坚。而今日又是周五,由于紧接着就是两天的休市,在本不强势的局势下通常都会使得投资者趋于谨慎,从而反过来影响到行情的发展。

技术性反应还是要从技术结构上来观察进一步的变化。由于指数已经运行在5、10日均价线之下,倘若不能维持10日周期的优势,就会促使10日均价线反过来制约指数的发展,甚至压迫指数向下移动。而应用麦氏理论的方法论来分析,则显然10天前的收盘点2899点能否护守,对于10日均价线的移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端从10日周期的移动格局来看待,那么最好的方式还是要能够将指数推升到2899点之上收盘,这会对继续保持10日周期的优势非常重要。

当然,就实质性影响还是要以成交量来观察,这是根本。从2月14日延续至今正好是10个交易日,下周一即开始扣减2月14日及之后的量价水平,如此来看下周一就要扣减1797亿元,而后基本维持在1500亿元以上,而当前量能则连续低于1400亿元,这实际上已经在成交量上给10日周期的移动格局犯难了。

所以,在10日周期的移动关系上,真正影响颇大的因素还是在于成交量能的扩展情况,不能扩增量推升,就会面临再向下回档的势态,这也是近日来不断说明的变动状况,估计在缩减量之下,向下测试2828-2818点区域,估计还是不能忽略的。

而以现在的实际结构来看,这或许也是多方乐意见到的整固行为。因为20日均价线今天才向上移动到2826点(随行情变化而变动),同时60、120日均价线也都在这一区域,如此也从技术上获得有条件在此构成支撑,特别是20日均价线今天正式由下向上穿越60日均价线,下周一就会继续向上穿越120日均价线,以这个移动格局来看,那么20日均价线也很快就要向上移动到当前指数区域。

所以就条件而言,显然再回档的空间也都是在有限的区间内,对于这种状况一般都是两种格局的演变,一是获得有效支撑而产生强力反击,这是比较寄望于看到的;二是任由其下跌,这是相当不好的演变态势。不过以20日周期的移动关系来看,显然未来一周都将是扣减2750点以下的指数区域,那么这就有条件继续促使20日均价线向上移动,而且会加速向上拓展,只要不会出现大幅度破坏性长阴K线,那么就会受到20日均价线支撑和牵引作用。

所以仍然是比较偏向于未来一周内都有望维持指数活动在20日均价线之上。如此考虑,那么当指数如此回档之后,反而可以借机承接已经形成多头涨势的个股。海欣股份(600851)就是不错的例子,这一类型个股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周K线之上,这和我们之前说明的中集集团(000039)具有类似的态势,而周四涨停的江钻股份(000852)也都是如此。

在行情的演变中,要能够通过移动的视角来看待每一个周期的变化,然后将之组合在一起观察和分析,就会明白孰重孰轻,到底客观状况是如何。而经过上述分析之后,我们也仍然获得“下有撑”的共识。

当然,这又集中于20日均价线之上,这个认识会对我们研判后续行情的发展关系至关重要,因为不能改善10日周期的移动关系,就会因为10日均价线的反向压制而减损20日均价线的优势格局。这又告诉我们实际上上方压力会逐步增强,那么对于持续性扩展显然又是不利的。这些局势的发展又当如何认识,显然要能够与时俱进,不要偏向于单个方面。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