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均价线趋势的判断应用

(2011-01-14 09:30:01)
标签:

股票

在《麦氏理论》的均价线设定中以120日均价线作为长期的基础,只要这一条均价线没有形成有效跌破120日均价线,那么就说明长期上涨的趋势明确,还是属于可以获得长期支撑后的上涨。

当时均价线趋势的涨跌不是长期有效的,它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影响到趋势的变化,第一个是成交量的问题,例如当成交量的趋势开始往下变化,那么120日均价线的支撑也会受到考验。注意!本栏说的是受到考验,不是产生立即的下跌,因为如果成交量转为助跌只是短期的扣减关系,那么即使会助跌时间周期也不长,重点还是取决于成交量的增减变化。

举例近期又出现缩量,对比120日均量线的扣减来说,周五扣减的日成交量是7月19日的794亿元,只要周五维持这个量潮水平,那么120日均量线还可以持续走高,尽管缩量但对趋势的变化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到了下周一进入1116亿元的扣减如果以近三日都缩量在千亿元以下的状况来推导,显然周一开始产生的量潮压力会大增,到时候就形成所有五条均量线都形成助跌,这样就进入了量潮“五雷轰顶”的形态,此时构成的下跌都做就会被放大。

此时对比60、20、10日均量线观察,不仅今日已经助跌,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都要持续助跌,这样的状况说明多方未来遇到的量潮压力是何其大呀!这样的量潮演变如果依照趋势发展来看,缩量是另一个助跌的开始,所以缩量是不利于多头走势。

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就可以建立彼此判断上的共识,的确到下周一量压会加重,是否可以抵挡得住量压呢?这个就值得商榷。重点是:有没有可能提早?因为60日均量线持续下跌,而且是扣减大量的阶段至少还要19个交易日,等于说明60日均量线未来19个交易日是下跌确定了,而且还要持续下移,因为即使过了11月17日以后产生的大量,对市场目前的日成交量来说已经属于大量了,这个就不得不叫人担心。

就算回到20日均量线判断基本上也进入了高量及高位的扣减,压力还是存在,10日均量线也基本如此,尤其周四进入本次缩量最低762亿元的扣减,到了周五之后又进入高位高量区域扣减,再再都是量与价的压力,因为量潮趋势下跌,所以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力度维持盘势不跌,当然就更没有力度维持上涨,所以将缩量解读为“卖压获得释放”是因为不知道真正卖压来源所在,难免会误读。

因为如此,所以当120日均价线虽然属于上涨趋势,但是当看到120日均量线的变化以后,对120日均价线的支撑难免就要多一份担心,尤其越是缩量就越容易形成再度跌破120日均价线,这个正好说明了缩量一样可以下跌的道理,主要就是因为缩量周期产生的变化,不代表缩量就不会下跌。这样的解读应该更接近时间周期内的变化因素。

回到价格本身观察,周五进入7月19日的扣减,这一天共计上涨2.11%,涨幅51.15点,对多方来说这个阶段正好进入了120日均价线最俱有强势上涨的阶段,差别在于当时即使反弹上涨120日均价线是下跌的,所以当时的主要上涨力量并非来自于120日均价线本身,所以也不能就此认定因为扣减低就会形成一定强度的上涨反击。

从最重要的上涨波动扣减来看,多方俱有一次优势,这个优势来自于120日均价线的助涨,但是成交量不支持,如此一抵消等于原来的优势已经没有,这个也是一次变数所在。

以时间关系推导等于未来在均价线上俱有11个交易日共计10.24%的上涨幅度影响,多方应该俱有实际反击能力,偏偏遇到缩量对应,也说明长期投入的资金已经匮乏,或是长期准备承接的资金是不足的,重点就是新资金投入的换手,因为没有新资金的投入根本就没有形成支撑的有效要件,这个才是重点。

有了这样的比较之后再来看周五的盘势变化,很简单的一个概念,即使会再次反击,估计反击幅度也会受限,最怕是再度缩量尤其缩量进入千亿元以下,那么不仅中短期量压无法有效化解,中长期及长期均量线也会在瞬间构成下跌,说明长期投入者会在这个时候思考是否要卖出的判断,因为已经进入逼近长期投入者的最内在的压力挑战,因为辛辛苦苦投资了半年,结果是颗粒无收,此时自然会形成压力重重,这个就是关键。

对比价格还有获利,对比成交量恐怕只要促使卖出就会形成压制后的压低,此时跌破120日均价线就等于指日可待。所以120日均价线也不是“牢不可破”,它随时都有跌破的危险,重点就在成交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