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2011年股市的观点看法

(2011-01-04 10:47:55)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又是一个新的一年的开始,有习惯的要针对明年行情的预测,说真的写这篇分析有两个主要的心理承受,一是对于长达一年时间的预估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如果真的要看得准实在不容易;其次是《麦氏理论》推导估算最长时间周期设定在本年时间,超过半年时间周期的应用与理论的观点不同,这样等于违反了理论的要求,不过既然是理论就应该接受市场的考验,即使再难也要做一下观点与看法的表达,所以还是要顺应市场的需要将类似这样的分析写出来供股民朋友识鉴,最终结果如何?让最后答案来回答,在没有真正结果答案出来以前谁都不知道。

很高兴的是去年写的有关分析材料,到年末重新回归,大体上都还可以掌握得不错,也因为这个结果给了本栏再分析今年的股市变动看法。当然希望最终的结果让大家都满意,不过实在很难满足大家的期待要求,只有尽力应用《麦氏理论》加以推导,希望有好的结果不让大家失望。

一、从成交量变化谈起:

1、量潮时间周期的设定观点说明——

从2010年1月4日开始交易到12月31日最后一天的结束,总共有24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总成交额为303834.70亿元(以宏汇软件为准,以下同。),换手率为213.52%,全年平均日成交量为1255.51亿元,每日的换手率为0.88%。A股的总股本为280238亿元,A股为157833亿元。

最高年均量线1483.74亿元出现在1月22日,之后的年均量线就一路下滑,最低来到9月27日的1179亿元。要注意所谓最高年均量线是结合当时之前的242天作为计算,最低也是依据如此,只有到最后一天的平均均量线才是1255亿元。在前一年的年均量线还是属于持续走高的局面,所以进入全年1月22日才会进入到最高峰,因为是平均统计的关系,所以难免会连接在一起。

需注意的是在前年(09年)出现超过当时的年均量线实在2月3日,经过一年后的同一个时间年均量线还是上扬,不过它有一个延续的效果,主要的关键在后来(2010年)以后缩量低于扣减的量,所以对比09年的1月22日是低量,但时间长达246天,这样就不符合同比原则,依据今年的242天时间设定,应该是在扣减09年的2月4日,当天的成交量对比1月25日是缩量所造成。

这个状况说明如果要准确的谈到日成交量的趋势就必须注意当年的实际交易日,09年共有244个交易日,比10年多了2天,所以就会有不同时间周期,这个都是合理与正常的关系,因此也说明不能在意一定的数字,因为一定有所差异。这个也说明年线的设定如果根据实际交易日是年年有不同,因此依据一个数据参考应该设定在242天比较接近实际状况,如果设定240天基本上也可以,因此差距只有2天,但是如果设定在250天,差距较大,均线上的差距就比较大。

如果是放在周K线上应用都是51周,所以依据50周作为周线的设定会更接近事实。周线及日线在设定上的差异如此,在价格上的感受可能差异不大,因为肉眼感觉不到,但是成交量的表现就会差异很大。例如10年的6月17、18日及9月20、21日,只有两个交易日就成为一周,10月8日更甚只有一个交易日成为一周,在价格上看不出差异,但在周成交量上如果不仔细划分反而出现凹洞量,这个就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成交量指标用在日线上判断,不应该用在周量上,这个观点也是《麦氏理论》独有的观点。

2、从量潮趋势的对比观察——

10年的年初成交量接续上一年观察,等于进入大量之后开始萎缩的第三个阶段量潮,等于跨入10年时成交量已经明显的萎缩,对比价格来看在09年的8月份进入最高量潮与价格同步走高的阶段,之后的价格大幅度波动,成交量也形成后来的次高量潮模型,到了第三个阶段的量潮才开始陷入低量的压缩区域,而指数也陷入了狭幅波动的走势,最后才在4月15日以后再度跌破120日均价线形成开始下跌,者这个状况说明量潮跟不上以后价格开始补跌,所以年初的缩量是造成第一季之后补跌的最大关键。

这样的缩量直到6月底7月初才进入萎缩低量或是底部量完成以后的反击,不过初期的反击也陷入了量潮始终不易大幅度增加的变动中,直到三个月以后才开始增量上攻,等于进入10月8日以后才开始大幅度增量。

这样的量潮格局说明就是因为从5月中旬缩量后到9月底才有增量的反击,等于一个大量或是高量的完成必须经过长达5个月的修整才有机会出现大量的推导,足以看出每一次增量后的缩量及缩量后再增量的关系,依据这样的运行基本上可以看出后续量潮的发展。

那么10月的增量上行到12月份的缩量,前后的时间周期是在不到两个月内大肆放量,这个周期内形成的是超级大量,之后有快速的缩量,这个一增与一缩之间所形成的量潮变动可以归纳出一个状况,即量潮的变化速度加快很多。依据过去的量潮关系,增量做头形成的影响一定更大于缩量的影响,所以对比结果目前的缩量还不至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全克服量潮的放大,这个是没有办法逃避的事实,因为大量形成的破坏力更大于缩量,多方第一个必须思考的是如何化解依据形成的大量。

从这个局面可以得知,当第一个三个月周期走完以后进入第二个周期的三个月,几乎可以说明多方必须先试图化解当时的大量形成的量压,这个量压的时间周期至少长达三个月,依据这样的推导,如果要顺利的化解量压势必要有至少60个交易日才有可能完全消化,那么时间要到3月底以后啦!等于3月底前难以看到多方可以轻易的增量再大幅度推高指数。

有没有逆势改变呢?如果真要有很简单,必须持续不断的增量,不仅是至少11天增量加以改变,甚至于用更长的时间增量改变,否则就难有机会构成逆转。如此看来多方要在短时间内改变几乎不可能,倘若多方不愿意接受继续缩量修整而想要缩短时间,那么势必要付出大成交量的代价。

如此推导几乎可以认定第一季度应该没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上涨的行情,如果真的出现突然间的急拉反而容易造成折损,也容易形成再度大跌的掼压破坏,那么等于说明第一季度难有大行情,估计指数的高度也不大,最多就是震荡盘高后再下杀,而且会逐步的创新低指数,应该是一步步压低后的盘低盘势才对。

不是本栏要看坏第一季度的行情,只是应用量潮的推导加以说明,而且本栏谈到的是趋势的变化,不是谈论一两天的涨涨跌跌,尤其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总会认为明明在120日均价线已经出现低位,已经抄底成功,指数都已经拉起来,还要看跌?这个观念与本栏针对趋势的看法是不同的,如果这样就叫“抄底”?那不是天天都有“底”可以抄到?

市场上总有成功的少数特殊例子在低位抄底成功,总有极少数成功的例子,如果从统计数字来看,少数特殊成功的例子是不能作为绝大多数人的操作参考,例如绝对不能说:“明明都已经有人抄底成功赚了很多钱,难道不对吗?”这句话放在少数个别成功例子来看是对的,但是对绝大多数失败的例子来看是错的,这个就是看问题的角度观点及立场,不同的角度结果当然不同,无法也不必争辩,你有你的观点,你也可以有你的成功,但本栏有本栏的论述,基础观点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3、增量后缩量、缩量后增量必然的循环——

增量后就会缩量,缩量后也会增量,所以增量及缩量是必然的循环,重点是:增量后缩量之间的比率关系及对比应用,更重要的是时间周期的关系,如果不知道这些问题,仅仅因为看到短线上的增量与缩量这样也难有定论。

更重要的是:再度增量及再度缩量,还有是第二个、第三个或是第四个增量与缩量的关系,是逐步的高量越来越低,还是缩量越来越小,再到增量时是否可以改变量潮的趋势结构,这个才是判断后来趋势演变的关键,即在一个区域的增量后到下一个区域的增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只有这样才可能进一步的研判增量与缩量的意义。

例如依据年均量线1255亿元为基准,当成交量放大达到1.618倍达到2030亿元之后的增量关系,或是达到2510亿元以后的倍幅关系,因为从初步的增量在这个基础到再度放大,它有一定的周期演变,从来就没有突然之间一两日的增量,到第三天又无影无踪,或是瞬间又回到缩量水平,这样的量潮就是一次不稳定的量。

那么缩量又将如何观察呢?如果依据1255亿元为准,低于一半627.5亿元是否可以视为低量水平呢?如果是萎缩到0.382倍的479.41亿元呢?可不可以视为底部量呢?这个就是长期结构推导的基础,就看你如何应用及加以参考判断啦!本栏都是在没有发生以前加以说明,过程中就看你还有多少的印象及记忆的应用,这些是针对一年均量线的整体变化推演。

4、依据3、5年均价线推导估算——

3年均量线的水平在1130亿元,5年均量线在982亿元,依据3年均量线的发展趋势,显然目前进入08年1月份的那一段股价大跌及成交量放大后下跌的影响,估计在今年年初也会对长期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5年前形成股权置换后成功,到了当年的6月份才开始增量,那一段过程针对长期投资的影响最大,其中原来大股东经过股权置换以后的锁定期基本上都已经完成,说明进入今年开始大部份已经可以全流通,股权置换以后长期状况的改变对股市的影响也从今年才正式的开始,即一个政策的改变对长期的市场产生的影响今年才正式开始。

依据近三年的成交量变化,几乎可以断定今年的成交量还是可以维持平均值在982亿元的逐步增加,从06年12月29日最后一天的年均量线、3年均量线及5年均量线分别为2392亿元、142亿元,116亿元;到07年12月28日的1262亿元、526亿元、354亿元;08年12月31日的719亿元、747亿元、485亿元;09年12月31日的1425亿元、1138亿元、748亿元;10年12月31日的1255亿元、1130亿元、982亿元。

可以清楚的看到年均量线形成第一个高位在08年3月10日的1326亿元以后,再到09年2月2日的667亿元,再到10年1月22日创新高时候1483亿元,形成一波一波的增与缩,到近一年几乎维持在一定的比率中,未见低于千亿以下的缩量,是否说明A股市场在扩容以后市场的交易可以维持在一定高度的成交量呢?这个有待后续验证。

3年均量线在10年2月5日进入最高1159亿元以后就形成逐步的萎缩降低趋势,当然因为近一年还未曾出现急速缩量,所以它也没有产生大幅度的萎缩,即没有出现大幅度的空头走势。

5年均量线还在持续的延续上涨,对比目前成交量水平要到12月底以后才有可能进入一个较大周期的量潮影响,等于在今年的一年内还看不到5年均量线有任何助跌的发展,说明今年即使出现较大幅度的压低还是有相对的支撑条件出现才对,但到了年底以后就难以论说,等于今年还是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可以把握,但是到今年年底就难说,到了2012年以后状况就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与调整,由此可以看出一年的发展与变化模型。

是否如此可以说明如果在维持一定的缩量以后会形成一定的反击?这个是肯定的,所以在急速缩量以后可以大胆的承接,至于所谓急速缩量应该依据那一个水平量潮呢?根据5年均量线作为一定的比率关系推演应该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个可以进一步论证。不管一定要注意短周期例如60、120日均量线形成更大的干扰因素,因为进入不稳定的周期变动中,大量推动不了上涨,小量也杀不低,这样就构成在一定的高低区间来回的波动,这个应该是今年的特色才对,由此可以获得一个证明,要大涨办不到,要大跌也估计不会发生,今年应该是一个区间来回大幅度波动的一年。

5、对比长期应用中短期——

对比长周期量潮以后就应该用在中短期的操作上,只要有利于多方的操作就选择做多,如果不利多方操作应该选择休息,如此才适合来回操作的优势与条件,这样可以更加完整的解读趋势的发展与变化。

一定要重视来自于120日均量线的周期影响,同时用60日均量线加以判断趋势的状况,但要针对20日均量线来操作应用,这样会更加完整的解读与推导趋势的发展。

这些是量潮使用的关键,务必要留意其发展。

6、近三个月周期缩量如何观察?

面临10月8日的大量整整长达28天的大量,实在不能轻易的以为已经有效化解量压,因为如果就量潮的绝对金额对比,28天共计67474亿元大量,对比目前运行33天才41627亿元的量潮,绝对量的对比就差距25847亿元,还有38%的量潮需要更长时间周期考验,如果以1261亿元平均值估算,还需要20天的时间周期,等于在1月31日之前如果可以维持稳定的量潮,多方也难有拉高的机会。

从统计上得知,如果要完全化解至少要经过150%的量潮的沉淀才可以顺利的化解高量潮阶段量,倘若在这个周期内瞬间放大量不仅无助与对高量潮区域的化解,反而加重了原来的量压,这个会产生更多的变数及衍生更多麻烦状况。

本栏观察到的是如此变化,说出它的危险性,但市场一般状况都会硬干及硬撼,这个就形成无谓的对抗与牺牲,总会形成很多危险的场面,也会造成更多的不幸与伤害,等于明明看起来一切已经转好,偏偏会在转瞬间就改变,这个也是进一步套牢的开始,务必注意。

量潮的总结说明:

今年注定不会是风平浪静的一年,而且会是在小波动或是在小区域中常常出现瞬间的惊涛骇浪,一次次莫名其妙的瞬间而起的量潮,也会在瞬间归于平淡的量潮,增添了太多变数无法解释,今年是一次量潮的复杂年,操作应用时要更加谨慎小心。

二、上证指数的波动变化;

这个部份的推导是市场最关心的,但却是最不好说明白的;是大家最喜欢听的,也是听了最没有效果结果的;最多人会说好话、中听的话,但却是最多人犯错的阶段。

以下的推导以周线为主不谈日线,因为拉长周期有助于对长期趋势的把握,更容易准确的估测波动演变,所以都以周线为准。

今年注定是多与空在上有5年均价线的影响,在下有10年均价线的影响,依据这个条件衍生出以下的推动估算。

1、          依据5年均价线推导,2924点以上的幅度到底会有多高?常态来看应该可以突破11月初当时最高的周线收盘3129.50点,但要突破高点3186.72点估计很难。是否说明今年高点就在这里呢?有理由相信应该也就在这里而已,即使高一点很难越过3年均价线的反转点3363,至少在未来的19周里头多方是不可能越过3363点。如果无法稳定19周,而且形成进一步的压低甚至于19周内都难以看到2868点站得稳,这个是最不好的状况。那么对于19周内都是往下压低的条件。5年均价线看起来有撑盘的作用,但很难估算上面的压力,毕竟鞭长莫及。

2、          值得注意的是,10年均价线在2221点,在今年有机会被压回来接近或是被跌破,一旦压回就会形成一次压低后反击的机会,或是一跌破就会构成急速反击,至少多方的最终撑盘在这里,估计要再跌得更低应该很难。有机会跌破10年均价线,例如跌到2082点区域,但随后就会反击,不妨试看看。

 3、         下方的支撑看似有条件实则难以定论,针对2年均价线推导,未来20周都具有跌破后拉回的动作,但对比3年均价线有形成掼压,这样就形成了相互抵消的影响,等于跌下去会拉起来,拉起来以后又会跌下去,形成多空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周期内来来回回的争夺,只是对多方会逐步的不利,属于掼压力量大于上扬,反弹是为令再下跌。

4、         在未来4周内几乎可以认定多方不容易攻上2939点,而且随时会出现来自于年线的扯后腿,等于会逐步的压低,但在半年线的衬托下又会拉回。如果考虑到12、6周线的压力,多方应该要认输才是,毕竟上方压力沉重,下方支撑有限。

5、          12周内要急速形成掼压应该也不容易,除非是急速跌破2572点以后就不再反击。如果拉长时间推估,最低周线收盘2382点在今年还是要跌破,但这个应该也会在12周以后发生,等于到了今年三月底将是一次巨大变化的开始,说真的四月份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无法预料,但可以确定的是:所有推导都直接指明那个月状况会很多,务必留意呀!

6、          进入今年4月份以后跌势将趋于明朗,等于后面的变化对多方来说已经不利了,也说明今年上半年大致上也就是属于盘跌的走势格局,越是到了第二季度对多方更为不利,

7、          下半年呢?目前推导并未看出对多方有利的一面,显然到时候的演变也会是“气若游丝”、“断断续续”的变化而已,还是要到那个阶段再来推导比较好。下半年几乎整个趋势已经明朗,到时候市场会更显得低迷难断,甚至于用不堪来形容。

8、         年底以后的状况未能看出是否俱有好的回应,似乎都倾向不好的局面,这个对后续的发展影响很大。

9、          估计今年的行情只有前面三个月略微好一点,之后很难说,本栏也不敢推导,只有先这样。如果真要谈后面的发展,只有盘跌或是盘低的倾向比较符合发展,其他说不上。是否这样可以说成悲观呢?本栏不以为是,因为必须消化流散在外的筹码以后才有机会翻多。

三、心理状况推演:

1、今年的投资市场心理变化会非常复杂,本栏也难以说明什么,还是不要说得好,大家看着办。主要还是本栏没有能力做长期的推导,只有针对短时间内的变化说明。估计在1月份会受到春节前的操作影响,市场期待“红包”行情,是否真有红包行情呢?从上述推论应该很难。

2、2月份之后的操作情绪与倾向还是受到春节的影响,基本上也难有起色,所以只有小幅度或是单一板块个股有机会,其他很难。

3、3月份呢?市场的状况不明朗,尤其是今年的消费倾向都不明朗,如此会造成很多说不清楚的状况,支出增加的同时,可能连收入基本的收入保障都受到影响,这样就会对4月份造成干扰。应该说保就业将会是4月份以后的重大问题,到时候再说。

4、只能谈到这里,其他说不上了。

如果真得要比较俱有参考的操作推动估算,应该针对第一季度应用就好,第二季度以后的等到接近再说,因为今年的变数太大,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谁都说不上,也都说不准,不必要求太高。

以上说法只是本栏的观点,自由表达而已,不是名相,只是从均量线及均价线加以推导而已,真实的状况当然是市场的结果答案出来以后才会知道,其他都是多谈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请参考就好,不必过于认真,真希望本栏上述看法都错,让指数不仅可以上涨,而且突破更高,让大家天天都有获利机会。只是,股票市场常常都是“事与愿违”,不如意事常八九,还是有一个心理准备比较好。祝大家今年投资顺心顺意,可以高枕无忧的获利。

 

【重要启事】: 应读者邀请,2011年1月8、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读友见面会,和您分享《麦氏理论》技术分析方法与应用,及2011年行情展望与第一季度投资策略报告。欢迎各地读友尤其是浙江地区的读友莅临参加、踊跃报名。

讲题:《麦氏理论》研讨会暨第一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会
主讲:曹伟(执业分析师) 地点:浙江.杭州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浣纱路17号,杭州香溢浣纱宾馆9楼会议厅.
时间:  1月8日13:00-16:00(免费入场)
             1月9日全天(十大战法专场)
咨询热线:020-375823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