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认知缩量和应用缩量看行情演变
(2010-12-29 11:03:12)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成交量继续缩减,30分钟只有交易137亿元,即使等量发展,第一个小时也不会超过300亿元,如此缩量不要说上涨了,根本就没有机会推升,所以盘弱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如此持续萎缩量行为,通常在涨势格局下,会形成有利的承接机会,但是现在的跌势局面却反而会成为下跌的隐忧,往往低量还会再见新低点,估计再盘低都不为奇怪。
从成交量的发展态势来看,是如此;而从价格的表现形式上来看,更加凸显出跌势特征,也不容易就这么反击,或许只剩下寄望于暂时止跌的份上了。的确是这样,除了寄望于止跌别想着上涨,这是量价关系组合结构的必然态势。
成交量的萎缩是造成持续盘弱的因由,如此持续的缩量使得市场表现更加疲软。但缩量总会有一个度,因为即便已经连续压低量能低于1000亿元,但是120日均量线仍然是扣低走高向上移动的,因为其扣减量低至500亿元水平,且还有约两周的时间都是如此扣减量水平,那么如此来看还是可以继续保持120日均量线向上移动的关系,而120日均价线也同样是扣减2500点以下的指数区域,继续推升120日均价线向上移动。如此也就会继续促成120日周期保持向上移动的格局,这在麦氏理论里,是非常重要的长周期移动趋势关系,只要保持有利的局面,那么还不会因为一次急跌就立马产生狂泻不止的格局。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特别是产生较大幅度的缩量行为,有条件因为缩量幅度太大而产生反击,其实这在上周已经谈过。依照120日均量线水平比较,由于其继续向上移动,一般不容易出现低于其均量水平5成以下的交易量,否则就会酝酿反击。其实通常在有利的多头环境下,一般不容易低于7成,否则就必然反击上涨。
而当前的确是个比较弱势的环境,所以退一步低于5成的量能水平,那么都应该会酝酿反击。如此根据120日均量线的水平量来看,倘若日量低于700亿元水平时,就会因缩量而产生反击。而依照6成的比例计算,则是850亿元水平,不过对于这一缩量水平暂时还应该保守的看待,只是若真的看到低于700亿元的量能水平,应该是会有所反应的。
将成交量的发展通过细致的分解,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任何阶段行情的发展,都不要意气用事,只有客观的辨识结构特征和演变关系,才不会动辄得咎。通过前面的说明,想必大家也知道应该如何观察成交量的演变了,大小增减行为,往往在这个时候都会形成比较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环境,很担心大家在认识到缩量涨不了,而且缩量就应该要下跌之后,无法反过来利用缩量,一见到缩量就吓的不敢动弹,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一定要辩证的看待,我在之前谈过不同的环境下和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行为却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方式。这些都需要我们熟悉掌握量能分析基础后,才会有如此更加深层次的认知。就像前面和大家谈到,可以寄望于暂时止跌,但是还不容易就此上涨,虽然周二已经压缩量,但是下跌的时间关系还不充分,说白了,就是下跌的时间还不够,一般情况下要想出现短线的反击,也都需要能够因为反击而有条件改善5日均价线,显然现在来看不可能,所以根本别寄望于反击上涨,任何回升就只是”技术性反应,空间有限“。
在这样的格局下,那么实际上我们可以恰好用心观察成交量的变化,另外就是根据价格的表现形式来观察指数的移动过程,是否有条件在这里重新酝酿平衡而构成反击。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即使错了,也能够知道错在哪里,安然接受并改进,其实也会有所收获。
所以对于这样的行情发展,还是一个观念,反而会是学习的好时机,可以检视自己的分析和操作方法,以提升自身的交易水平。
而操作上,则仍然要分清楚自己是什么类型的投资者。保守型的投资者继续睡大觉,稳健型的朋友也不需要冒进,激进型的朋友可能也要有所取舍,而且非急跌行为,任何涨势都不要追买,这是铁的纪律。让指数在2700点处飞一会儿吧。喝口茶,想想元旦去哪里玩\(^o^)/~。
【重要启事】:
应读者邀请,2011年1月8、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读友见面会,和您分享《麦氏理论》技术分析方法与应用,及2011年行情展望与第一季度投资策略报告。欢迎各地读友尤其是浙江地区的读友莅临参加、踊跃报名。
讲题:《麦氏理论》研讨会暨第一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会
主讲:曹伟(执业分析师)
地点:浙江.杭州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浣纱路17号,杭州香溢浣纱宾馆9楼会议厅.
时间:
1月9日全天(十大战法专场)
咨询热线:020-375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