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缩量形成压缩会反弹吗?
(2010-12-29 09:52:41)
标签:
股票 |
本栏谈到当20日均量线降低到0.5倍的1232亿元之后就会酝酿一次反弹,那么周五已经达到1231亿元了,是否应该反弹呢?而且周一有如此长黑下跌,周二还在持续下跌,这样不是说明这个均量线的比率不能参考了呢?
非也!非也!在分析量潮时谈到三个条件,第一是时间周期问题,其次是对比量与对应量问题,第三才是比率问题。的确上周五的比率已经到了,比率达到这样的条件是说明就基础状况等于会酝酿一次反弹,这个时候请观察对比量及对应量是否也达到同样的条件,因为如果在扣减过程中并非进入同样的低量阶段,等于虽然缩量已经进入了一定程度比率,但立即面临的扣减无法克服,还存在一定的量压有待化解,所以会有后续的影响。
例如周二的对比量高达1730亿元,对应量是1188亿元,单单对比量就足以形成压制,所以也就造成今日量潮无法化解上方的量压;如果再同时对比10日均量线,扣减12月13日的大量1529亿元,也一定成为重压,这个就是为何今日无法形成有效的降低到0.5倍以后反弹的原因,这个就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在时间关系上可以感受到,从日成交量低于20日均量线以下开始时形成的断层量,一共进行10个交易日的波动,就阶段关系它们是一个整体的,所以必须在这个时间走完以后才有机会形成一定的时间上的优势,所以周三可以视为正式进入有利的反击时间周期。
压缩量主要指20日均量线压缩到接近10日均量线的水平,这个时候说明的是市场在这个阶段中形成了一个周期超过10天以后再来到20天的修整,此时也说明进入了一个阶段的低量,这个低量可以依据比率推导,0.5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阶段,一定会反应这个缩量,总称为”压缩量“。因为极力压缩以后也会形成瞬间的快速反击,而且这样的反击在一定程度上来得急又快,这样就构成了有效的快速推动状况,说明只要增量达到比10、20日均量线的对应量大就可以上涨。
应该这么说,到了这个节骨眼通常成交量都会随之放大,等于成交量可以马上放大到对应量水平,此时就会构成改变10、20日均量线的趋势发展,这个时候就会进入有效的压缩量之后的反击。一般正常状况之下都会出现如此的演变与反复。
当然也会因为再度缩量以后有形成进一步的压缩量,这个阶段也有如此的条件,但是不断的压缩的结果等到时间酝酿周期一到,会形成立即的反击,而且这样的反击会来得又急又快,这个也是因为极度压缩之后的效果。
此时必须参考进一步从中短期均量线与中长期均量线的相互牵动关系,例如当彼此进入同时的牵动及影响时,就会进入彼此的”量潮共振“,从时间上观察,周三及四将是多头最后一次机会的稳定后反击,如果多方没有把握这个机会,过了以后就会”难上加难“,这个就会进入很重要的中长期均量线的量压,此时也是逼使中长期投入者开始思考是否认赔卖出的时候,一般状况之下都会选择卖出,这个状况反应的尤其是来自于机构法人的操作模式,他们通常都是因为跌势达到这个程度以后才开会讨论,然后再做成决议,之后才执行,也就是必须等到三个月的周期循环以后,最高领导发现实在不对劲了,才会召开操作会议进行讨论,才有后续卖出的操作调整,这一次是不是如此呢?不知道?
本栏要说的是:原来应该有的倍数关系到了就要反击,即使延后还是要反击,一定会有这么一次反击,一定要关注,只是本栏更关注的是反击之后的再度下跌,同时反击之后缩量后的再跌,这个更为严重,因为到时候就会进入”缩量后下跌“的尴尬局面,也乱了后面的发展演变。
这样的状况应该会是未来的发展,你我都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