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均量线不向上交叉20日均量线,就难以上涨
(2010-12-20 00:43:50)
标签:
股票 |
在《麦氏理论》的统计中发现,如果中短期上涨趋势要强化到可以顺利拉高,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10日均量线必须向上交叉20日均量线,即在短期的均量线必须保持稳定增加超过一个区域10天以后才有可能改变短期优势进入中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件,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个要件而仅仅看到10日均价线向上交叉20日均价线就认为上涨,这个状况说明没有注意到“力度”的累积效果问题。
那么以目前的状况何时才可能出现10日均量线出现的增量上涨呢?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
1、日成交量必须较大于之前的成交量,而且维持稳定的增加趋势;
2、至少维持超过5日以上的增量,说明至少介入者有心维持至少一周的操作;
3、不可以再度缩量,因为再度缩量说明没有办法吸引达到两周的买力跟进,这样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滚动;
4、应用对比关系观察前期量潮与目前的对比效果观察是否可以增量。
依照上述条件观察,近期日成交量增加只有三天,然后再度缩量,可以解读为只有三天的热度,这样的条件无法持续的加温,说明市场人气还在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之下,很难在短时间内燃起市场的热情情绪,这样当然吸引不了新资金的投入,所以日成交量很难起到渐渐增加到足以推动或是撼动上方的量压。
维持至少5日的增量说明至少是改变5日来的运行规律,如果只是因为扣减低量而助涨,说明还是在原来的基础里头的量潮,这样等于还是存量之间在玩“你丢我捡”的游戏,没有实际上投入的增量或是场外的资金投入,这样就难以激起市场的热情,等于“死水一滩”,如何撼得动上方的压力呢?
更可怕的是,原来已经缩量到一定的基础,如果再度缩量,就说明原来的基础不管用,市场无法认同也不会接受,那么只有再一次缩量来测试底气,或是真实的低位,这个很麻烦,因为要多几次来回的测试,或是再度的压缩,直到市场进入近乎窒息的地步,这个真的很难想像,也不容易描述。
如果对比量是小,等于多方捡了一个大便宜,例如下周三之后多方将有4天进入60日均量线极低的扣减,此时是一次大方便、大便宜,如果多方要利用这个机会的确是有的,就担心即使这样了以后还是“行不得也”,那么就麻烦加麻烦,等于到了下下周一之后的三天将会见真章。
不过如果对比20日均量线来看还有7个交易日,等于这样就抵消了原来多方的优势,等于明明看起来应该不错的,偏偏半路上出一个程咬金,往往都没有什么了,就在一个不留神之下改变了,这个真的很难解释,此时市场都会说:“都是哪一个个股,或是哪一件事情影响”,真的如此吗?
其实不是,因为自然界的循环道理,法于自然,时间到了就会产生一些牵引或是牵制的力量造成最后的结果如此,有些时候只有感叹“造化弄人”。人总以为自己很伟大,可以模仿上帝创造世界,但是常常就在看起来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却会来一个”物极必反“,所有事物都是因为”超过了“就扭转。
如果要更传神的形容,大概用“老天要修理你,躲也躲不了”。是否真的如此呢?也许问一问当年的项羽,他也会说:“老天容不下我”、“天要灭我呀!夫复奈何!
前一篇:这样缩量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