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20日均价线走强的优势
(2010-12-14 17:10:56)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在均价线的分析中《麦氏理论》谈到,均价线形成“五子送财”的上涨趋势,在“绝对多头组合”的排列顺序上,从上到下一定是从小到大,顺序一定是5、10、20、60、120日等均价线,如果不属于这样的结果,那么就是属于“三不”的条件,即“不合理、不正常、不协调”,为什么呢?
请看看周二的60日均价线在2877.90点,之后的顺序是5日均价线2870.11点,10日均价线是2859.31点,20日均价线是2860.75点,虽然它们分别都是上涨,但竟然比60日均价线低,等于是60日均价线比它们先涨,这个状况在均价线的顺序排列上当然是“不合理”,合理的状况当然是顺序排列而下。
因为这样的状况发生一定是在一个较大幅度变化中产生平均值的改变,这样就构成中短期均价线跌破中长期均价线,加上时间跨距拉到以后就会构成如此的状况,因此等于说明这个阶段的涨跌变化幅度较大,形成的整理较多,变化上可以称之为“非常态的变动”,就会构成“不正常”的波动。
在任何一次涨跌中一定要进行有序的变化,形成彼此间的有序进行,尤其要形成一次明显上涨时,中短期最后一定要比中长期大,如果彼此状况是大小排序不对,形成涨跌的时间波不同,如此就形成涨跌幅“不协调”,因此在后续的发展变化中就会要求先协调后改变。
这个就是“三不”的由来,在一般的均价线分析中不会有如此细化的说明,不是这个状况的不存在,而是一般的分析都不知道这些,难免会“解释错误”,也说明对均价线的认识还不够。这点恰恰是《麦氏理论》最强的部份,也是理论的精华所在。
很简单,只要属于绝对多头涨势当然是属于全面性的上扬,这样才是一个常态,但在一般状况下,上涨趋势也有调整修正的阶段,因为不可能天天都是上涨,所以“五子送财”的趋势形态可以分为“中长周期”及“中短周期”的“三线鼎立”,即在中长周期属于上涨以后,就应该回到中短周期的应用。
例如这个阶段的120日均价线还是持续上涨,60日均价线也都形成明显的走高,只是在对比今日收盘的2927.07点在未来的17个交易日会因为“扣低助涨”;如果对比60日均价线在2877.90点的点位,也有16个交易日是“扣低助涨”;倘若依据涨势趋于的扣减观点推算,也有11个交易日是扣减低,这个就说明60日均价线的支撑助涨非常明显。
从指数变化中来说,上证指数在11月17日跌到第一个低点靠近60日均价线的2838点时,已经确定了后市的发展倾向,这点在当时已经解释过了,如果你长期阅读本栏的分析相信一定会清楚的知道。而上周五收盘越过2838点,当然就造就了60日均价线的再上涨,这点正好说明60日均价线上涨的趋势动向带动了中短期均价线的走高,所以是它上涨的主导能力带动上涨。
即在均价线体系的分析有所谓“趋势原则”、“大小原则”、“靠近原则”,这个就关系到影响力与作用力的问题,当然后面就会出现交叉的问题,而交叉就会形成高与低的差异,这些也是均价线分析的优势与重点。
结论是:本轮的5、10、20日均价线的上涨一定是因为60日均价线的上涨而被带动,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所以下一步也就会出现5日均价线向上交叉60日均价线形成同步金叉构成短线的助涨,而之前5日均价线向下交叉60日均价线的影响力可以轻易被60日均价线化解,因为60日均价线大于5倍于5日均价线。
以此类推,10日均价线也会向上交叉60日均价线,因为大于6倍;20日均价线也会在向上交叉60日均价线,因为大于3倍。
重点是:这些中短期均价线向下交叉的点位与后来再度向上交叉的点位对比,其中20日均价线最重要,估计再度向上交叉的点位会高于12月10日20日均价线交叉跌破60日均价线的点位,这点正好说明指数可以再创新高的证明。
20日均价线开始“扣低而助涨”,对明日之后甚至于未来20个交易日都会形成有利助涨,除非又重新跌回来,但真的要跌回来一定是60日均价线的“时间周期”到了才会如此,否则不会。这样是否说明未来至少还有12个交易日都是对多方有利的上涨呢?想想看,你会惊讶的发现,均价线这样使用,真是太神奇了。
这些就是均价线的分析体系,过去是否有接触过呢?如果没有,请细细思考,对你有利。如果不甚了解应该来学习,倘若跟其他人的分析模式有不一样,不妨对比一下,那一种分析模式更为“贴切”?更为接近“事实状况”呢?
进一步想,如此细腻的分析,说明什么?很简单,成功的操作就是“应在细节”呀!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作者:亮话天窗
在均价线的分析中《麦氏理论》谈到,均价线形成“五子送财”的上涨趋势,在“绝对多头组合”的排列顺序上,从上到下一定是从小到大,顺序一定是5、10、20、60、120日等均价线,如果不属于这样的结果,那么就是属于“三不”的条件,即“不合理、不正常、不协调”,为什么呢?
请看看周二的60日均价线在2877.90点,之后的顺序是5日均价线2870.11点,10日均价线是2859.31点,20日均价线是2860.75点,虽然它们分别都是上涨,但竟然比60日均价线低,等于是60日均价线比它们先涨,这个状况在均价线的顺序排列上当然是“不合理”,合理的状况当然是顺序排列而下。
因为这样的状况发生一定是在一个较大幅度变化中产生平均值的改变,这样就构成中短期均价线跌破中长期均价线,加上时间跨距拉到以后就会构成如此的状况,因此等于说明这个阶段的涨跌变化幅度较大,形成的整理较多,变化上可以称之为“非常态的变动”,就会构成“不正常”的波动。
在任何一次涨跌中一定要进行有序的变化,形成彼此间的有序进行,尤其要形成一次明显上涨时,中短期最后一定要比中长期大,如果彼此状况是大小排序不对,形成涨跌的时间波不同,如此就形成涨跌幅“不协调”,因此在后续的发展变化中就会要求先协调后改变。
这个就是“三不”的由来,在一般的均价线分析中不会有如此细化的说明,不是这个状况的不存在,而是一般的分析都不知道这些,难免会“解释错误”,也说明对均价线的认识还不够。这点恰恰是《麦氏理论》最强的部份,也是理论的精华所在。
很简单,只要属于绝对多头涨势当然是属于全面性的上扬,这样才是一个常态,但在一般状况下,上涨趋势也有调整修正的阶段,因为不可能天天都是上涨,所以“五子送财”的趋势形态可以分为“中长周期”及“中短周期”的“三线鼎立”,即在中长周期属于上涨以后,就应该回到中短周期的应用。
例如这个阶段的120日均价线还是持续上涨,60日均价线也都形成明显的走高,只是在对比今日收盘的2927.07点在未来的17个交易日会因为“扣低助涨”;如果对比60日均价线在2877.90点的点位,也有16个交易日是“扣低助涨”;倘若依据涨势趋于的扣减观点推算,也有11个交易日是扣减低,这个就说明60日均价线的支撑助涨非常明显。
从指数变化中来说,上证指数在11月17日跌到第一个低点靠近60日均价线的2838点时,已经确定了后市的发展倾向,这点在当时已经解释过了,如果你长期阅读本栏的分析相信一定会清楚的知道。而上周五收盘越过2838点,当然就造就了60日均价线的再上涨,这点正好说明60日均价线上涨的趋势动向带动了中短期均价线的走高,所以是它上涨的主导能力带动上涨。
即在均价线体系的分析有所谓“趋势原则”、“大小原则”、“靠近原则”,这个就关系到影响力与作用力的问题,当然后面就会出现交叉的问题,而交叉就会形成高与低的差异,这些也是均价线分析的优势与重点。
结论是:本轮的5、10、20日均价线的上涨一定是因为60日均价线的上涨而被带动,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所以下一步也就会出现5日均价线向上交叉60日均价线形成同步金叉构成短线的助涨,而之前5日均价线向下交叉60日均价线的影响力可以轻易被60日均价线化解,因为60日均价线大于5倍于5日均价线。
以此类推,10日均价线也会向上交叉60日均价线,因为大于6倍;20日均价线也会在向上交叉60日均价线,因为大于3倍。
重点是:这些中短期均价线向下交叉的点位与后来再度向上交叉的点位对比,其中20日均价线最重要,估计再度向上交叉的点位会高于12月10日20日均价线交叉跌破60日均价线的点位,这点正好说明指数可以再创新高的证明。
20日均价线开始“扣低而助涨”,对明日之后甚至于未来20个交易日都会形成有利助涨,除非又重新跌回来,但真的要跌回来一定是60日均价线的“时间周期”到了才会如此,否则不会。这样是否说明未来至少还有12个交易日都是对多方有利的上涨呢?想想看,你会惊讶的发现,均价线这样使用,真是太神奇了。
这些就是均价线的分析体系,过去是否有接触过呢?如果没有,请细细思考,对你有利。如果不甚了解应该来学习,倘若跟其他人的分析模式有不一样,不妨对比一下,那一种分析模式更为“贴切”?更为接近“事实状况”呢?
进一步想,如此细腻的分析,说明什么?很简单,成功的操作就是“应在细节”呀!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