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中看盘及观盘的一些技巧

(2010-11-22 14:45:14)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市场一般只看到“已经成交的成交量”,没有注意到未成交的成交量。未成交量的成交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涨跌停挂进去随时可以成交的,另一种是挂得太高与太低无法成交的,这个部份以涨跌停最为重要,也是观察第二天是否上涨或下跌的关键。

可以留意例如东方通信(600776)、中创信测(600485)及方正科技(600601)它们锁住涨停的手数,先对比已经成交部份,看看它们之间的比率是多少?然后再对比与流通筹码的比率,如果仅仅只有2%以下的比数就期待可以紧锁涨停不开,除非前期已经投入构成有效的换手后锁单,否则根本不可能。

如果当日的成交量比率低于5%,那么涨停锁住的筹码要更多与这个部份才可能有效,如果经过震荡以后日成交量高于5%低于10%以内,都可以算是一次有效的回收,然后还有机会以比较低的比例来锁住涨停,这个部份要看是在早盘就锁住涨停呢?还是午盘才涨停,因为太早涨停锁住的比数要更大一些,午盘可以少一点。如果只是临收盘才拉高涨停优势另一种状况,这些都有差别。

对比这些关系,基本上可以找寻到个股今日的有效锁住涨停状况,这样就可以推估这个涨停是否可以延续到隔日,如此可以作为是否追高买入的一个参考,或是作为后面的跟踪基础,一次应用可以进一步了解“未成交的单量”对明日行情的影响。

这个部份的应用也可以加上大盘走势的观察,例如个股的走势影响不了大盘,但在人气上的维系俱有一定的影响力,此时回到权重股的营业判断,会对你的观察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在指数的应用上应该要对比权重股与指数的变化,例如周一指数在稳定后发动时间是到10:58分,但是中国平安早在30分之前就开始持续发力,形成后面的拉高。此时(11:22分)中国平安开始震荡,虽未看到有压低动作,但是必须有其他同板块个股接力才可以进一步让指数维持高位。

再观察中国人寿(601628)有接棒拉高的可能,如果对比中国人保(601601)基本上就可以确认来真的还是玩假的。此时观察中国石油(601857)及中国石化(600028)强拉的可能性应该比较低,因此这个时候的指数应该回调测试才较为合理,一定要对比应用,准确度更高。

如果多方过度的拉抬权重股对盘势来看不见得有利,因为成交量无法释放,同时也不应该在第二个小时释放,这样的操作策略是错误的,所以坚持拉高指数的操作模式对多头来说是不好的一个操作手法,只是这一刻市场人气依然旺盛,掩盖了当中一些不稳定的量潮演变而已,当走了一个阶段后才发现后续乏力,没有追高的能量,或是量潮跟不上,此时就会形成走高后的半天吊形态,当然就容易构成失速后的急速坠落。

这种状况到了13:14分以后渐渐明朗,到了13:34分以后才压低,指数回探早上10:30分的收盘2877点,基本上就是如此的推演,差不多也就是如此。但是跌到2877点以后,多方似乎又想撑一撑、拉一拉,如果对比成交量,多方实在不应该如此,因为这是不自量力的行为,没有注意到盘面上实际的状况,如此就犯了“对自己认识不足”的毛病,总以为只要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却没有注意到曝露了自己的弱点,即量潮不足呀!

以目前观察,多方的确不应该强拉才合理,越是想在极短时间内改变,恐怕付出的代价会更明显,毕竟市场的操作情绪在某些程度上会受到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它等于挂着高位的一把刀,何时再砍下来谁都没有把握,如果此时再拉高再释放“另一道金牌”,这还了得?更重要的是:这阶段应该属于“市场的自救”,绝对不是再度逆势拉高,此时的市场操作情绪如何?不是反映在股价上,量潮才是观察重点。

可惜市场操作者常常押错方向,总以为这样的发动就可以上涨,这是明显的一厢情愿而已,正如本栏常常提到的,如果要拉抬上涨形成一定的“高度”,必须要有足够的“力度”,如果力度不够就不可能有高度,连高度都走不出来,怎可能会有“强度”呢?所以只靠人气的发动拉抬时无法持续,也不可能有机会构成突破后再上涨,因为对比上方的量潮,多方会胆怯,也会不敢再靠近。

进入午盘第三个小时的发展,从早盘的演变来看,估计持续缩量应该是避免不了,重点是如此的缩量很难让多方维持上午的强势,同时针对早盘一个小时的状况推导,说明今日的确有倾向压低来收的动作,因此这一刻虽然指数仍维持红盘,但绝对不能因此认定俱有持续走高的条件与动作才对,一定要比对市场的变化状况进一步判断,毕竟支撑指数的版块在权重股,只要权重股不动,指数很难期待可以维持上涨。

在之前的分析中谈到,一定要多方面比较盘中的人气走向与板块的动向,同时观察权重股的变动,应用《麦氏理论》设定的条件及状况进一步推估,你一定会很好的掌握了趋势的发展与变动,尤其是市场人气的变动,基本上就是如此。在设定的“三点一项”的应用判断中已经多次完完整整的把握行情的发展与变动,几乎100%的完成整个盘势的走向预测。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