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1月19日)开盘论市:缩量中逐步推高指数
(2010-11-19 10:34:27)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欧美股市纷纷上扬走高作收的结果,对今日的开盘影响甚大,A股市场的投资情绪因为这样的条件而高开,如果从周四出现极度缩量的角度来看,今日高开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实,因为当日成交量压缩到一定的极限,除了说明市场卖盘因为下跌了一段以后减弱,也会因为跌到2850点以下区域后开始有了酝酿反弹的期待,这个市场的心理状况正好说明目前的市场变化。如果因为看到高开才开始思考是否买入,才蠢蠢欲动准备买进的话,对市场的感受与反应还是慢了一点,不过从点位于个股的变化来看,也没有太大的差异。
本栏非常重视周四出现急速缩量的意义,尤其在量潮的分析上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你可以比对一下从低于1624亿元以下的成交量,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大超过2200亿元,从《麦氏理论》的统计中,量潮增加直接进入1.3倍以上的幅度增加,的确来得非常快速,而且才几天功夫已经将最高日成交量推高到3065亿元,说明市场在瞬间里头由原来的举棋不定,看到确定上涨以后,几乎都在同一个时间短一窝蜂的抢进,才有如此的奇特现象,说明市场非常积极也异常兴奋,当然也可以认定为急就章式的投入,因为过度投入,也过度放大成交量效应,当然也就容易折损,因此在运行了20天周期以后再5个交易日调整后,形成急速下跌。
瞬间突起超过1624亿元的成交量,在理论中称之为“隆起量”,只要达到1.3倍以上的增量,也说明指数俱有再度走高的优势,从后来的走势状况已经证明,但由于市场反应过度,所以日成交量持续放大,当超过了中期均量线的1.6倍以上时也说明反应过热,所以因为过度的滚轮以后造成区域增量加速,也构成长达五周的大成交量区域,这个部份将是未来多方无法越过的沉重负担,也是未来一次重要的套牢区域,如何化解呢?常态来看一定是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操作才是一个稳妥的发展,但一般市场都不会做如此设想,总想快步前进,当然就会造成一定的破坏,目前只有持续观察这些动向再进一步的研判。
没想到周三、四两天形成突然间的缩量,似乎这个缩量可以跟之前的隆起量划断,形成一个新的独立的量潮运行,由此可能吗?理论称之为“断层量”,这种瞬间切断的方式就如健康疗法中的断食一样,市场是否可以消受呢?从巨大成交量滚动到快速的萎缩,这样的大变动在过去市场未曾出现,到底是筹码锁定形成急速缩量呢?还是因为已经借助大成交量以后将筹码释放,散落在市场形成筹码的凌乱,这个部份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才可以下定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原来上方买进者已经输了这一局,简单的说已经先把他们给套住了,至于后面要如何处置?套牢者已经没有发言权,只有任由宰割,等于要死要活要看别人脸色。
换一个角度思考,急速缩量也说明多头采取了一个“快刀斩乱麻”的操作模式,急速止血式的操作反而有助于后面的变化,因为敢于如此操作形成的放大量与缩小量巨大差异,简直就如壁虎断尾求生呀!这是本栏看到的一个非常奇特的操作手法,是否背后有集体式的指令配合呢?这个不得而知,但可以感受到本次市场在筹码的缩放自如似乎俱有一定的稳定控盘能力,到底是那些操作者的行为模式呢?目前还看不出来,只是一些奇怪的端倪而已,提出来给大家思考。
依据“三点一项”的开盘状况,高开后急速压低时一个聪明的选择,也是进一步测试市场支撑的必要手段,但10点钟压低了以后开始出现不再杀低或是不愿杀低倾向,是否有能力拉高呢?如果观察开盘30分钟的量能变化,显然说明今日多方又将陷入一次极小量潮的情境两难局面,此时只有“一项”可以期待,首先看人气动向,从开盘前50只个股涨幅只有2%到目前已经到6%的情况来看,市场人气渐渐恢复,只是权重股此时还按兵不动,有点老陈持稳垫底后发的意谓,是否如此,后面再观察。
简单的说今日的上涨主要是建立在“不愿杀低”的基础底下,不是“积极追高”,如此一来10:30分钟的收盘对今日来说就非常重要,因为这一刻如果多方积极回应,将指数拉高,而且一定要越过早上的高,那么说明今日的再度发力上涨,以接近最高点来收盘也可以期待。目前(10:21分)还没有看到这个迹象,但观察股指期货的确有此动向,尤其经过高开后压低洗盘然后再度拉回的动作来看,今日多方有进一步积极作价能力呀!
虽然今日多方最大的隐忧就是成交量,就算今日拉高来收,成交量一样不会放大,如果要回到过去超过2200亿元以上的大量基本上已经不容易,倒过来说,先稳定才是正途,期待多头的积极进取,再发力。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