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11月17日)开盘论市:缩量下跌无力反击
(2010-11-17 10:39:32)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屋漏偏逢连夜雨,A股下跌阶段本来就已经弱势的格局下,偏偏遇到欧美股市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因此形成股指期货一开盘再度大跌,说明在一个脆弱的市场本身已经形成极度不稳定的态势,只要有一个风吹草动的变化都会误以为草木皆兵,所以今日的股指期货开盘可以认定为类似这样的心理层面所产生的变化,至于是否最后的状况也会如此呢?不必然呀!重点还是在于你自己的操作设定。
如果摊开所有资讯媒体的分析,几乎都在解释周二会下跌的原因,毕竟新闻媒体报道的是已经发生的旧闻,不可能在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可以报道,所以难免看起来似乎都是落后解读。例如市场针对周二再下跌的状况会认为是“热钱获利回吐”、“二次加息预期”、“商品期货暴跌”、“韩国加息”或是其他原因,总是要找到一些理由来说明,否则如何报道呢?当你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输掉了,而且输得很彻底,此时的报道最多只是给你一个安慰,也许会让你比较宽心一点,但实际上你还是亏损。
回头检视,两周前本栏应用《麦氏理论》推导时就谈到时间周期的演变关系,谈到依据20日均量线超过2210亿元历史新高之后持续延伸,在4.47天的时候会形成一个调节的讯号,即到11月8日这一天的上午临收盘前要调节。就“量”论“势”,不谈太多其他的因素,否则无所适从。回头看看结果完全验证,说明量潮分析才是市场最重要的分析,可惜市场多数的分析模式都是以价格为准,只有《麦氏理论》是以量潮为准。当出现滚动大量时,市场总认为如此的量潮释放可以再度将指数推高到更高时,本栏反而提出市场的“饱和量”观点,尤其经过一个周期20天的循环之后,目前已经感受到量潮的演变。
如果你细心的对比本次量潮的变化,非常明显的已经超出07年5月底阶段的大量周期,及09年7月底的周期,尤其这一次竟然维持连续五周的大成交量,上周更创下一周最大成交量,高达13416.96亿元。多数分析者会误以为大量是推动上涨的必要条件,但绝大多数的分析都没有进行严谨的比对分析,因为量大与小的差异最重要的关键在“谁提供了筹码”?如果是一个锁定筹码的市场,不必如此滚动大量也可以天天上涨,但是因为市场信奉一个错误的量潮观点,误以为“越是大成交量就越会上涨”,只要“持续滚量就会持续上涨”,这些都是过去常常出现的错误,这次也不例外。
本栏提出任何市场一定有市场投入资金的饱和高度,虽然无法真正找到市场的饱和点,但可以从量潮趋势演变中探求出一定的比率模式,应用这样的模式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比较,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超过了市场的负荷之后,期待持续放量上涨是不可得”。经过这次的持续滚大量到了一定的高峰之后,上证指数20日均量线最高达到2464亿元的超高量潮水平后开始下跌,说明市场即使再多热钱或是游资,在一个20天周期内投入的资金就是这些,你想要多也没有;其次是,市场可以承受与接收的量潮滚动也就是这个水平模式而已,还要期待再上涨走高吗?
在指数还在上扬的过程中本栏谈到一定要重视4月16日收盘3130点的点位影响,尤其回到周线上分析,显然这个点位就是这个阶段上涨中最大偶的阻力,以《麦氏理论》K线的分析,根据周线的收盘推导正好如此,所以本来屡次谈到一定要留意这个变化,如今再度证明。更要的是,本栏谈到从周线观察,上证指数直接跌到2841点的区域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回探年线或是三年线的发展已经明显。如果在日线上观察,等于回探60日均价线区域。
如果依据60日均量线上涨的趋势判断,本栏要告诉你的是本轮下跌不应该会跌破60日均价线,因为量潮趋势俱有一定的支撑效果,所以不会也不可能一次性的被有效贯穿,或是被跌破以后就倒地不起。如果市场对下跌的反应过度,不幸直接贯穿60日均价线,此时反而应该冷静的思考是否应该开始承接才对,因为如果跟着市场起哄,跟着市场在这个阶段胡乱追杀手中筹码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因此这个阶段务必要多一分冷静思考及设定更好的对策,这才是操作的基本概念,绝对不是跟着市场走。
从今日“三点一项”的观察,现在时间才10:17分,但因为前面9:45分及10点的条件推导,显然10:30分的收盘还是要压低来收,对一开盘就抢短的短线不利,甚至于还要再度的创新低测试市场的支撑能力。观察市场人气动向及资金的分配应用,显然今日没有感受到权重股护盘的迹象,说明今日会是一个常态的走势,等于回归市场操作了,不再有其他干扰。如此看来弱化后的市场只有更加弱化,目前如果去查找支撑还嫌太早。
本周最大的变数在周线收盘,今日又逢周三,到底下午盘的状况会如何演绎呢?目前很难说明,有一点可以说的是,开盘后缩量说明后续力道不足,多头今日难以成功反击,别期待反弹呀!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