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1月2日)开盘论市:追高没有好处,不如停看听
(2010-11-02 11:05:30)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因为周一的涨幅相对比较大,同时在进入上一次的高位区域时如果还持续推动上涨,对任何一个阶段的操作都会形成明显的压力,倘若不顾一切的强拉容易造成折损,因此一个稳健的市场通常在大涨之后的隔日会略为放缓动作,不再度持续拉高是一个聪明的操作选择,因为如果持续强力拉高不仅市场不认同,也会引发大幅度的调节卖压,如此不仅达不到持续拉高的想法,还会进一步促使多空激烈交战,最后一定会释放出大量资金,形成成交量再度放大,这样的做法当然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因此今日小幅度高开之后立即压回时一个明智之举,也是操作上必然的选择。
如果多方的选择是急就章式的胡乱强攻,不仅曝露出自身的弱点,同时会引发市场的猜忌与疑虑,这样形成的市场氛围也会相对不利,对多方持续的上攻也会构成一定的压力。考虑到周一涨幅相当高,已经有不错的利润报酬,这样的基础一定会引来短线获利了结的卖压,加上收盘点位3054.02点已经创下本次收盘的新高点,如果依据三周前的收盘2971.16点的运行关系,已经达到12个交易日,说明如果还要持续在这个阶段推高指数,一定要耗费非常多的资金将它推高,此时第一个要考虑的要件是:有没有新资金的投入?其次是:如果股价再涨是否有追高买盘跟进?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虽然不知道最终的高点是多少?但是每一天的高位都会伴随另一个高风险的产生。
这种状况的产生是每一个波段上涨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也是每一次放大量或是重新历史大量之后一定会发生的市场状况,这些都是必须要注意与避免的问题,难免会让市场暂时胆怯或是多一份谨慎小心。如果以第一次增量超过1624亿元之后的时间周期估算,至今已经运行18个交易日,以市场惯性分析,通常在第20个交易日之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在《麦氏理论》统计中的滚量关系,即针对1624亿元之后的1.3倍(或是1.382倍的2244亿元)增量,这个量潮水平说明市场进入一定高度敏感与波动的阶段,甚至于是草木皆兵的阶段,属于动辄得咎的变动周期,随时都容易造成折损,所以难免会更加小心翼翼。
正所谓进入高量潮区域后的操作手法改变,任何一次的行情变化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值得惊讶!不仅如此,如果以滚量的高峰水平估算,应该在2598~2627亿元之间,如果超过这个水平量可以视为高度危险或是极度危险,随时都有因为冲高放出大量以后立即回转的危险。因此这个阶段不是看指数高低问题,一般习惯于谈到指数高低位来说明指数是否进入高位区,对《麦氏理论》来说,一定是先看成交量的演变,这个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也是市场任何分析理论最薄弱的一环,这点正好有此理论补全。
如果要很好的推导当然必须应用“分析三部曲”,首先看扣减的对比量,显然未来三天进入九月底最后三天的扣减,当时是本轮中的一次低量潮,对中期的扣减关系来看,都是有利的局面,等于从今天开始到周五都俱有因为“扣低而助涨”的优势,或是一定的支撑作用与关系,由此解读参与操作者的心态,会更加完整的解读了市场的量潮基础与变化,然后再回到指数的角度来看,基本状况就会明朗。如果还有差异或是变化应该是进入10月8日的扣减,这一天的日成交量对比后来的日成交量已经形成相对的“很少”,这个也是一次关键影响。
一般分析很少能够触及这样的层面来看问题,基本上都是以价格为主来看高低,从来没有将关注重点放在成交量,几乎将成交量当成补充应用而已,而在解读中几乎也都只是顺带说一说而已,真正可以说出成交量变化的“所以然”结果的几乎是凤毛麟角,而《麦氏理论》注重成交量的分析正好可以完全掌握了市场的动向与脉络,也因为根据量潮推演,所以几乎每一次都可以事先掌握到高低位的变化关系,也形成了分析的一大特色。
依据今日开盘后的“三点一项”推导,目前(10:22分)只看到二点,但已经知道进入多头的弱势,尤其从“一项”中的市场气势观察,权重股几乎都没有任何护盘操作动作,加上涨幅排行榜中的个股几乎是过去市场炒作中的人气股或是投机股,等于说明了今日市场的投机氛围非常重,也说明今日指数无法形成再度推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只要10:30分第一个小时的低于10点钟的点位,可以论断还要再度压低测试支撑;倘若高于10:00的收盘,说明多方要有维持在一个低位后拉高反击的动作,只是反击的能力难以论断。简单的说:今日会收黑,至于下跌到何种程度目前不容易说明。
这样的基础条件告诉我们:“绝对不要追高”,因为上方的涨幅空间暂时受抑制,至少指数不会再度大幅拉高,因为权重股今日不会涨,如果还有权重股拉抬只会是个别的权重股发动而已,其他基本上已经不会,也可以说明炒作拉抬指数的动作暂时告一段落,代之而起的是人气的投机上发挥,因此这个阶段的风险也开始显现。
个别投机的机会存在但就整体盘势来看已经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考虑的风险问题,今日务必要保守谨慎应对,尤其是任何再度拉高或是强力拉高的动作时,更应该反思调节减仓的操作思路,因为追高买入没有优势,不如先“停、看、听”。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