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9月14日)开盘论市:保守一点、谨慎小心
(2010-09-14 10:49:37)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上周本栏提到本周的趋势形态发展条件及状况,其中最重视的主要关键在于周线趋势的变化,对多头来说本周几乎形成了一定而且完整的压力,如果在本周要强势上攻的确不容易,毕竟趋势的压力对多方形成的压制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化解,所以此时必须留意量潮的演变,因为只有量潮上出现“以量破价”的再推动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扭转与改变,可惜的是在这个阶段中实在看不出成交量会出现一次急剧的放大,如果无法构成再度的滚动那么实在无法相信这个区域里头会构成有效的价格上涨,这个部份的说明在近期的分析中已经多次谈到,务必注意。
因此,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进一步留意盘面可能产生的一些特征变化,从原来的基础条件加以推导,这样才可以更完整的体会市场的变动与走向,更重要的是要以统计条件去感受市场的操作手法,因为目前只有个别动作的炒作因素刻意造成个股的强势,除此之外实在已经没有其他优势,这个部份基本上可以分成几个因素条件:
1、中期量转入中长期量潮的演变,是否可以进一步改变量潮的基础结构?
2、均价线的压力来自于“四级趋势”最后一个阶段的扣减,只有等待时间周期自然调整以后才有进一步的确认;
3、对比半年前权重股发力维持指数推高的对称影响;
4、9月份股指期货到期日在周五,必须密切关注它对市场的影响;
5、当市场进入投机炒作时出现多数投机股持续强拉的现象,完全属于市场行为的炒作模式对市场的影响;
6、其他变数的出现。
市场一般不会注意到的一个状况就是量潮的增减问题,通常看到量潮放大以后就简单的认定量潮可以推动行情持续上涨,基本条件推导的确可以如此认定,但是必须要注意第一个是市场投入的实际资金滚动状况,这个部份只要从滚动的比率条件加以统计就可以知道后续增量的状况,例如针对20日均量线的最低606亿元对比,当进入一倍的涨幅达到1212亿元以后,说明第一个阶段中期均量线的量潮倍幅增速已经完成,接下来应该针对中长期均量线的推导估算,可以从时间周期与区域的变化观察增量的持续能力,对比60日均量线的持续放大的后续作用与持续力,如此才可以进一步的掌握量潮的变动。
观察中长期的均量线发现虽然目前市场维持在1375亿元以上的大量,但未明显看出是属于新资金投入的结果,显然说明只是场内的存量资金增加投入而已,所以此时形成的一个操作状况属于人气上的滚动,但无法做到力度的增强,所以难免就无法出现增量以后的高度,因此多方在5月17日之后形成80天的时间周期,已经达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周期但还是不敢尝试越过120日均价线,说明多方的势弱。本栏从这个解读是市场不曾有过的应用方式,因为市场一般的解读只是简单的说明量与价的关系而已,无法形成一个体系的应用,所以难以做到如此的推演,这个就是《麦氏理论》的优势。
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必须注意半年前应用权重股推动后将指数拉过120日均价线的变化,时间就在3月29日这一天的影响,在下周一整个影响就会出现,对比半年的状况后发现,市场的操作者还是回到这样的操作模式应用,说穿了就是进行半年前的一次解套模式,但因为目前已经陷入亏损,所以可以解释为他们在进行一次“困兽之斗”而已,但最后一次的努力失败之后会如何呢?是否会引发后面进行一次的加速回压呢?这种状况就是本栏最担心的发展与演变,所以才会持续几天都如此的严厉警告。
实在不愿意如此看待,但是当配对股指期货的发展,加上近期中国石化及中国石油的走势,加上三只保险股及个别银行股的发展,让本栏无法不将这些关系串联起来思考,的确已经陷入这样操作的循环,是否会衍生后续的不利状况呢?这个就值得我们进一步注意。倘若将这些因素加上近日操作的个股对比分析,你会发行市场已经陷入走偏锋的炒作,仅仅靠人气或是一股气势的炒作而已,没有回到实质面的发挥,说白一点所谓的机构法人或是信托基金,其实他们还是在炒作而已,那有什么基本面因素的分析,那一些说词只是表面的解释而已,用这些亮丽的说词来掩盖他们的炒作,这个才是市场最大的危险。
也许本栏过度担心了也说不定,不过如果这样多一分小心对你的资金应用有帮助,还是要多一分留神。至少有一点是明显的,即时间的共振似乎一切都指向周四,到底周四会发生什么事?只有天晓得,对我们个人操作的风险上选择,应该还是要避一避才好。
不能说如此状况一定是一次逆转,但往往在拉抬不成后资金无法源源不断的投入,也说明后续的再度爆发力度还是有限,此时就应该倾向保守一点。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