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凸显10日均价线优势
(2010-08-05 09:12:50)
标签:
股票 |
戏剧性的一幕再次上演,在最后一个小时的交易里,将指数从全天的最低点拉到最高点收盘,这样的走势一般不容易在大空头跌势环境下出现,倘若能够遇到,那么通常都反映出相对比较强烈的作价行为和市场基础。
以麦氏理论的分析基础来观察行情的演变和发展,首要需要确认的仍然是多空环境,这是分析和解读行情未来走向的基础条件,不能偏离这个基础来探讨行情发展,否则会被短暂的现象所迷倒。就周二下午盘最后30分钟的急跌,从行为上而言,的确会让不明就里的投资人生畏,但是就结果来看,并没有对实际的结构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反而正好顺应着结构性的修整行为,这反倒是有利于行情的健康发展,这点主要体现在成交量的方面,不仅仅是持续扩增格局的延续,还有增量行为对中短期结构优势的增强,特别是20日周期获得扭转后的必然修整,更会提升20日周期所构成的优势基础。
当然这也是得利于过去10个交易日以来的持续向上推升的指数环境,由于连日上扬,促成10日均价线逐步走高,并且保持较高的仰角上行,这通常都不容易在急速回档的行情中被瞬间改变其移动趋势,所以周二下午的分析中就特别强调,周二低开震荡后,由于指数与10日均价线的距离较近,会有击穿10日均价线的行为出现,但是千万别期待指数会在10日均价线以下盘旋太久。从周三的交易结果来看,显然这是非常贴近市场走势的说明。
以全天指数交易的过程来看,指数在10日均价线以下盘整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90分钟,这不是刻意要计算这个时间,而是要让您感受到10日均价线在这里的重要性,当然主要体现出其具有的支撑助涨力道,而且这全来源于扣低走高向上扬升的移动基础,并且是绝对保持4个交易日扣低走高的条件,才得以能够将全天的行情发展形成前后较大的差异性变动。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估计最后翻阳收高没有多少人能够如同本栏周二下午的文章中那么说明,至少在14:30分之前可能都是如此,甚至当指数跌破2600点的时候,已经吓得屁股尿流,但是亲爱的学员朋友,应该清楚明白这都是得利于中短期结构的优势条件,而且就指数波动的空间也早已经探讨说明,虽然2575点未能够绝对触及,但我相信您对2588点的到来早已经垂涎三尺了。而将10日均价线以下的修整格局当成难得的承接机会,您应该已经获得成功了。
就以10日周期来探讨已经说不完了,《麦氏理论》并不会去找太多的理由,哪里会有什么A消息的影响,或者B消息的利好,等等这些都不是麦氏理论要去考虑的,而主要在于客观的技术结构,其实倘若您只要多那么一点点的客观性,我想您不会无视于10日均价线向上移动的这一客观事实,倘若这个周期因为长短的问题而可信度降低,那么20日周期的同步上扬格局,应当是不会忽视的,更何况最晚周五就会促成20日均价线向上交叉60日均价线,这虽然还不能算成是有效的“金叉”行为,但是却已经逐步开始形成有利于20、60日周期同步发展的局面了,时间越向后移动越明显。
而且以20日均价线的移动扣减关系来看,以当前指数所处于的位置平行观察,都可以有长达14个交易日的绝对扣低格局,倘若以20日均价线所在的水平线来看,也有约10个交易日的低扣减行为,假如再进一步缩小范围,那么估计在扣减7月20日收盘点2528点之前,都将会维持20日均价线扣低走高的条件,同时依照20日均量线的移动关系,那也具有同样的局面,这些都给短期内行情利于操作的奠定基础。之后才会会面临成交量能否进一步扩增的问题,否则当20日均量线进入相对高量区域扣减时,会不利于中短期结构继续向上推进。
好了,就以上探讨已经足以表明中短期结构的优势条件,会有利于市场继续维持相对多方有利的局面,操作基础就在这里,至于60日周期乃至更长的周期如何影响指数,在中短期结构优势没有被消耗掉之前,可以先当成次要因素来看待当前的行情发展,将操作建立在中短期结构的优势基础之上。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指数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只要遇到长线趋势的阻碍和压力时,还是会有比较明显的反应,这也可能将会是结束中短期结构优势的可能。不过应该是下周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后面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