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必利好消息而上涨

(2010-07-21 12:49:56)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周二是一个非常典型不必利好而上涨的例子,这个例子说明很多时候市场的分析总认为需要利好的激励才会上涨,实则不让,应该是市场人认同后形成的自然性上涨更为珍贵,所谓“市场认同”事实上就是技术面上的优势,而最大的优势就是来自于成交量的表现,所以本栏选择以成交量的研究探讨作为分析的基础说明是正确的。

消息面的利好应该只是激励市场人气的一个媒介而已,或是一个催化剂,因为这样的消息出现所以市场更有信心。通常一个重大消息面的出现,它有两个重要的把握时机,一个是此重大利好消息未出现前,是否可以事先准备与判断,因为从推导的条件应用分析,你可以从量潮的演变找寻出一个量潮演变的时间关系,然后加以把握,一般所谓的利好都会在这样的基础里头出现。

如果量潮没有这样的基础,即使出现重大利好也是枉然,例如08年4月23日晚上宣布调降印花税,虽然隔天强势上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还是跌回来,显然利好的强力发布只是一时的刺激,长期还是需要成交量作为后盾,否则利好反而沦为出货的良机。本栏在应用《麦氏理论》在三周前就已经预估到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此时当然可以随时把握。

第二种状况是出现利好以后是否可以立马判断此利好的积极性与持续效应,如果可以知道它的持续效果,那么应该要随时跟进,倘若利好发布以后的持续效应出现,当然可以积极参与。举例08年9月18日发布印花税单边征收的消息出现,股市的确也是积极上扬,但是持续性受到制约,最后还是下跌,此时如果是“后知后觉”也只能跟进操个短线而已。

但是到了08年11月9日发布的“4万亿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产生的积极性及持续的效应就完全不同,因为当市场跌到一个相对的低位,同时政策已经化被动为主动,更重要的是已经进场多日,形成一个阶段的吸筹作用。如果没有成交量的配合也难成大局,主要还是因为成交量已经进入低位阶段,这样水到渠成的状况就有别于之前两次的发展。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的是,在消息面还没有宣布前该周,一些基础建设的个股已经发动,显然市场消息灵通人士早已经进场准备,回头看看这些过程,是不是都有脉络可循。请注意其脉络的过程,如果你可以将这些脉络过程倒推应用,将这些状况用来论证这个阶段的反弹,你发现什么了吗?

这里并没有重大利好出现,也没有政策频频吹暖风,更没有什么吸筹的动向,也没有个股的优势,仅仅只是成交量进入到一个阶段的低位后反击要件而已,所以这里不是消息面的利好,而是技术面的优势发挥,是来自于成交量的条件产生的状况。如果这个状况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是否应该回归到成交量的状况来解读呢?倘若你认同这个模式说明,那么就不应该去在意市场说的利好,而是更应该要注意日成交量对盘势的影响。

通常回归到技术面的操作,尤其是成交量的判断,市场都习惯于用多头思维解读,例如“有量才有价”,其实这句话如果从字面来说是错误的,因为随时都“有量”,所谓“有量”的意思是“增量”,或是成交量“放大”的意思,所以字面上太过于随性的应用与解读难免就容易犯错,所以需要纠正。

例如市场习惯说的“无量下跌”,也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应该说是“缩量下跌”,如果用多头思维说明,任何缩量就是筹码的稳定,或是没有卖出压力,还是卖压被有效的化解,另一个说法就是卖压已经获得有效释放等等,结果呢?用跌势形态解读,结果正好相反,因为“缩量也一样可以下跌”,有哪一个阶段的下跌不是如此呢?

《麦氏理论》谈到的最怕就是维持“同等量”滚动换手后价格下跌,这个现象正是“你丢我捡”的典型,因为“多头不死、下跌不止”的典型说明,天天都有人抢短,这些短多不死就难有翻身之余地,这个才是最可怕的一个状况。可惜市场从来就不会从跌势的量潮加以解读,永远只有一种模式说到底。

本栏谈跌势量潮已经超过八年了,经过如此长的时间,市场竟然还是观念错误持续发展,还是有很多分析者习惯于多头使用模式去解读任何一次的行情,难免会犯错。更重要的是:从来就没有保证准确的分析与预测,人人抗议预测,但没有人敢在未出现之前给你保证一定对,所以任何分析与预测只是一个推导的看法,这个就是本栏不断强调的概念——股市是可以预测的,只是准不准的差别而已。

不管你使用的是那一个派别的分析方法,不管是基本面、政策面或是资金面,那些自以为学有专长的分析,尤其是学院派或是机构的分析者,他们都瞧不起市场派的操作或是技术派的操作,虽然他们一开始是用基本面筛选行业与个股,但是最后他们的操作还是设定在技术面上进行,说明其实两者都是相通的,只是多了一些成见不同而已,难道技术分析者就没有参考基本面或是心理面的问题吗?也不是,都是一个综合的分析呀!但是最后不管谁的分析都好,因为是“人”参与的状况,最终都是“二八分”,当绝大多数人倾向一个模式是,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绝对倾向,要不是持续大涨就是持续大跌,另一个就是反转,从原来看涨反转为下跌,下跌状况也一样。

这个说明什么呢?很简单,成交量的解密才重要,完整的解答了成交量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只要将成交量的研究做好,随时都是一次好的操作。此时你不必听消息,也不必等消息,就如本次指数行情的反弹,在6月30日本栏已经谈到“时间到了”,什么“时间到了”呢?量潮时间到了,因为当看到20日均量线降低到706亿元以下时就说明低位出现,随时酝酿反弹;当510亿元出现以后本栏就谈到随时会反弹,如今回头看不就是这样吗?还需要利好消息的配合吗?

这样不是领先解读了市场吗?不是领先了消息吗?你还要听消息吗?应该都不要了,重点是将成交量学习好,重点是“量不量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如何“破解成交量”的密码?本栏早已做到,你也可以做到呀!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