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6月29日)开盘论市:缩量四天机会浮现
(2010-06-29 11:09:46)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连续三天缩量以后今日进入第四天,市场会因为看到天天缩量而习惯了低成交量呢?还是会因为低成交量出现以后会产生更低迷的压低动作?或是因为缩量以后暂时会让多头形成一股反击的气势?这三个状况都会是未来发展中一定的变化,也是行情演绎中必然的状况发展。到底会是那一种状况的机会最大呢?本栏认为地量形成以后的状况会形成地量的走势变化,而地量不会出现创新低,这是过去统计中出现的一种较为明显的变化,所以本栏还是倾向地量先反弹的推导说明。
从05年12月6日开始上涨以后,市场成交量持续放大,到06年的11月30日放大量超过440亿元以后,量潮形成的趋势推动指数的走高已经非常明显,除了08年10月份因为金融海啸造成成交量急速萎缩之外,已经很少再出现低于440亿元的低水平成交量,那么周一出现这个低量代表什么意含呢?缩量是到了一个临界点呢?还是趋势发展的延续?还是才开始下跌而已呢?这些状况与发展绝对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推敲。
不管任何时刻市场永远都是三个观点,一是看涨,二是看跌,三是不置可否,这三个观点左右了市场行情的变化,所以在任何时候都是这三股力量在拉锯,只要某一个力量被削弱,那么另一边就会增强,显然目前多方是被削弱的一方,而削弱以后是否有能力反击,基本上看两个问题,一个是趋势方向是否有可能改变,二是成交量是否进入一个低水平低位,以目前来看量潮与价格趋势未来改变,只是因为出现快速的急缩量潮造成顿时的平衡改变,当然最后决定真正扭转与改变的当然是时间,而是将创造了空间的条件与机会,这个时候就开始被改变。
所以《麦氏理论》谈的就是量、价、时、空的原理依据就是如此,因为量与价一定是分不开的两个最基本条件,而形成量价的交易一定是时间,也因为价格的波动创造空间,如此一来就构成了很多分析元素,事实上构成这些元素的最重要关键只有一点,即市场的心理因素而已。因为市场心理才是最后分析的重点,任何时刻的强与弱绝对就是心理因素造成,所以先了解心理的层面变化以后再回到四个原理条件说明才可以更完整掌握市场的涨跌。
市场缩量简单的说就是不愿意买进,正如营销概念中说的一句话:“没有卖不出的物品,只有价格问题。”其实股票本身就是这个问题而已,那有可能没有买盘呢?一定有买盘的投入,只是价格不满意还不到自己愿意买进的点位,所以才会暂时不愿意投入而已。如果股价跌到一个低位阶段,那么市场就会从原来不愿意买进到进入买进,通常市场会称之为“投资价值的发现”。何时才是投资价值呢?哪里才是投资价值点位呢?这个就看市场的共识啦!
目前是否有“市场买进的共识”呢?暂时看起来似乎没有,但股市所谓“买进共识”往往就在一瞬间就发生,从原来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死气沉沉,但是当买票一投入就会顿时生气勃勃,似乎;立即改变又出现多头风起云涌,试问那一次的上涨不是这样呢?几乎都是如此。但哪一个点位才是市场的“买进共识”呢?这个常常说起来简单,但论证起来很麻烦。
本栏还是会依据原来的条件推导,即成交量萎缩作为基础,当成交量进入连续缩量五天时就会开始改变,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市场的因素转变,虽然没有人会知道低点在哪里?也不会有人可以事先测算出低位,但是一个合理的点位,一个基本的基础点位一定会在急速压缩量之后浮现,从过去统计中说明很多时候都是如此,所以这次我们也应该如此看待才是。
要确定一个低点然后看它反击简直就不可能的事,就算真的说准了都是巧合的充份居多,即使真的测算到了也不能居功,因为不可能每一次都可以测算得出来,更何况每一次在测算推导时谁都不可能会有绝对的把握,那么应该如何呢?
只要是合理的区域点位,那么就主动买入后等待事后来证明,如果真得有错或是根本不会出现,只要操作策略改变一下就可以没有关系。通常会有分析认为以其如此不如等确立上涨时再来,这也是一个方式,但也会有一说认为等它涨上来就来不及了,总是有多种观点看法,每一种都有它的道理,也可能根本没有理由;也可能对,也可能错,何必在意呢?重点在于你自己心里的应用及把握,只要掌握这点之后,其他都不重要啦!
如果市场出现绝对弱势的状态,常常会先跌再说,也因为先跌所以会出现难以解释或是莫名其妙再压低的状况发生,此时一定要注意如果出现瞬间压低或是再下跌,往往就是机会的到来,今天的状况正是如此,一定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因为看到下跌就受到干扰认为跌势会持续发生。
这个阶段绝对不是“底部”,所以不是“底部量”,它仅仅是“地量”而已,当地量出现以后就会反弹,而反弹的目的是为了再下跌,这才是趋势说明的状况,也是本栏持续表达的观点,本轮行情应该也就是如此,值得注意。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