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6月23日)开盘论市:多方进行消耗战,累积卖压
(2010-06-23 10:42:47)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低开应该是在市场的预期中,而且低开之后直接跌破周二的低位是合理状况,因为周二的低点未完成,加上周二出现两波拉抬,第一次是三只保险股配合中信银行,时间在开盘不久及11:08分以后,第二次在下午13:30分之后,由中国石化来发力,这样的操作模式与手法说明多方实在找不到可以着力的题材,有点临时起义式的短线干预炒作而已,主要的目的还是维持盘势的红盘,这样的炒作模式是没有太大的意义。
股价的炒作就需要钱,但资金的投入有几个可能的变化,一个是属于市场形成共识以后形成的集体式投入操作的资金,这个部份可以视为政策主动性投入,也可以来自于市场投入的资金操作,总之可以视为全面式的投入后产生最积极有效的发挥,此时成交量会因为一波波滚动后越来越大,股价的上涨也可以期待;当陷入单兵作战式的资金炒作,一般资金量都不大,只会是局部性个股的发力而已,这样的局面也可以说明人气不足或是人气衰退,目前就是这样的状况,在基础条件不足的情况之下,如何期待会持续的上涨呢?
市场用有限的资金集中火力在单一个股或是单一板块的发力还是会形成积极有效的效果,例如之前集中在某些医药板块的拉抬,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后来在有色金属的发挥,也形成一定的有利局面,还有借助银行板块的力量干预了指数的变动,同时看到三只保险股时不时的发力,找到的题材尽然是A与H股的倒挂,在过去的变化中基本上都不会讨论这个问题,而会直面的探讨多头如何发力上攻的优势,如今反而需要靠H股的对比来激励,所以真是时不我予,说明A股本身已经走到了涨势的尽头,也是最后的关键时刻。
由此也证明不管任何一个股市,最重要让市场维持上涨气势与强度的主要原因就在成交量,如果量潮趋势属于下跌,不管谁都奈何不了市场的趋势发展,所以研究量潮的趋势才是分析的根本。
一定会有人认为政策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调动资金进场左右行情,话虽没错但成交量趋势反应的是市场的倾向与事实,这个状况其实不就是资金投入的结果创造出来的吗?所以当量潮趋势下跌的时候也说明就是因为政策不支持才会形成缩量下跌,它也就是政策造成的事实,怎可能政策会在一夕之间转向呢?这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所以谈到政策可以造成成交量增加也只是假设性的问题,没有看到实际上政策已经直接影响到资金的投入,说明政策根本不会支持,当然就不容易上涨,不能先假设后要答案,这样就是倒果为因。
如果说横盘休整是技术面整理的一个必要条件,那么目前的确指数在2500点的上方已经形成初步的稳定状况,而且修整的时间条件也俱备,可是修整本身不代表一定会成功或是市场认同,初步上接受了下跌到低位的优势,但不代表可以从这个区域扭转形成涨势,因为主要的趋势还是无法克服,所以简单的说:当量潮趋势无法形成上涨时,即便是区域形态修整后有转强的现象也不足以支持盘势就此走高或是攻坚,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即使看起来似乎真的稳定了,但是中长线的跌势还在持续,完全没有改变,也说明这个阶段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任何因为价格上涨就成功扭转发力,不太容易呀!如果改变20日均价线的上涨可以视为中线的稳定,但是要上攻必须是扭转60日均价线的变化以后才可能做到,目前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还是看跌,这个就是趋势。
20日均价线说明今日多空交战点在2583,这个点位的争夺是目前多头的重心,也是反转点转变后的关键周期,可是必须注意的是未来6个交易日都是扣高,说明20日均价线的压力会持续,势必到下周三以后多方才可能出现自然的区域整理优势,而且这个阶段必须保证不再下跌,如果再度下跌延续了跌势,加重跌势的破坏,那么多头会更难以翻身。
目前属于多方不愿意杀低认赔,都咸认已经跌了这么多,同时因为跌深了以后有所期待,也会造成权重股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力干扰指数的变动,如果你只是 的变动,是一点意义也没有,就如昨晚打球后有友人问我今天指数涨几点?问这个有什么用呢?问的人是多余,我的回答也是多余,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这个就是茶余饭后一个闲聊的开场白对话而已。
短线上的涨涨跌跌是常态,不能因为看到一日上涨就认定开始会上涨,时间与空间的整理因素决定了后面的发展,所以下周三以后再来看行情的演绎会更加清晰完整。不过个股不一定如此,因为个股与大盘的差异存在,应该针对个股的状况说明,不在此列。
今日属于跳空低开后的弱势格局,状况不明,但可以确定的是成交量不足,后市发展还是有很多隐忧,务必多留意。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