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从10日周期到20日周期
(2010-05-29 15:03:44)
标签:
股票 |
从5月7日开始至今的16个交易日,指数发生了剧烈的波动,虽然波动的幅度较4月份的下跌过程已经收窄,但是却在两周前仍然成为推动多数个股创新低的推手,真正停止再下跌的时间要归为5月21日的低开高走的长阳确立,算是暂时性结束了从3100点向下的跳跃性跌势,直接将指数拉低到2600点区域。
虽然上述指数的演变发展过程,完全吻合了《麦氏理论》的推导分析结果,但是期间所产生的影响性要远远胜过在这一阶段跌势中应该有的表现,特别是4月27日、5月6日、5月11日和5月17日的“连环跳”,每一次跳跃式发展都是对整个市场结构产生较大的破坏性,也同时狠狠的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这也是在5月17日“第四跳”之后,成交量得以萎缩的缘由之一,当每一次伸出手去都被狠狠一击,再伸手的投资者必然会减少,而每一次缩手都会减少交易量能,那么缩减量就不足为奇了。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缩量和持续的近等量发展是酝酿本周得以上涨的基础,这是较早前就反复阐述的状况,酝酿阶段完成后,顺利产生反弹,但是这还只是基于10日周期所产生的反弹格局,并没有在反弹的过程中立马或者彻底改善20日周期的趋势移动关系,以此条件来观察反弹的空间问题,那么也只能将基于10日周期的反弹空间看高到20日均价线处,这也是本栏在本周反弹行情中,反复强调20日均价线应该是基于10日周期反弹的“终结”目标。
不过也因为持续性的横盘整理,已经使得指数维持三周的时间趋于横向的盘整格局,在此基础下,只要将时间再向后递延一周,继续保持指数的横向运行,就有条件改善20日周期的移动趋势,即时所产生的任何上涨都可能会促进指数向上拓展。
基于不同的周期所产生的时空转移会大有不同,很可能对于不了解技术分析的投资者,会不大理解上述的分析原理,甚至会从深圳成指的表现格局上获得更积极的态势,毕竟指数已经顺利越过20日均价线,也促成了10日周期的上扬,这若是在上证指数的结构上形成,当然,也是不错的格局,只是基于沪指的条件观察,显然不仅没有改善20日周期,连10日均价线还是未能改变其移动趋势。
所以对于过去两周以来的反弹格局,还只能是基于10日周期的反弹行为,自然在指数向上拓展过程中,遇到上方存在的趋势性压力时,就会再度折返,这是比较常规的走势,也是完全符合空头跌势行情下,应该有的趋势移动特征。
行情发展至此,又到了需要抉择的阶段,因为继续向上拓展不仅仅会受制于20日均价线,也必然会受到5月6日的长阴K线制约。因此,即便不继续下跌,再反击的空间也有限,而一旦继续向下压低,那么5月21日的长阳k线也必然会再受到考验,而由于最近持续的萎缩量能,并没有能够在指数向上拓展的过程中获得释放,那么显然参与的群体十分有限,新鲜资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在20日均价线仍然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估计更不容易召集场外资金的参与,所以再下跌也将必然再缩量,从而难以确保不会再创新低。
一旦形成这样的格局,那么试图再反击的时间就要延后,因为很容易就会促成5、10和20日周期交汇在2650点处,一旦形成同步下跌的态势,这会在中短期结构上产生较大的阻碍和压制的作用,弱势格局的形成也容易在缩减量的行为下刷新新低点。这在空头环境下,不能不多一份心眼,做多一些准备。
以上从日K线的结构上可以获得上述比较直观的结构性变化特征,周五也已经用《20日均价线和20日周期》为标题,来说明现有行情要如何决策,以及接下来关注的重点,在20日周期没有趋势性改善之前,除了谨慎和小心行情的发展之外,条件并不具备积极的做多。即便上午的文章中和大家探讨应该怎么选取个股,但是也要有操作思想的准备,这从周K线和月K线的结构上来观察,可能会对中长期趋势的发展有更深的体会,后面再找时间探讨关于更长周期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