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变化源于自然规律
(2010-05-11 11:33:51)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高开后出现量能的释放行为,30分钟成交量能高达248亿元,这已经是近一个月以来,30分钟单位内的较大量能水平。按照这样的成交状况,估计第一个小时有条件将量能推升到350亿元水平,同比量能释放扩增超过百亿元,这不能不将量能释放的行为与高开的格局扯上关系,也直接说明了不少筹码都在虎视眈眈,一有机会赶快开溜。
高开出逃是无可厚非的举措,理性投资者大概都会偏向于如此选择,也因为此才会使得行情更趋向于多样化,这也是股市的魅力所在,多空双方的交易心理撮合了交易行为的完成,得失全在于自己的选择,充分体现出投资者的自主性。如果说把人生的价值观也放大到股市里来,或许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没有哪里比这里更自由了,特别是非独立自由的工作者,对这一体会当可深有感受。
回到股票市场上来看,到底应该如何解读当前反复无常的交易行为呢?其实很可能多数投资者会比较偏向于“跌深反弹”来看待,这会是大多数投资者对待股票市场交易行为的认识,但这恰恰是不合理的认知,往往会因此而蒙受损失。有一定股龄的投资者朋友当可以明白这一状况,新股民大概还需要经历过一两次的沉痛才会比较有感触。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其实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如何界定“跌深”了?跌多少为“跌深”了?而这又往往是只凭借自我主观认知,就很容易被自己设定的圈子给套住。其实大家只要放眼看过去,将价格的走势当成一条溪流一样来看待,在河流没有遇到阻碍之前,是不会拐弯的,倘若不是有地理位置上的高低差异,也是不容易停止流淌的。
要想河水改变移动方向的唯一方法就是筑坝或者开挖新的渠道。股价的运行同样如此,在直落下跌的状态下,如何能够期待马上止跌或者反转,显然是不现实的。在4月19日当日“溃坝”之后,本栏就反复说明要向下一个区域2667-2779点区域靠拢,而且直接将下游的“大坝”筑到该区域。
如果从河水流淌的过程来看,2667-2779就好比是一道大坝,所以才有条件在这里激起千层浪,当激流而下的水流碰撞到大坝时,通常都会出现较大的激荡。目前的状况是否如此呢?想必从3100点以上一路倾泻而下到2600点区域的投资者,已经深有感受这一过程的演变了。不管是今天出于何种原因的高开,其实都应该能够让投资者明白,自然规律的演变,实际上并不是一定需要这些外在的力量。
或许这样说明,显得有点不大理解,但是就《麦氏理论》来看,变化源于自然规律,而非外在力量的推动,这里即便没有欧盟援助希腊计划,也将会在当前区域产生如此波动态势,投资者理当有这样的认知,才不会在面临抉择时而受到自我主观判断的影响,而脱离客观存在的状况。
不敢说明2667点在其他分析里看不到,但是估计也不容易看到犹如本栏如此详尽的阐述过程。时间和空间都能够在《麦氏理论》分析推导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应用,这不仅仅在量能分析上独树一帜,也已经超越一般对待时间和空间的认知上。所以麦氏理论更注重交易量能是如何推动价格发展的?而价格的发展又要通过什么来度量其空间的大小?当价格发展完成了既定的空间范围,那么时间也就算是完成了。这在麦氏理论的技术分析里,颠覆了传统的技术分析元素,将量是推动一切变化的基础要素,随之而来的才是进一步分析的必要。
如此认识行情的发展,运用有效的技术分析方法来看待当前行情和未来式行情的发展,那么至少应该要明白顺势而为的重要性,看似上述文字中没有谈到趋势的概念,但是却处处渗透出趋势的重要性。而当前无论是k线结构还是均价线体系,无疑都还是下跌趋势。
而量能潮的发展就更突出了,即便第一个小时出现350亿元的交易量能,但是仍然无法化解来自于20、60、120日的扣减量水平,那么继续走低也是无法避免的,也就是说各均量线仍然是空头跌势。在这样的条件格局下,是不容易出现任何强力作价的行为,除了用时间逐步来改善捋顺各均量线的移动趋势关系之外,都别想其他歪点子啦。
总结以上分析,本栏还是一样的态度,在2667-2779点区域有条件构筑新的“坝子”,但在还没有构筑完成之前,显然还是不牢靠的,至少在没有明显确定各均量线汇聚并且粘合向上发散之前,都难免会继续出现上蹿下跳的格局,所以操作上除了短线交易之外,基本上不适合长期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