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评周一的盘势

(2010-04-27 00:42:14)
标签:

股票

周一的指数只下跌14.03点,下跌比率0.47%,以2969.50点作收,对比上周一的下跌,今日可视为小巫见大巫,不过重点是对称平衡点的改变,及最低点位的破坏,同时更重要的是成交量萎缩。

可以感受到市场一定会将今日的成交量萎缩解读为“没有卖盘力量”,或是“实际卖压不重”,或是“空方压力已经获得释放”,因此得到的解释会是“缩量不容易再下跌”,或是“即使下跌跌幅也不大”,更容易解读为“多方会伺机反扑”,还是“试图探低位以后反击”。

这样的说词几乎在每一次的下跌缩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也可以轻易到看到很多分析者几乎朗朗上口,几乎都视为必然如此。如果进一步问为何如此?最多只说明“成交量萎缩就是筹码稳定或是锁定的效果”,因为“筹码沉淀构成了稳定,也会酝酿后续的反击”。

真的如此解读吗?这样的解读一看就知道是站在多头涨势的基础说事,因为在多头上升的基础上,任何压回都会缩量,而任何一次缩量就是酝酿下一次进一步反击的机会,所以如果以此角度解读,从多头的立场上来看也没有不对,而且会理直气壮。

在过去的分析系统中只有谈到盘面现象或状况,然后就加以绘声绘影的应用解读,也许只掌握到皮毛的状况而说的天花乱坠,很少分析理论会先建立一套有系统的分析方法,或是建立一套应用的模式,常常也因为如此难免陷入以讹传讹的误导或是传导,总以为技术分析就是这样而已。

其实技术分析可以很深的应用推理,如果将量与价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加上前仆后继、一波又一波,或是环环相扣,一环扣一环的滚动,就可以从趋势演变感受到量价何去何从?

因为如果认真的推导量与价,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早已经潜伏在其中的量价关系,只是解读时错误造成误判,尤其量与价本身很鲜明的分出多与空的走势模式,如果没有细化这些关系,对趋势的了解仅仅是感觉,或是为了解释而解释就会失去真正判断的基准。

不幸的是,很多讲技术分析者常常就会陷入这样的框框与架构,在不知不觉中也以为就是如此,最后也认为技术分析没有什么?其实如果你认真的研究《麦氏理论》统计的过程与结果,及应用在上头的解读,你会发现自然循环中的结构模式早已经在理论中了,尤其理论中的方法论,其中“分析三部曲”就是重点,谈到量潮、谈到操作,应该从“量潮三部曲”中去应用,即“操作三部曲”加以应用。

如果你真的知道这些过程,你会知道本栏要表达的趋势发展基础,很简单,当量潮堆积又堆积,形成再次的堆积以后,构成的就是套牢又套牢,又一次高位的积累,也是另一次的结算。到了价格也形成“扣减”后的转变以后,进入“扣高而助跌”,同时改变了价格趋势的平衡以后,此时的缩量就说明市场买盘已经无力再支撑,或是撑不住了,已经到了“临界点”,随时要跌破的态势。

所以周一的缩量,就是另一个跌势的表示,即《麦氏理论》谈到的“当趋势下跌形成以后,任何的缩量就表示指数要再创新低”。

这个说明其实很简单,也是本栏常常提到的部份,如果你不知道,表示你对理论的认识不深,你应该多多学习,尤其对成交量的解读。《麦氏理论》虽然不是最好、最完整的理论,但是在解读成交量发展的基础来看,它敢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多一些用心在成交量上,你也有心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