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4月15日)开盘论市:裹足不前,等市场给答案
(2010-04-15 10:35:06)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看看欧美股市的表现,尤其是周三道琼斯工业指数创出新高,说明国际股市纷纷走强,亚洲股市中的日经指数也都在近期创出新高,除了台湾地区的加权指数还没有创新高之外,几乎可以作为参考与对比的股市都创新高,由此可以看出近期A股虽然走强,但就整体的状况对比还是弱于国际股市。
从08年11月9日宣布“4万亿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后我国经济稳定的表现居全球之冠,尤其09年全球的经济都在不稳定中跌跌撞撞发展,但我国经济的前景傲视全球,如果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经济的橱窗,那么我们A股市场的表现应该要领导全球股市一马当先创新高才对,为何没有呢?
就以近期A股的表现来看,虽然在权重股领军下攻上120日均价线,也轻易的越过了3100点,目前来到3150点的区域进行震荡拉锯,可惜还是未能看出A股市场可以放胆大涨的局面或是格局,到底A股在顾虑什么?是因为市场担心新股上市大幅度融资呢?还是上市的金融业需要再融资?或是因为开创了太多新的市场,将原来的资金分流,使到A股市场失去了资金的支持而黯然失色?还是因为08年底政策过度干预市场而造成市场机制的弱化呢?
估计这些事务状况会是市场非常在意,也会是牵动市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总希望在股市低迷不振或是在出现非常态不理性下跌时,政策可以适时推出激励市场的对策,以稳定市场的跌幅,或是类似国家主权基金或是平准基金,还是中央企业可以在下跌时进场承接,使到股价的下跌趋缓,或是稳定市场的人心。但也因为政策过度的介入或是影响力过度的放大,反而抑制了后来的发展。
这个状况就好比父母对孩子的爱,过度的爱、过度的包容,最后反而成为溺爱,产生反面效果;如果都放任不管,又于心不忍,所以政策本身是拿捏“度”的问题,多一分与少一分,也许状况及结果就截然不同。几乎就是一个化学问题,因为每一个投入都会改变原来的分子或是分母,也会产生一定的变数效果。资源的分配及利用,在这里多一分就会挤压另一个分配,过度的投入就会出现生产过剩,最后反而是得不偿失。到底是“先要有鸡才有蛋”呢?或是真好倒过来,很多时候在事后来看大家都是评论家,都可以找出理由说得头头是道。
好比足球比赛,当看到球员表现差劲不如自己的期待,总会在看球时同步动作评论,总以为自己这样的说法是对的,但忘了真正比赛的不是你,如果换成你结果可能更糟。更重要的是,你连下场比赛的资格都没有呀!也许连最基本的动作都做不好,可是看球的人个个都是“评论家”,问题在哪里呢?很简单,喝水的不知道打水人的辛苦。
股票市场基本上就是如此,处处都是过犹不及,做多了反而碍事,不做又全都是错,所以很多时候政策的动作就会变成“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最后也就形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总是要等到最后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再由最高领导拍板定案,反而成为了“一切领导说了算”、“只要领导出面就解决了”,所有事务的处理不是依法行事,反而是因人而异。但市场的感受要求却是“敢作敢为、勇于承担”的问责制,最后也会形成“不知道谁应该承担。因为过度的介入市场以后,市场的自然机制反而被抑制,形成了过度的人治,当然往往在最不好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国家队出手,因此就演变成目前的状况。
没有权重股拉抬时行情就不动,只要权重股一拉指数就上涨,如此的盘面形成的氛围已经有点怪异,几乎已经到了“饮鸩止渴“的局面,这样的发展思路绝对不是股市之福,但目前的市场就是如此,是否会有所调整呢?
反面来看,也许欧美股市在处理经济问题比较重视市场的自然法则因素,所以他们虽然经济还未见完全复苏,但问题已经克服了一大半,市场也给予掌声,所以才会再创新高。但我国的经济表面上看来似乎已经克服了很多关键问题,但反而衍生出更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将更多时间用在解决更多新衍生出来的问题,所以天天都有忙不完的问题出现,如何可以一劳永逸的处理呢?
目前看来似乎一切都偏向有利于多头的格局,但多方反而裹足不前;似乎又有弱化的现象,但也未见下移,说明了市场的决心不足,市场方向不明,后续的变化就多了一份诡异。
最后决定市场行情变化的一定是趋势,尤其是成交量的趋势发展,不能在短时间内极快的放大量,也不可以出现急速缩量,这样的矛盾状况有待克服。就如今日低开后到10点走低,说明今日的投入是岌岌可危,但多方在担心下跌之下急急拉高权重股,又是这样的操作手法、变化戏法,当面对周五的股指期货后会如何呢?
权重股成为控盘的工具,持续发挥干预股市的力量吗?是拉高来放空股指期货吗?还是拉高到这个区域位置以后,还要再继续拉高来逼空吗?如果从这个高度逼空,恐怕逼空的幅度也真的很有限,那么逼空不成是杀多吗?真叫人困扰呀!还是要多一分谨慎思考才是,总要自己处理。
看来涨跌的机会都存在,就看如何应用与把握啦!多空论战的解读总有各个不同的角度立场说明,最后的结果及答案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时间可以证明最后的状况,等待让市场来证明吧!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