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4月14日)开盘论市:危机四伏,过犹不及
(2010-04-14 11:00:29)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经过周二大震荡之后放量上扬,市场的成交量从1月20日下跌以来到昨日共计53个交易日,又再度放量达到1800亿元以上的水平,说明多方在越过120日均价线以后经过10个交易日的修整,终于放量突破上涨,从这个量潮的循环关系上可以感受到多头已经克服了前期缩量后的量潮压力,是否会因为突破后将成交量推进1800亿元以上的滚量上涨,是这个阶段判断的重点。
从多方刻意应用三只保险股的拉抬,用大量推进促使个股股价强力被扭转,形成指数在早盘冲高后压低洗盘之后再度拉高作收,说明多头作价的意愿及操作的重点,显然权重股一马当先,由保险股的积极拉抬,刺激也激励市场跟进,主要的权重股几乎全面的推高,这样的操作手法绝对不是市场一般主力可以做到的操作模式,即便是一般的基金机构也不可能会有如此的操作手段或是手法,显然这样的操作模式代表政策刻意的凿刻痕迹。
政策为何如此的操作呢?所为何事?难道真的就为了股指期货吗?估计不是,因为后续还有很多新股上市,其中农业银行是重点,尤其它IPO的金额创新高,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H股转进A股市场来上市也会是一个趋势,促使A股增加流动性活络市场交易,更重要的是上市的银行股再融资对资金的需求是重点。让更多央企上市,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有助于解决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所以必须稳定市场、积极发展,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种种因素所以必须不断的护持盘势稳定上扬。
到底这样的企图、如此凿刻最后是否可以成功呢?如果依照政策的意志角度来看,从过去的发展历程来看,只要政策目标确定以后从来没有不成功的,所以市场上都知道的一句话,“不要与政策对抗、不要与政策逆向走、只要跟着政策走就对了”,基本上说的就是这个因素。
但是每一个市场都有它自己发展的基础,也有市场一定的规律,虽然规律很多时候也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归人的适应状况来看待,而每一个市场本身有它的市场规模,也有资金投入的高度或是瓶颈。就如本栏不断说明的120日均量线在去年12月9日出现1624亿元的历史高点以后开始回落。假如这个水平就是市场的高度,那么当达到这个水平量潮以后就是一个危险讯号。
如果以蓄量水平来看120日均量线最高水平量潮,那么达到2111亿元时就是1.3倍的基准量,从过去的统计得知市场一般可以接受的是1.3倍以内的量潮增加或是扩增的幅度,瞬间增加到1.6被的2598亿元会是这个阶段中非常重要的转变,此时反而形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放大量可以上涨,放了太大的量反而会灭顶。
当成交量从1624亿元开始扩增到1.1倍的水平1786亿元时,基本上可以视为放量上涨可以承受的范围,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放大量高达1.3倍的幅度,说明的是市场的过度膨胀与热度太高,倘若因为市场反应过度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2598亿元或是超过了,就会埋下立即的危机,可以称之为“危机四伏”。
这是量潮统计中说明的部份,也是《麦氏理论》统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量潮模型,依据市场本身模型结构观察与分析,可以找寻出市场原来的根基,从这个基础探寻市场可以承受的能力与程度,只要将这个条件设定在一定的幅度增减过程及时间的移动关系,就可以轻松的掌握市场行情的变动关系。
即使在上涨过程中也不是毫无节制的放量,即使放大量也步兵师一定可以成功的冲高或是再创新高,因为需要在一定的幅度里头去应用才可以达成攻坚的目标。每一次量潮的增减与缩减都与涨跌之间有很重要的循环关系,当放大量上攻以后开始爆出超大量的水平时,接下来当然就是缩量下跌修整,如此的循环才能创造不断的涨涨跌跌。
而此次增量上涨到3487点的高度以后,到出现长达半年水平的1624亿元历史新高出现时,相对应的缩量并未出现。时间拉长但没有缩量修整,指数空间的回调幅度也不大,在这样的基础里头期待再度发力上攻,也许短时间内可以创造大量滚动上扬,但这个大量的上攻反而制造了大量之后,或是暴量之后涨不动后的再压低。
没有大幅度压回修整就难以再创多大的高点,这些都是市场循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偏偏目前多头采取的就是这样的应对方式,有点急与快的操作模式,也注定后市再上涨幅度也不会太高。
周二大量滚动后上扬作收,市场基本上已经接受上涨的事实,也会倾向上涨的角度来看问题,事实状况如何呢?别忘了本栏说的,本周二才是开始,到了周四也会是另一个震荡变化的开始,时间将决定市场最后的变化,务必注意成交量的演变。
上面的分析谈到很多量潮变化的关系与关键,请多多留意后续的状况演变,多头是否已经到了绝对优势或是可以持续攻坚呢?也未必呀!此阶段应该称之为“过犹不及的状况演变”而已,而且会是危机四伏呀!慎重再慎重。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