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量能萎缩,是“坏”也是“好”!
(2010-03-09 13:08:19)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成交量自打2月份以来,就进入了1000亿元水平,要不是还有结构性的撑盘效应,估计早已经灰飞烟灭了,好在过去一个月的行情变化,获得去年8、9、10三个月的平台支撑,才得以撑住指数不泄洪,不过大水如猛兽,鱼再再会游泳、逆流,也难以从“三线大坝”的下方马上游到上方去,除了在边上迂回之外,还有啥好想的呀?
所以呀,别做梦,在这股水流中,除了往下重新构建自己的窝,还是别期待就这么上去了吧。其实下面也没有啥不好呀,只是要走一段路而已,多给点时间,或许下一个转弯处,就是一平静的湖。
成交量的缩减,也在继续向下演化,最低缩减到648亿元,基本上也已经是相对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萎缩到相对较低的量能水平,也因为此,在有效的支撑作用下,而产生相应的反击,但这是比较可惜的行为举止,因为不可能很洒脱,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配合,处处感到窘迫。
所以也就形成反复颠簸与跌宕起伏格局,估计这样的行情演绎还是大多数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特别对于性子急躁的投资者,更是不愿意了,不涨就跌,别老是磨叽,这是东北人喜欢说的话,一般人都说这叫爽快,其实在我看来,这也未必然,股票市场里还就是少不了这样的磨叽,而且常常占据主要的时间段,倘若没有这个磨叽的心态在里面玩耍,那也是不行的。
其实哪一次转变,不是经历了反复的”磨叽“之后,才形成方向性的转变呢?2005年的低点如此,2007年的高点也如此。而大家最熟悉的2009年高点迂回的时间有多久,如今来看这一个月以来的震荡修整,倘若没有一个心理承受力,那又不知道怎么对待了。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其实大家也都很清楚,单边市行情是最容易操作的,就是这样的震荡格局不容易掌握,操作难度也相应较大。所以呀,倘若能够将如此泥泞的行情,也做到得心应手,那么还有啥担心不会在股市里玩转呢?不过这需要更多的方法和技能,3022点本栏能够获知,2059点可以,再向上3098点都是这里应该知晓的结构性阻碍位置,在操作过程需要思考的问题,而60日均价线与20日均价线之间的关系,更不用多说了,这些都要清楚明白。
你能够做到了吗?假如没有,赶快要搞清楚这些关系,《麦氏理论》所说明的分析方法,都是遵循这样的客观结构,所以能够最贴近于客观的指数变动规律。
此次去山东济南的研讨会,一部分将向现场的朋友介绍《麦氏理论》,并重点要探讨第二季度的投资策略,这还让本栏想到1月9日在杭州的研讨会上所说明的状况,如今过去两个月之后,所有阐述的情况都获得市场的验证,这让本栏感到十分欣慰。
希望此次山东济南之行,也能够对大家在规划第二季度的投资有所助益。而再去杭州,也暂时先确定于4月中上旬,即时与浙江及周边的读友再续前缘,共同分享《麦氏理论》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心得与体会。另外此次山东济南之行,也将和山东及周边地区的读友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特别安排了“《麦氏理论》实战应用”专题,和现场的朋友讲解《麦氏理论》的分析方法与实战操作应用体系。
以上穿插一下,我们还是回头来看看交易量能的大小问题。在掌握《麦氏理论》的量能分析基础之后,就应该清楚这样的低量行为是难以改变中长期量能潮的跌势格局,单纯从60、120日均量线的移动趋势来看,自从1月25日同步下跌以来,已经运行了27个交易日,完全确立了中长期趋势的下跌格局,在量能潮的趋势移动上获得有效确认。量先价而行,很难以确定不会继续向价格体系延烧,目前依照股价所在的位置,那么60日均价线向下交叉120日均价线,并且同步向下移动,似乎也已经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成交量的缩减也会加快这一状况的发生,上午盘只有交易了537亿元,如此低量格局还是无法放大全天的量能水平,那就别想指数会有多大的空间可为,反而越是利用权重股推升的指数,越是心里没有底。面对如此低的量能水平,从长线量潮的角度上考虑,是不好的状况,但也不是完全“坏”透了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可能会出现两面性。
在《麦氏理论》的研究体系里,成交量的大小往往会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效应,同一天的交易量能也会因为时间的移动,而改变了其影响性,这是《麦氏理论》的创举,这一观念的引入,为我们解决了很多早前难以明白的问题,也打开了技术分析领域的新空间。
今天因为成交量的缩减而无法能够推动指数上涨,这是相对来说不好的状况,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缩减量行为,随着时间的移动,而成为日后上涨的基础,那么从移动的角度上来观察,其实又是好的状况,所以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都会因为时空转换而改变。不过不管是“好”还是“坏”,都要能够确保在对自己最有利的情况下,才选择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