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KD指标分析也趋向于调整
(2010-03-04 11:19:32)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上涨的时候任何矛盾都可以化解,只要不去触碰高压线,基本上都可以安然无事,但是倘若不小心硬闯高压线,要么是到了高压线立马结束,否则就可能在没有到高压线之前就结束了。上周看周立波的节目,他说在某个地方看到一高压电线上写着一句标语,“严禁触摸高压线,一触即死,不死法办!”,可累人了。
这是题外话,虽然看起来很累人,但是却在当前这个市场环境下,显得似乎有那么个味道,就基本结构而言,想必大多数投资者的内心里,都很清楚,不担心上涨,可以获利当然是好事情,但是估计也在大家的心理面,嘀咕着,怎么让自己跑得快,不要被套住的思想,也已经陡然升温。
从成交量以及价格体系上分析和探讨结构性发展,本栏已经反复说明再反复说明短期内多空之间的力量悬殊。估计这几天的行情演变过程中,大家体会更深刻。如今在面对这样的状况时,应该如何抉择,本栏也给予了很清晰的思路,不过关键还是在于自我调节的问题,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两者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性。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此刻再来看行情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劈开量和价不谈,就单纯的以指标的条件观察,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端以KD指标来分析,通常情况下50是多空的分水岭,这从《麦氏理论》的参数设定中,更能够体现出这个特点。当K、D值均低于50以下,表现出相对的弱势局面,倘若继续向下压低,且都20以下时,那么表现出相对更大的弱势,而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超卖行为,否则一定会错误的应用了KD指标。
在麦氏理论的指标应用中,这样的状况反而是极度的弱化,当然,也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酝酿,才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反击,这往往就是跌势环境下的反弹行情。而从指标的角度考虑,一般情况下在从20以下向上反弹时,第一次向上触碰或者越过50以上时,就会进入明显的震荡修整态势。
大家可以依照上述所说明的状况,对照KD值的变化过程来观察指数的移动关系。K、D值同步越过50以上后,连日来发生相对剧烈的震荡行为,当前盘面中的震荡也相较于之前的波动剧烈许多,这些都是体现出来市场的不稳定,而这也已经可以提前从指标的数值上反应出来可能有的变动状况。
以上从KD指标的角度来说明指数的移动特征,这与前面的分析也是同样的结果。不过这一般都是在跌势环境下才会如此,倘若是多头涨势环境下,又是不同的状况了,越过80以上绝对不是超买,反而会是强者恒强。这个部分本篇不多谈,关于指标的应用在《十大战法》也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这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有相当重要的应用基础。
不过眼下还是要回头来看当前的状况,指标的修整可能会有两个方向,一般情况下,在能够改善中短期趋势的条件下,就会修整后再上涨,直接改变整个趋势的发展。而当前的状况,显然不可能,那么就必然演变成另外一种状况,就是再压低,又使得KD指标进入继续弱化的结构下,因为再下跌不仅仅弱化指标,也将再形成K线和均价线方面的劣汰,其实这些都是具有相通性的,但凡一个不好,就可能影响和波及到其他。